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复旦附中徐汇分校“博雅讲堂”:张骥教授谈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复旦中外人文交流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复旦中外人文交流+收藏本文


为拓展学生全球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博雅讲堂”第四讲于10月17日在报告厅隆重开讲。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专题讲座。


张骥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不仅是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还肩负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责。在学术领域,他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务,研究领域覆盖外交学、国家安全、中国外交、法国与欧盟外交等领域。张教授常受邀参与中欧、中美、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及国际论坛,以专业影响力推动跨文化交流;因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亲和力,还曾获评复旦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兼具学术高度与育人温度的学者。


时代变局:“变乱交织”的世界图景

张骥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切入点,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变乱交织”的复杂格局。他并未囿于理论阐述,而是以一系列生动的国际政要言论为引,勾勒出全球精英对时代变革的共同感知,印证了世界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迁。


为帮助同学们穿透迷雾,张教授构建了“三重结构”分析框架——权力结构之变、秩序结构之变、观念结构之变。他指出,中国的崛起是驱动百年变局的最根本力量,而伴随这一进程的,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逐步恢复。张教授强调,观念变革虽滞后,一旦发生,将释放革命性能量。


中国道路:从学习者到文明贡献者的跃迁

从全球视野回归中国现实,张骥教授深入阐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及其所承载的文明使命。他回顾了中国从“狼来了”的入世忧虑到抓住全球化机遇实现高速增长的历程,指出中国已完成了从国际体系的“融入者”到“贡献者”乃至“建设者”的角色转变。他强调,今天中国的强大,起点在于1921年和1949年,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张骥教授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重新发现和定义自身文化传统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开端。他重点讲解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远意义。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读懂中国的历史,更要学会向世界讲述当代中国的故事,这是这一代青年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人生视野:青年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张骥教授寄语复附徐汇学子,应超越“小镇做题家”的局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他援引基辛格青年时期的思考为例,指出“你所思考问题的高度,决定你人生与事业的高度”。在大国博弈的终极舞台上,决胜关键不仅是科技实力,也是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感召力。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国际制度,亟需大批具备世界眼光、精通国际规则的拔尖人才。他鼓励对人文社科怀有兴趣的同学勇敢投身其中,为中华思想文化的复兴和创新而读书,成为未来国际舞台上响亮的“中国声音”。


学子心声:思想碰撞与成长体悟

国际冲突等现象背后,是权力、秩序与观念结构的深层博弈。深邃的人文社科提供透析本质的框架,是塑造与理解世界的关键力量。——280424王傅世虞 


有句话使我受益匪浅:“小人谈论他人,普通人谈论事情,高人谈论思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280431项阳涛


听世界格局讲座,深感大国博弈复杂。各国需合作应对挑战,也让我们明白应拓宽视野,关注全球发展动态。——280410李欣悦


博雅讲堂

以博雅精神,育时代新人。“博雅讲堂”始终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贯通中西视野,引导学生在广博的知识土壤中扎根,在深度的思想碰撞中成长。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国际关系的深度解析,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播种。期待复附徐汇学子以此为契机,擦亮观察世界的眼睛,树立引领未来的雄心,在博雅教育的滋养下,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领导力的时代新人,在民族复兴与人类进步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来源丨https://mp.weixin.qq.com/s/YS44jwT3ObGle8PhPmae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