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292 | 02.07-02.13

作者:鲍明阳 发布时间:2022-02-17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中国外交部回应2022美国竞争法案

图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众议院近期通过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予以回应。


赵立坚表示,美国国会众议院近日通过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涉华内容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诋毁抹黑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鼓吹对华战略竞争。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理念,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删除法案中涉华消极内容,停止审议推进该案,停止损害中美关系和双方在重要领域的合作。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众议院以222票对210票通过了所谓“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表示,该法案“将确保美国在制造业、创新和经济实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能超越任何国家。”


该法案授权近3000亿美元用于研发,其中520亿美元用于补贴半导体制造以及汽车和计算机关键部件的研究,450亿美元用于改善关键物品的供应链,以及1600亿美元用于科学研究和创新。其中包括修改美国贸易规则,以“抵消中国扭曲市场”的贸易做法,包括加强反倾销规则。


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还授权美国向根据《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设立的绿色气候基金捐款80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该项法案在国会通过的民主党人表示,该法案将增加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提高美国面对中国挑战时的竞争力。


德克萨斯州民主党籍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埃迪·伯尼斯·约翰逊(Eddie Bernice Johnson)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表示,联邦政府应该在研究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为了帮助美国与中国展开对抗。美国需要竞争。约翰逊还阐述了该法案的长远意义,包括培养美国的研究人才,促进政府实验室的创新,私营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实验室开发未来的产品。这些措施有助于美国长期致力于推动未来的技术突破,防止更多就业机会和制造业转移到海外。

新闻来源: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路透社、中国外交部网站

图片来源:CGTN


美国务院批准总价约1亿美元对台军售


图片

美国务院当地时间7日宣布,批准对台出售价值1亿美元、为期5年的“爱国者”系统工程勤务计划用于维护和提升中国台湾地区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第二次批准对台军售。去年8月,拜登政府首度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40套中型自行榴弹炮等武器,总价值约7.5亿美元。


声明称,这笔拟议中的军售计划将有助于维持台湾的导弹密度,确保为空中行动做好准备。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还声称,军售将有助于维护该地区的政治稳定、军事平衡、经济和进步。


据悉,这笔军售的主要承包商将是美国雷神技术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0年10月,我国曾对这两家美国企业,以及在售台武器过程中发挥恶劣作用的美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目前,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已将这笔军售协议正式知会美国国会。


台防务部门8日上午通过新闻稿声称,美国基于“与台湾关系法”与对台“六项保证”,“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卫能力,是维持区域稳定的基础”。台防务部门还称,这项对台军售计划有望在3月正式生效。


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


中国国防部也随后对此表示,美方这一行径罔顾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危害台海地区安全稳定。

新闻来源:路透社、France 24、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美俄首脑再通话商讨乌克兰局势


图片

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商讨。


白宫在通话后的声明中表示,拜登总统已明确表态,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入侵乌克兰,美国将与盟友和伙伴一起做出果断反应,并给俄罗斯带来“迅速而沉重的代价”。


美国总统拜登在通话中表示,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均努力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尽管现在美国和俄罗斯是竞争对手,但双方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世界的安全,避免乌克兰局势一坏到底。拜登说其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并阐述了其对俄方提议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诸多关切。


同日,美国务院官网发布公告,要求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大部分美国雇员离开乌克兰。公告称,自2月13日起,美国务院将暂停美国驻乌克兰基辅大使馆的领事服务。大使馆将在乌克兰利沃夫维持小范围的领事服务运行,用于处理紧急情况,但无法提供护照、签证或常规领事服务。


克里姆林宫则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关于“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警告已经达到了“荒谬”的程度,美国对俄罗斯安全保障建议的反应无视了俄方的主要关切。


普京在通话中回应拜登,俄方将认真分析和评估美方和北约对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回复以及拜登本人的关切,并于近期周知各方,俄方将采取何种应对举措。普京同时指出,美方和北约的回复忽略了俄方倡议的关键因素。就乌克兰局势问题,普京强调,西方没有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乌克兰当局执行明斯克协议。


与此同时,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与美国外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电话时指责美国对莫斯科发动“宣传运动”。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当天表示,美俄首脑通话没有带来任何突破,形势“没有根本变化”。两位领导人同意保持接触,不管莫斯科是否决定入侵乌克兰。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则向俄媒表示,双方通话没有谈及俄罗斯将如何应对基辅方面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可能的挑衅。

新闻来源:华尔街日报、半岛电视台、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商务部将33家中国公司

列入”未经核实名单“


图片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商务部的工业与安全局发表声明称,宣布将33个总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体列入“未经核实名单” (Unverified List)。


声明称,对这些实体从美国出口商获取产品实施新的限制,并要求希望与这些中国公司做生意的美国公司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列入这一名单的公司必须接受更严格的出口管控,寻求向名单上的实体出口的美国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证。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执法事务的助理部长马修·S·阿克塞尔罗德(Matthew S. Axelro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及时完成最终用途核查来核实外国当事方的合法性与可靠性是美国出口管控制度的一项核心原则。将33个实体加入“未经核实的名单“将有助于美国出口商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交易风险,并向中国政府表明,他们在安排最终用途检查方面进行合作的重要性。


《南华早报》报道称,这批被列入名单的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制造商,包括生产激光组件和药品的制造商、政府研究实验室和两所大学。报道分析指出,随着政策制定者试图阻止将用于商业产品的技术转移到可能破坏美国国家安全的军事应用,商务部标记的中国公司数量,包括所谓的实体名单和“军事最终用户”名单上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


同日,美国司法部还对中国专业移动无线电系统供应商海能达通信公司(Hydera Communications Corp.)提起公诉,称其与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Motorola Solutions)的前员工合谋窃取技术。海能达通信公司是一家专业移动无线电系统(也称为对讲机)的中国供应商。


美国商务部对从美国境内接收货物的一些外国公司或“最终用户”进行检查,以确保这些公司存在,并且是合法的企业,产品用于规定的目的。这些检查通常与中国政府协调。当美国无法进行核查,或无法验证一家公司的合法性时,该公司会被添加到“未经核实名单“中。而在该公司被确定为合法业务后可以从名单中删除。


美国广播公司分析认为,美国商务部此举意在提醒被列入“未经核实名单”的公司必须证明自己是合法的,并且愿意遵守美国的规定,才能继续从美国出口商接收货物。

新闻来源:南华早报、美国广播公司、美联社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呼吁中国采取具体行动

履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图片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普查局8日表示,中美贸易数据显示中国远远没有兑现在2017年基础上,增购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服务的承诺。中国的商品采购额比承诺的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报道称,能源是中国最没有达到目标的领域,只购买了承诺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相比之下,中国在农产品领域的采购承诺实现额度最高,达到约83%。在中国承诺净增长最多的制造业商品领域,中国购买的商品不到承诺金额的65%。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莱恩·迪斯近日表示,拜登政府认为特朗普的对华协议存在缺陷,基于不现实的承诺,没有让国家承担责任的机制。在尽可能让中国兑现承诺的同时,政府还将重点放在中国行动构成战略威胁的领域,如钢铁产能过剩和知识产权盗窃。


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主席斯科特·保罗(Scott Paul)则认为,“大宗商品采购从来都不是解决中美贸易关系失衡的办法,中国政府甚至无法兑现这些承诺,在中国大规模政府补贴、知识产权盗窃和环境法律等基本问题解决之前,巨大的贸易差距将继续存在”。


路透社近日引述某团体负责人的话称,由于“中方没有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采购承诺”,美国政府将考虑一系列对华贸易措施,包括重启“301调查”,并与盟友协商,共同行动。


《环球时报》社评则指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并不是简单的中方采购协议。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贸易、宏观经济政策、汇率以及扩大贸易等内容。中美双方都要平等遵守。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协议生效以来,中方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供应链受阻等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推动双方共同落实。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为双方扩大贸易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新闻来源:路透社、彭博社、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美日印澳举行第四次“四边机制”外长会


图片

当地时间11日,第四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


美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在电话吹风会上称,“四边机制”外长会将讨论“中国对民主价值观和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等议题。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会前表示,”尽管中国在该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行动更加积极,但与北京的对抗并非不可避免,美国必须与盟友站出来支持一个受到中国侵略威胁的基于规则的体系。“


《南华早报》报道称,布林肯此行旨在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并抵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自信。在参加“四方机制“外长会后,布林肯还将访问斐济,并在夏威夷与日本和韩国同行讨论有关朝鲜的紧迫问题。


美国务院在会后发布的四国联合声明中未直接点名中国,表示四方逐步推进落实合作以应对区域挑战,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应对(HADR)、海上安全、反恐、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安全,欢迎其他正在进行的工作,如四国疫苗伙伴关系、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教育以及关键和新兴技术。


声明表示四国严重关切缅甸的危机,呼吁停止暴力,释放所有被任意拘留的人,重申支持东盟在缅甸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并呼吁缅甸军政府紧急执行东盟的五点共识,迅速让缅甸回到民主的道路上。声明还谴责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发射破坏稳定的弹道导弹,重申致力于按照安理会决议彻底实现朝鲜无核化,并重申立即解决日本被绑架者问题的必要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明中方立场,即美日印澳拼凑的所谓“四边机制”实质是遏制围堵中国、维护美霸权的工具。相关国家应该摒弃冷战思维,改正推行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的错误做法,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新闻来源:路透社、南华早报、美国国务院网站

图片来源:路透社


拜登政府发布

“美国印太地区战略”文件


图片

当地时间2月11日,拜登政府发布题为“美国印太地区战略”文件,主要内容为美国未来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概述,明确表示将在印太地区投入更多的外交与安全资源。这是拜登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区域战略文件。


该文件指出,中国正在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结合在一起,同时寻求在印太地区建立势力范围,并试图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强国。美国及其伙伴在今后十年的共同努力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改变“使印太地区和全世界受益的规则与规范”。


该报告设定5大具体目标,包括推进自由开放印太地区、在区域内外建立联系、推动区域繁荣、加强印太安全,以及建立区域抵抗包括气候变迁、新冠疫情等超越国界威胁的能力。在谈及强化印太安全时,报告阐述道,“美国将和区域内外伙伴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包括支持台湾的自我防卫能力,以确保台湾能依循其意志与最大利益和平决定未来的环境”。美国将聚焦从南亚到太平洋诸岛的印太地区所有角落,以加强美国的地位和承诺。


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在介绍该文件时称,这份文件并不代表拜登政府中国战略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内容。美国将寻求“通过一个牢固的、互相加强的联盟框架”以打造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美国还将扩大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南亚、东南亚与太平洋的存在与合作,“聚焦印太安全援助,包括建立海洋能力和海域意识”。


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在一场电话会议上解释该文件时称,美国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开展的一些核心工作具体包括:支持印度的持续崛起和地区领导地位、加强美日韩三边合作、扩大在太平洋诸岛的影响力、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兑现对“四方安全对话”(Quad)承诺等。


美国官员强调,中国不是美国地区行动的唯一焦点,还包括欧洲盟国在台湾海峡和更大范围内发挥的作用、加强地区贸易、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联系和打造更加强大的印度等具体策略。但这些举措无一例外旨在抵消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军事实力和“一带一路”倡议。

新闻来源:南华早报、路透社、观察者网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拜登发布行政令解冻阿富汗在美资产


图片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解冻阿富汗在美资产的行政命令。


在该项行政命令中,拜登指示将阿富汗存储在美国银行系统中的70亿美元拆分出35亿美元赔偿给“9·11”事件受害者,另外35亿美元用于为阿富汗提供援助,同时明确表示这些资产不会交还塔利班。此举实际上切断了塔利班进入美国金融系统的途径。


据《金融时报》消息,拜登政府计划设立一个信托基金,管理35亿美元资金的分配。这笔资金将与已经向阿富汗提供的双边援助分开。


白宫称,许多“9·11”事件遇难者家属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提起索赔诉讼,寻求从阿富汗央行在美资产中获得赔偿金,拜登政府支持相关诉求。拜登政府表示,将这些资金用于人道主义援助和分配给9/11受害者亲属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些资金必须得到监督诉讼的联邦法院的批准。


阿富汗中央银行在海外持有的资产大部分存放于美国。塔利班2021年8月15日进入并控制首都喀布尔后,美国冻结了阿央行在美境内资产,致使阿富汗金融体系事实上处于崩溃状态。


阿富汗临时政府自成立以来一再呼吁美国和其他政府及机构释放这些资金,称这些资金是稳定阿富汗饱受蹂躏的经济和防止人道主义危机所必需的。但拜登政府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信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阿富汗塔利班方面随即对此行政令表示谴责。阿富汗塔利班驻多哈政治办事处发言人穆罕默德·纳伊姆11日谴责美国“窃取”阿富汗人民的财产。纳伊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窃取阿富汗人民被冻结的资产表明美国“在人性和道德上已堕落到最低程度”。

新闻来源:金融时报、半岛电视台、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