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头部券商国君海通落实合并|孙立坚:强强联合提升国际竞争力,协同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10 来源:凤凰秀+收藏本文

图片


继中国船舶计划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成为造船业的超级巨无霸后,内地头部券商国泰君安也官宣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而合并后的新公司,其资产规模将达到1.68万亿,将超越中信证券成为证券业的超级航母。而中国证监会也集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档,明确到 2035 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在政策引导下,A股市场至少已经有六宗券商合并案正在进行中,究竟在这轮券商大变局当中,谁能脱颖而出,与华尔街银行一较高下?券商合并重组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效应是什么?降准是否有必要及早出台,以支持四季度经济?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凤凰卫视邀请,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访谈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Q1


去年10月份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建设金融强国,当中的六大核心关键要素就包括了建立强大的金融机构。早前,市场就一直传闻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要合并的消息,如今这个传闻终于落地了。由于这两家券商都属于上海国资,合并后总资产规模将达到1.68万亿,成为中国券商中的首位,所以外界普遍认为这两家券商的合并可以发挥1+1大于2的效果,并且如果合并顺利的话预计也可以为其他优质头部券商整合打开空间。您怎么看待打造券商行业的超级航母的必要性?另外,内地券商在经过本轮兼并重组之后 ,是否有能力与华尔街的投行如“高盛”、“大摩”等一较高下?


孙立坚:确实如你所说,这次两个头部券商的合并预示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要建设强大的金融强国,就必须要构建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所以这样的合并非常有利于当前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分担金融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同时,通过这次合并也能做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转换所需的五篇大文章的协同效应,提振市场信心,也能有力地促进内外双循环的国家战略切实落地带来的市场活力。因此,未来强强联合的模式将是打造金融强国所需的强大金融机构的重要途径。



Q2


受到合并消息激励,A股券商板块集体逆市走高,部分个股强势涨停。实际上今年在政策支持之下,A股市场已经有至少六宗券商合并正在进行中。不过根据已披露的半年报显示,A股市场走弱,以及资管等业务低迷,A股43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两成,投行的营收更是大跌四成左右。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您怎么看券商之间的合并重组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孙立坚:在今天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意识到,各类金融风险会在资本市场产生叠加效应。如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会带来进场资金大幅萎缩的流动性风险,也会恶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信用风险,这些都严重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而并购在很多发达国家也是解决经济下行压力、解脱各类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类并购不仅对金融行业(直接金融)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其服务的行业也会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具体反映在:第一,合并带来的整合能力形成了我们非常强调的降成本、提效率的规模效应;第二,合并能够发挥资源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大家所关心的合并“1+1大于2”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次事件带动今天股市估值向上的表现也是市场对这种协同效应的期许;第三,合并能够通过拓展多元化的业务渠道来降低经济下行时期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尤其当下是我国创新驱动的金融竞争力提高的阶段,更需要提高风险分担的能力,维护创新的有效前行;第四点,也是尤为关键的一点,这类合并实际上带来了一个整体的公司治理强化的新模式,即公司项目的整个上下游和因合并拓宽的产业赛道之间,在统一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形成了“共担风险、共创商机和共享价值”的链模式,而链模式恰恰是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第五,通过这类合并大大提高了资本的实力,合并之后的“航空母舰”有利于在逆境中扩大我们的资产布局、拓展高质量项目,这也是我国为了提升自身的金融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模式转变。当然,做好配套的监管和制度安排,是保驾护航这类合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否则,不仅不能实现1+1大于2的结果,还会带来影响市场活力的垄断格局和事后造成大而不倒的系统性风险。



Q3


另外,央行官员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降准还有空间的表态后,金融市场密切关注央行会不会有可能就在近期内再次降准。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走低,存款“搬家”的情况正在加速,为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降准行动是否有需要及早出台,为四季度经济起到托底作用?


孙立坚:是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应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以更好地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果。从目前来看我们面临价格向下调整的持续压力,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的息差架构也面临着银行资金流失的挑战。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偏低又会带来银行新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此时我们若选择降准的调控手段,虽然它看似是传统的量化手段,但是它在当前的环境下可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流动性注入的效果,以降低资金成本,增强银行的贷款能力,提升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也由此改善了银行在经济下行时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失衡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央行也可能通过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保障和改善的信号,能够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再加上今天资本市场各种改善市场活力和动力的题材的上升,也一定会提高资本市场的造血能力,这又反馈给银行体系,使银行能够把握住更好的项目机会,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从而形成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当然降准也并非万能药,灵活和精准的货币政策才是当下央行政策的基本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