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糜昱 发布时间:2022-02-28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8日中美共同发表“上海公报”,开启中美关系新篇章。202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等人发表视频讲话。
王毅在讲话中指出,中美关系目前正面临建交以来少有的严峻挑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世界重陷分裂的严重担忧。出现这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公报”确立的原则和精神没有得到切实的遵守。中美双方再次需要做出历史性的抉择:是继续和平共处,还是走向冲突对抗?是坚持开放合作,还是回到隔绝对立?正确的答案,其实就蕴含在“上海公报”当中。
王毅强调,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以竞争来定义是以偏概全。即使是竞争,也要有边界,基于公平公认的国际规则,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让各国更加团结,一起向未来。即使有竞争,也应该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更好,谁能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多贡献。他敦促美方重拾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元首共识以及拜登总统表态落到实处,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雅各布·卢则表示,50年前,中美两国由于共同与前苏联交恶而走到一起。在当前的俄乌局势下,中国必须决定站在哪一边,并且中国应了解到,在缺乏明确立场的情况下,中美关系只会变得更加紧张。
对雅各布·卢的发言,主持大会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江回应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做出判断。王毅国务委员已多次就此公开谈及中方立场。这是我的简单回应。”
“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共同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美政、商、学等各界代表和友好人士参加。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华盛顿邮报、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美联社
秦刚大使出席尼克松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
当地时间2月24日,尼克松基金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市尼克松图书馆举行尼克松总统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秦刚指出,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20多年隔绝对抗的坚冰;历史镌刻这一周,是因为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开启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历史镌刻这一周,是因为访问缓和了东西方关系,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那一周改变了世界”。
秦刚强调,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不可撼动的政治基础,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正轨,继续造福两国人民,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当天,尼克松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卡瓦诺、尼克松外孙考克斯等300多名各界人士出席了活动。除秦刚大使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第一位华裔内阁成员赵小兰和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都发表了讲话。芮效俭指出:“尼克松总统和毛主席有智慧和勇气冲破敌对之墙,让两国走上一条新的、更有益的未来道路。”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中美聚焦俄乌局势
当地时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承认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令。随后,在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展开“军事行动”。
当天下午,拜登在发表讲话时称“现在美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他表示美军不会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战,而俄罗斯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都将被冻结。
随着俄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法国外长勒德里昂等人取消了原定的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会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在当前的局势下,与俄外长的会晤已经“没有了意义”。
此外,当地时间2月22日,白宫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取消了与普京的会晤计划,且目前美方不会考虑相关安排。同日,美国方面对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VEB)和俄罗斯军事银行以及俄罗斯精英及其家人实施制裁。此外,俄罗斯的主权债务也遭受制裁,俄政府从西方融资的渠道被切断。
2月23日,拜登宣布针对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北溪-2”的运营公司Nord Stream 2 AG及其公司高管实施制裁。24日,美国公布了新一轮经济制裁,制裁对象包括俄国有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和另外四家大型金融机构,以及若干与俄政府有关联的个人及其亲属等。
2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王毅说,中方一贯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我们也看到,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和特殊的历史经纬,理解俄方在安全问题上的合理关切。中方主张应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2月26日,王毅与德国外长贝尔伯格通话。王毅表示,中方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变化,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围绕欧洲安全问题,各国的合理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在北约连续五轮东扩情况下,俄罗斯的正当安全诉求理应得到妥善解决。他同时指出,中方支持北约、欧盟与俄罗斯重启对话,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王毅也强调,中方不赞成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
当地时间2月26日,西方制裁再度升级。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手段,同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性措施”,防止俄罗斯央行以可能破坏制裁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根据几国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最新的制裁手段将确保切断俄罗斯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损害它们在全球经营的能力”。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将无法与境外银行进行安全有效的沟通。根据CNN的报道,几位知情人士透露,美欧官员还讨论了以俄罗斯央行为目标的制裁,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CNN的评论指出,西方国家试图孤立和惩罚俄罗斯的举动急剧升级,且迅速达成了共识。
美国总统拜登在当地时间2月26日发布的采访中指出,普京的决策正产生了“他想要的完全相反的效果”,称俄乌局势已经使国际社会团结起来了,北约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拜登指出,在应对当前俄乌局势时美国有两个选择,一是制裁俄罗斯,二是与俄罗斯开战,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美国将提供价值3.5亿美元的武器援助。这是美国继2021年先后向乌方追加价值6000万美元和2亿美元的两批军事援助之后,采取的进一步举措。
当地时间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时表示,西方对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进行遏制,而且某些领导人的发言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因此命令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与此同时,俄乌谈判有望在当地时间28日上午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举行。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CNN、国会山报(The Hill)、新华社、路透社、塔斯社(Tass)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Getty Images)
习近平与普京就俄乌局势交换意见
2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对普京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表示感谢,对俄罗斯运动员取得奖牌榜第二名的好成绩表示祝贺。普京就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和中国代表团出色表现向全体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普京介绍了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以及俄罗斯在乌东部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的情况和立场,表示美国和北约长期无视俄罗斯合理安全关切,一再背弃承诺,不断向东推进军事部署,挑战了俄罗斯战略底线。俄方愿意同乌方开展高级别谈判。
习近平指出,近期,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中方愿同国际社会各方一道,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外媒普遍强调中方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支持与呼吁,以及中国对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调。彭博社(Bloomberg)的评论认为,当前中国在处理俄乌问题时正努力保持平衡,使其能够与俄罗斯在面对美国等国的压力时仍能保持团结,并且仍然努力在世界上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则称,习近平主席与普京的通话中避免了对俄罗斯的任何谴责。
新闻来源:新华社、彭博社、路透社、华尔街日报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
王毅与布林肯通话
2022年2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就乌克兰和朝鲜半岛核问题交换意见。
布林肯通报了美方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布林肯强调了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性,王毅则称中国将继续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与各方接触。
王毅表示,中方对乌克兰局势演变表示关注。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任何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当得到维护。乌克兰问题演变至今,与新明斯克协议迟迟未能有效执行密切相关。中方将继续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与各方接触。乌克兰局势正趋于恶化。中方再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认识到落实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重要性,通过对话谈判缓和事态,化解分歧。
布林肯介绍了美朝关系最新情况。王毅表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间的问题。美方应重视朝鲜正当合理关切,采取有实质意义的行动,中方主张美朝直接对话,并将一如既往为促进半岛核问题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此外,布林肯还祝贺了北京冬奥会取得成功,中国运动员获得佳绩。王毅祝贺美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取得好成绩,表示中美运动员友好互动,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双方还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
王毅说,当前把握和推进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中方愿本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有效管控分歧,稳定中美关系。近期美方推出所谓新版“印太战略”,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还试图把“以台制华”纳入美地区战略,这明显是在发出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中美有竞争也有合作,不能简单用竞争定义双边关系。美方一些官员鼓吹对华进行长期激烈竞争,很可能演变成中美全面对抗。中方再次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拜登总统作出的一系列承诺,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王毅表示,再过几天,就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上海公报”精神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美方重温中美破冰初心,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认知,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布林肯表示,正如拜登总统多次表示,美方不寻求搞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反对“台独”、无意同中方冲突对抗。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南华早报
图片来源:路透社
香港正式提交加入RCEP申请
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署长卢世雄21日在出席一个线上研讨会时透露,特区政府已在今年1月中旬正式提交了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申请,约18个月后加入。
RCEP现有15个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卢世雄指出,目前香港与RCEP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达9626亿美元,服务总额1030亿美元,相当于香港贸易总额的60%,加入RCEP不仅有利于香港整体的经济发展,也会为中小企业带来商机。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刘会平认为,若香港能够成功加入RCEP,可进一步增强香港在转口贸易的枢纽地位,也可以推进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发展,促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协作。“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立法会进出口界议员黄英豪说,加入RCEP将会进一步拓宽香港商贸关系网,并可持续为RCEP成员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
香港特区政府对加入RCEP一直相当积极。去年6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具备充足条件加入RCEP,加入后有助于吸引更多香港企业到RCEP成员经济体投资,带动区内投资及相关建设发展。她透露,特区政府自2018年起,就已向各RCEP成员经济体表达加入的意愿,而RCEP成员也表示欢迎香港在协定生效后正式提出加入。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日本经济新闻(Nikkei)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国司法部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美国司法部宣布终止先前饱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此前依据这一计划对学术界人士提起的诉讼均宣告失败。
当地时间2月23日,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助理司法部长奥尔森(Matthew Olsen)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司法部将对指称美国科学家就其与中国的关系向资助他们研究的联邦机构撒谎的案件设置高门槛。
奥尔森说,司法部现在只会追查那些检方认为与美国国家或经济安全利益有明显关联的明显犯罪行为。他表示,“中国行动计划”并非最佳的处理方式。他说:“通过把案件归入‘中国行动计划’的范畴,我们助长了一种有害的看法,即司法部在调查和起诉与中国有关的犯罪行为时会降低标准,或者说,我们会以某种方式另眼看待与中国有种族、民族或家庭层面关联的人。”
“中国行动计划”于2018年在时任美国司法部长的塞申斯(Jeff Sessions)的领导下启动,强调了与中国进行学术合作时带来的所谓风险。至少20名学术研究人员在“中国行动计划”下面临指控,其中备受关注的针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的指控已在上月被撤销。
据路透社报道,批评这项计划的人士认为这项计划相当于进行种族定性,并在科学研究领域制造恐惧文化。
新闻来源:华尔街日报、联合早报、卫报(The Guardian)、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2月26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拉尔夫·约翰逊(USS Ralph Johnson)号导弹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由南向北行驶。第七舰队称,驱逐舰在“例行通过国际水域”。
对此,第七舰队发言人尼古拉斯·林格(Nicholas Ling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舰穿越台湾海峡,展现美国对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承诺,美军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与执行任务。”
《联合早报》指出,俄罗斯军队进攻乌克兰后,台湾朝野和民间都热议“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可能性。台湾《联合报》引述分析称,拉尔夫·约翰逊号选择在此时通过台湾海峡并打开AIS信号,美方传递了明确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指出,这并不是2022年美军首次穿越台湾海峡,2021年12月15日和2022年1月22日,美海军“查菲”号和“杜威”号分别穿越台海,但都未主动公开披露。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表示,美实施此次挑衅行径,企图通过作一些姿态给“台独”势力撑腰打气,这既是虚伪的,也是徒劳的。战区部队随时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新闻来源:路透社、联合早报、联合报、参考消息
图片来源:美国海军
蓬佩奥将窜访台湾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将于3月2日至5日窜访台湾,他将与蔡英文、赖清德、游锡堃、吴钊燮等人见面,并将在智库发表演讲。
在2021年1月拜登上台之际,中国对蓬佩奥等28名特朗普时期反华政客实施了制裁,被禁止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与中国打交道、做生意。
对蓬佩奥即将窜访台湾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蓬佩奥是什么人,想必大家都清楚。民进党当局与反华政客沆瀣一气,企图借外部势力为谋“独”造势,不过是闹剧一场。
他还表示,当前,台海形势持续紧张动荡,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美方一些人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采取错误行动,根本上是企图打“台湾牌”,把台湾当棋子,阻碍中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无论民进党当局与外国势力如何勾连表演,都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铁的事实,也阻挡不了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路透社
图片来源: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