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团队的经济学—— 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2-01-26 来源:张军说+收藏本文

书籍介绍

任何经济都离不开各种团队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是在团队工作的。但如何能让团队变成一个高效的组织,却是一个难题。张军教授所著新书《合作团队的经济学—— 一个文献综述》结合过去几十年经济学家在团队生产理论、监督与治理结构、组织经济学以及博弈论在可自我实施协议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了经济学是如何用来研究合作团队以及团队的效率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作者:张军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科技和知识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人们面临的工作环境愈发复杂。仅靠个人能力已经很难高效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了。团队意识已经成为了个人能力的一部分,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们开始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攻破一个个任务和难题。


团队合作固然有诸多优势,但在现实中,由于团队成员个体的认知差异和人的依赖心理,也很容易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所谓“群体越大,干活越少”,说的就是团队成员逃避责任,互相推诿从而出现的“社会惰化”现象。


博弈论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囚徒困境”模型,反映的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理性选择,最终导致的却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利的结果。本书就是在“囚徒困境”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团队协同中成员合作博弈,并对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在合作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作了归纳和总结。



作者

简介




图片


张军,1963年生,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理论经济学联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校经济学教指委副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暨社科与管理学部主任。兼任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重庆“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特邀咨询研究员等。


2015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10月与林毅夫、樊纲一起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8年获美国比较经济学会(CES)的最佳论文奖。2020年11月获得《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年度影响力人物——“年度经济学家”称号。



目录



鸣谢/001

总序/001

再版前言/001

前言/001


1 概念框架与博弈论方法/001

1.1 引言/001

1.2 博弈论的基本知识/002

1.3 博弈的均衡/013

1.4 完美监督的重复博弈/029

1.5 不完美监督的重复博弈/041

1.6 小结/050


2 可自我执行的协议:一个定义和理论模型/052

2.1 引言/052

2.2 一个理论模型/055

2.3 就业关系中的“默契”/062

2.4 小结/074


3 团队生产、监督与经济组织/077

3.1 引言/077

3.2 监督、信息与组织/079

3.3 经济组织的演变/085

3.4 从“生产队”到“家庭耕作”/094

3.5 小结/100


4 平等、退出与合作均衡/102

4.1 引言/102

4.2 麦克洛伊德模型:平等与效率/104

4.3 退出与退出成本/114

4.4 小结/116


5 合作、效率与可信性博弈/117

5.1 引言/117

5.2 文献的简单回顾/119

5.3 重复博弈与“以牙还牙”/122

5.4 信誉与合作组织的规模/127

5.5 小结/130


6 偷懒、退出与合作博弈:中国案例/132

6.1 引言/132

6.2 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与1959—1961年“农业危机”/135

6.3 对“农业危机”的传统解释和博弈论假说/140

6.4 小结/148


7 报复、退出与合作均衡:进一步讨论/150

7.1 引言/150

7.2 报复性策略与退出成本/151

7.3 退出成本与退出权/161

7.4 小结/173


参考文献/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