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收藏本文
2025年11月13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第83期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术沙龙”暨国研沙龙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104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期国研沙龙的主题为“特普朗2.0时代的美国联盟战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系刘丰教授主讲,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担任主持人和评论人。来自复旦国研院、国务学院、中国研究院等多个院系的近60名师生参加了本期国研沙龙。

(刘丰教授主讲第83期国研沙龙,吴心伯教授主持)
刘丰教授首先指出,联盟体系是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的支柱,而他通过观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在对待不同地区盟国(欧洲、亚太和中东)时,发现美国在安全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和纵容,却要求欧洲盟友自己保护自己。
他在深入研究美国对全球盟友的待遇后发现,特朗普2.0的联盟战略针对不同盟友表现出不同特点:对欧洲盟友表现为“施压”、对以色列表现为“纵容”、对菲律宾和其他亚太盟友表现为“承诺”。究其动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要统筹“美国优先”和“美国领导”这两大战略目标,继续防范围堵中国则是两大目标的交集。他强调,特朗普2.0联盟战略有两大实施手段,一是利用施压(关税杠杆、成本分担)整顿队伍,让盟国帮助实现美国优先(投资美国、振兴美国),围堵中国;二是通过“纵容”和“承诺”维持对战略优先地区的介入,遏制对手。
刘丰通过严谨的学理分析指出,美国联盟体系的实质是“等级”,而不只是联盟。在过去的“仁慈型霸权”时期,美国联盟体系的“等级”隐而不彰;在变成“掠夺型霸权”的当下,美国联盟体系的“等级”浮出水面。特朗普的政策变化测试这种等级关系的限度和边界。
吴心伯教授首先对刘丰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然后进行点评。他认为刘老师对特朗普2.0联盟战略的研究可谓“抽丝剥茧”,其能够从具体的研究问题入手,逐步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种先有问题的意识,对于在场的博士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有了研究问题,然后将该问题的“上下左右前后里外”都理解透彻、把握清楚,研究思路就能油然而生。
在互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围绕美以关系、美俄关系、美韩联盟的互动、台湾问题、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联盟战略差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来源丨https://mp.weixin.qq.com/s/pjEMGFPLwPltSY1UysUz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