中美新闻一周说No.284|12.13-12.19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巴赫称多数国家
不会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根据当地时间12月15日路透柏林报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Thomas Bach)说,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多数国家没有选择加入对此次冬奥会的外交抵制行动。


自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都相继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抵制”。近日,波罗的海三国中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总统均公开表示,本国将不会派出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


巴赫14日晚间德国媒体ZDF表示,有像美国、英国和澳洲这样的国家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但如果我们说将有90个国家奥委会出席这次冬奥会,很可能有70多个甚至80多个国家的政府没有做出这样的声明。


巴赫表示,多数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支持他们的奥运队伍......这样他们的运动员才能实现他们的奥运梦想。


此前的12月8日,巴赫也曾表示:“我们组织比赛是为了团结世界。如果我们开始介入政治,这将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末日……如今世界上存在各种冲突分歧,奥运会如果被用来加剧这样的分歧,是和我们的使命相违背的。”

新闻来源:新华社、路透社、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


美参议院批准伯恩斯为驻华大使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参议院以75票赞成、18票反对确认伯恩斯出任驻华大使。在此之前,美国驻华大使一职已悬缺超过1年。


参议院外委会主席梅南德兹(Bob Menendez)表示,中国正全面挑战美国,并在包括权力、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甚至文化等几乎所有层面破坏国际社会稳定。他说,面对这样的艰巨任务,伯恩斯的经验至关重要。


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外交和国际关系教授的伯恩斯曾长期担任职业外交官,曾先后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乌克兰和欧亚事务高级主任,国务院发言人、美国驻希腊大使和驻北约大使,于2005年至2008年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


今年8月20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美国总统拜登决定提名尼古拉斯·伯恩斯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拜登选择曾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任职的伯恩斯,标志着驻华大使人选的变化,之前一直由前政界人士而非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担任驻华大使。


在参议员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伯恩斯对华态度强硬。他在参议院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说,北京必须停止针对XJ、XZ和TW的行动。


目前还不清楚伯恩斯何时前往中国,或者是否会在2月北京举行的冬奥会之前前往。此前的12月6日,白宫宣布拜登政府不会派美国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2022北京冬奥会。

新闻来源:环球网、路透社、德国之声、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数十家中国企业和机构
列入美受限实体名单

当地时间12月16日,拜登政府宣布对数十家中国实体实施投资和出口限制。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指控这些实体帮助“压迫”某少数民族,或协助中国军方。


美国财政部指控大疆和其他七家科技公司支持针对少数民族的“生物识别监视和跟踪”,并将这些公司添加到涉嫌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实体清单中,禁止美国投资者交易其证券。


作为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是美国政府此次进行限制的对象中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企业。该公司曾在一年前因同样理由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名单”。


美国商务部则以涉嫌使用生物技术支持中国军方为由,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及其11家研究机构加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对这些实体的出口。商务部表示,这些实体对军方的协助包括“其所称的脑控武器”,但并未进一步解释这项技术。


商务部还将华海通信(前身为华为海洋)、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傲世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实体清单,理由是涉嫌从美国获取或试图获取技术以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


在宣布这一系列举措时,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中国正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医疗创新“来控制人民,压迫少数民族和宗教团体成员”。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不能允许支持医学和生物技术创新的美国商品、技术和软件被转用于违反美国国家安全的用途。”


对此,12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的行径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严重损害中国机构和企业的利益。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机构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纽约时报、联合早报、路透社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美参议院通过涉疆法案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涉疆法案(The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禁止涉及“强迫劳动”的XJ产品流入美国市场。预计该法案在年底前有望正式生效成为法律。


这项法案获得美国跨党派议员的高度支持。法案将要求国土安全部拟定清单,列举与中国政府合作、“压迫”该少数民族的实体,并禁止所有来自“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口至美国境内。


法案制定名为“可反驳推定”(rebuttable presumption)条款,企业须提出“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进口自XJ的产品未涉及“强迫劳动”,否则一律推定凡是来自XJ的商品皆由“强迫劳动”生产,藉以禁止这些商品进口。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16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法案彰显了美国捍卫人格尊严、带头打击强迫劳动的承诺。她还说,美国有道德和经济上的责任,确保美国的全球供应链不涉及强迫劳动,包括来自XJ和中国其他地区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最终协调版就XJ商品禁令生效日期达成新共识。法案规定,对XJ生产商品的进口禁令将在法案生效后180天后开始执行。相较于参议院原先版本规定的300天大幅缩短,同时比众议院原先版本提出的120天更长。


此前的12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针对1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国会借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美国一些政客反复借涉疆问题造谣生事,这是打着“RQ”旗号搞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企图“以疆制华”,遏制中国发展。他们的险恶图谋绝不会得逞,只会让美国政府和国会在中国的信誉和形象进一步崩塌。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之音(VOA)、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德国之声(DW)

图片来源:VOA


美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东南亚

12月13日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展开首次的东南亚访问之旅。本来预计4天内接连造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因访团成员有人确诊,并未进行泰国行程即返美。


当地时间12月13日,布林肯抵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会晤。


14日,布林肯在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发表有关美国印太策略的演说。布林肯称,“确保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不受胁迫,并且对所有人开放,这与我们所有人都休戚相关,”他说。“这对整个地区的人民都有好处,对美国人也有好处,因为历史表明,当这个广阔的地区自由开放时,美国就会更安全、更繁荣。”


布林肯说,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挑衅行动”威胁着每年逾3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域内国家都很担心,希望改变这种行为方式。然而他强调,这并不是该地区以美国为中心还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较量。


作为对布林肯言论的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国应切实尊重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划线,拼凑“小圈子”,挑动集团对抗。


汪文斌同时称,应当尊重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而不是频繁派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挑衅滋事。“应当做地区对话与合作的促进者,而不是挑拨地区国家关系,破坏地区团结合作的搅局者,”他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古贺庆(Kei Koga)表示,布林肯选择印度尼西亚为其东南亚之行的第一站,首先是因为今年7、8月美国防长奥斯汀与副总统贺锦丽各自出访东南亚时都跳过印度尼西亚。除此之外,更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以及印度尼西亚在东盟中的影响力。


12月14日及15日,布林肯到马来西亚进行访问,拜会马来西亚首相依斯迈沙比里(Ismail Sabri)及外交部长赛富丁(Saifuddin Abdullah)。赛富丁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马美两国针对涉及共同利益的双边、区域和国际课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马美两国将加强在贸易与投资、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国防、公共卫生和民间交流合作。


马来西亚国际关系学者郭艾薇说:“美国与马来西亚在许多方面都拥有长期互相信赖的合作关系,美国是马来西亚主要的投资与贸易伙伴,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双边关系又提升到更全方位配合的层面。马来西亚也与其他东盟国家一样不明确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如果美国在东南亚投注更多心力,将提供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在中国之外的更多选择。”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官员称由于随行人员中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缩短其东南亚之行。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称,做出这一决定是为降低疫情风险,将(出访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据报道,布林肯原定于16日会见泰国外长,但他已在电话中向泰国外长表达“深深的遗憾”。


马来西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今早接到美方通知。美国大使馆也按马来西亚卫生部的规定处理此事。确诊患者被迅速送往隔离中心隔离。其他所有密切接触者都立即再次进行新冠检测,结果都呈阴性。我们仍持续跟进事态发展。”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环球网、纽约时报、联合早报、路透社、美国之音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美参议院通过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8票赞成、1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价值约7700亿美元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上周(12月7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预计拜登总统近期将在法案上签字令其生效。


国防授权法案确定的是美国今后的国防政策以及所需国防预算。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所编入的国防相关预算为7682亿美元。


法案凸显出与快速提升军备的中国相抗衡的态度,增加了旨在提高印度太平洋地区遏制力的开支。鉴于“中国正在快速提升军备”,法案决定,向旨在提高印度太平洋地区遏制力的基金出资71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的22亿美元相比,增加了2倍多,从而凸显出与中国相抗衡的态度。


法案在涉台条款方面包括多项协助TW提升自我防卫能力的具体措施。法案要求国防部针对提升TW不对称防御能力提供评估与计划,在法案生效后180天内向国会相关委员会递交报告;要求国防部对国民警卫队与TW展开合作的可行度和适当性进行说明;加强美台双边国防高层官员和将领在战略、政策和职能层面的交流。


鉴于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不断增大,法案还决定向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向旨在提高欧洲地区遏制力的基金出资40亿美元。


美国过往的国防授权法案也曾含有涉华消极内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国重要领域合作。

新闻来源:日本放送协会(NHK)、美国之音(VOA)、环球网

图片来源:VOA


拜登称2万亿美元法案需要更多时间

当地时间12月17日,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对记者表示,白宫将继续推动拜登总统的“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支出法案获得通过,并补充称,最近与关键民主党参议员Joe Manchin的磋商令人鼓舞。


她表示:“总统会完成这件事,我们会推动议案跨过终点线。是的,这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要长。”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承认,民主党针对教育、儿童保育和气候问题的2万亿美元法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由于在国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且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也存在一些担忧,民主党原本希望在今年完成的这一法案进展受阻。


拜登说:“我们将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共同推进这项工作。”他还表示,与Manchin的商谈将继续进行。


据议员和助手们称,参议员们已基本放弃了今年投票的希望。民主党人16日下午开会讨论了该议案,议员们认为,由于参议院还在处理一项推动投票权的立法,同时在进行对一些被提名人的批准工作,因此该议案未来如何推进仍不明朗。


拜登说,他希望尽快完成该法案,但除了曼钦的持续反对,他还提到了后勤方面的障碍。拜登说:“无论是最终确定协议、准备立法修改,还是完成参议院投票所需的所有国会和程序方面的步骤,都需要时间。”


普萨基17日承认,能否通过取决于拜登所属的民主党在参议院占据的微弱优势,这让曼钦的投票非常关键。曼钦是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温和派,在持续的磋商中对该议案提出了一些问题。


普萨基在另一场合表示,如果支出计划不能在年底前获得通过,帮助家庭的一个选项可能是,在12月的款项到期后,在2月将把儿童税收抵免额度增加一倍。

新闻来源:华盛顿日报、路透社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


美媒披露美军中东空袭机密信息

当地时间12月18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军在叙利亚与伊拉克进行空袭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远高于五角大楼承认的数字。该报日前透过匿名管道获得大量机密文件,其中包括自2014年以来,美军在中东多国空袭造成平民伤亡的1311份报告。


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美国军方内部对1300多份平民伤亡报告的机密评估显示,美国在中东多国发起的空袭被标记为“存在严重情报失误”,这些空袭存在目标确定仓促而又不精确的情况,造成数千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儿童。报道称,这与美国政府所描绘的由全视无人机和精确导弹发动战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军队倾向于依靠“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报来打击“恐怖分子”目标,有时反而杀死数十名平民。例如2016年7月19日,美国的一次空袭导致大约 120 名叙利亚村民丧生。而五角大楼认为大约 85 名武装分子在轰炸中丧生,尽管事发地在“远离前线”的地方。2017年的一次袭击中,一架美国战机误将一辆载有两名儿童的民用汽车当成汽车炸弹,杀死了逃离摩苏尔(伊拉克北部城市)西部的一家人。


根据五角大楼统计,自2018年以来,美军在打击伊拉克和叙利亚IS的空袭行动中造成1417名平民死亡,在阿富汗还有188名平民死亡。但《纽约时报》发现,实际平民死亡人数要高出许多。

新闻来源:环球网、纽约时报、“联合新闻网”

图片来源:环球网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过80万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美国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数已超过80万例,达到800473例。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一份拜登声明,拜登在声明中形容,这是一个“悲惨的里程碑”。


同时,拜登呼吁美国人接种疫苗并继续采取戴口罩等其他防疫措施。他指出疫苗是安全、有效、免费、容易的,是我们防止更多损失和痛苦的最好工具。如果您在6月中旬之前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请尽快去打强化疫苗。如果你还没有接种,请让你自己和你的孩子接种疫苗。


谈到奥密克戎变异株。拜登称,“随着步入冬季,我们面对一种新的变异株,必须下决心共同抗击这种病毒。”声明最后,拜登敦促所有美国人履行爱国义务,保卫国家安全,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并纪念所有失去的人。


此后,当地时间12月18日,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推特上表示,总统拜登计划在周二(12月21日)的一次演讲中,警告全国人民未接种疫苗的危险。


据一位白宫官员称,拜登将宣布政府会采取的新措施,以帮助需要援助的社区。州官员警告称,美国政府高估了接种疫苗的美国人的数量,这意味着随着冬季疫情的加剧,仍有数百万人得不到有效保护。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日前说,全境新增病例中,奥密克戎占3%;在纽约和新泽西这些人口密集的州,估计占13%。CDC主任瓦伦斯基说,奥密克戎新增病例大约每两天翻倍;美国政府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上周也估计,再过几周奥密克戎就会取代德尔塔成为美国的主要传播病毒。


与此同时,欧洲疫情反弹后告急,各国纷纷收紧防疫措施。《泰晤士报》17日引述消息报道,英国政府计划在圣诞节后禁止室内聚会,为期两周,以减缓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但约翰逊还未批准有关提议。


欧洲各国也纷纷重新限制社交活动。法国总理卡斯泰17日敦促地方政府取消跨年庆祝活动,以遏制疫情扩大。当局随后宣布,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元旦前夕烟花与跨年活动取消。


新冠确诊病例创新高的丹麦从19日起的一个月内,关闭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限制餐厅营业时间。游乐园和博物馆等人多的地方下来也可能关闭。德国把法国和丹麦列为冠病传播的高风险区,从19日起,从两国出发的未接种疫苗旅客必须被隔离。


在荷兰,卫生专家向政府建议让国家进入严格封锁状态,关闭所有非必要服务商店;爱尔兰星期天起缩短酒吧和餐馆营业时间;瑞士周一起要民众恢复居家办公,对未接种疫苗者实施更多限制。

新闻来源:环球网、美国白宫、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