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17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23年5月16日晚,第169期“金融学术前沿”报告会在复旦大学智库楼209会议室举行。本次时事报告主题是“浅析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由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组织举办,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主持,报告人为孙教授研究团队成员王国鉴。本文根据报告内容、公开材料以及现场讨论,从热点回顾、热点分析、专家解读和深入讨论等几方面展开。
01 /热点回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汇报,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汇报。
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会议指出,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会议强调,要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人口结构,维护人口安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02 /热点解读
(一)要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水平
我国正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初期),在劳动力及资本等要素边际贡献回落的背景下,制造业高端化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多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中低端,在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化率不足10%,高端制造成色足专精特新是是突破抓手。
制造业迈向高端是十四五期间的主线。二十大报告中现代化产业体系被重点提及,原因或在于制造业结构转型是一国能否成功突围上升为发达经济体的胜负手,日韩在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前后,尽管中低端制造业外迁,但在高端制造业上取得突破,如日本的芯片与高端装备、韩国的芯片与汽车产业,从而保证制造业比重基本不变。
图1:中国位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
来源:CEIC、Wind、华泰研究
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创新是实现制造业高级化的关键抓手之一。与其他国家相似,我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劳动力要素的优势弱化,第二是投资率偏高,而近年来债务增加限制了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韩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看,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推进功能性产业政策,鼓励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
图2:2015年后我国劳动力人口及占比回落 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
图3:2010年后资本要素对GDP的拉动作用减弱
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
我国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有所提升,但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但仍落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于提升创新能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头雁效应”强。截至2022年6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量上仅占全国企业的0.04%,但以发明专利指标计算,则创造了4.64%的技术贡献(总计15.2万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密度更是A股上市企业的3.4倍,对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显著,且能够拉动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
图4:2022年创新指数对比,我国较主流发达国家尚有不足 来源:WIPO、华泰研究
全球产业链重构已在进行且未来进一步深化或难避免,补链强链是实现制造业高级化的又一大当务之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全球产业链回流本土,产业分工地区化的特征愈发明显,是科技革命、大国竞争的必然结果,而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风险冲击进一步加速了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我国产业链具备纵深优势,但存在“卡脖子”问题,部分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细分环节国产化率不足10%,逆全球化使得“补链”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同时,尽管我国的全球化参与程度高,但诸多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下游位置,“强链”,形成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是制造业高级化的客观目标。而对于智能车等渗透率尚低的新兴产业,抢的先发优势是未来占据价值链上游的关键。
图5:2008年后我国的全球化进程放缓,贸易方面甚至有所收缩
来源:KOF、华泰研究
图6:国产化率较低的领域集中在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信创等专精特新密度高的行业
来源:MIR、中国信通院,Gartner,观研天下,未来智库,CBInsights,高工产研,佐思汽研,华泰研究
2023年两会后,新一届政府主要领导人赴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问题,足见中央领导对这一问题的重视。4月10日至13日,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强调重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前往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徐闻港专用码头等调研。3月21日至22日,李强总理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调研株洲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湖南山河科技,以及长沙比亚迪汽车、中国铁建重工、蓝思科技等企业。4月12日,李强总理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走访银河航天网络技术公司、北京海博思创科技、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等公司。从领导人调研行程看,尤其关注先进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卫星网络、铁路及航空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加工、建筑机械等。
图7:近期主要领导人调研企业情况
来源:中国政府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二)组合政策工具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
1 供给侧改革是长期的政策主线,未来也更加强调扩大内需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实体经济成为关键词,与中央政治局4月底的会议精神以及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一致。
2015-2018年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阶段,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其中去产能和去库存政策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2019年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路转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2021年平台经济反垄断是供给侧的突出变化。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工作的第一位。
图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意图
来源:中国政府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国家发改委提出,提振消费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第二是下大力气稳定汽车消费,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实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第三是推动提升消费能力,会同有关方面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第四是进一步优化消费条件,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各省市也出台诸多消费鼓励政策。
图9:上海市促进消费政策
来源:中国政府网、上海市政府网站、中信证券研究部
2 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速,专项债发行稳步增长
3月单月投资增速4.8%,前值1-2月为5.5%。分结构看,3月房地产、制造业、基建(广义)的投资增速分别为-7.2%6.2%、9.9%,前值分别为-5.7%、8.1%、12.2%,可见投资各分项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基建投资增速略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事实上,电热燃水产供、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利等领域投资增速相对较快1-3月分别录得22.3%、17.6%、8.5%、10.3%。3月建筑业PMI高达66%。由于财务支出法、竣工验收滞后等因素,可能未充分体现在投资和GDP中。后续这些积极因素会逐渐体现在往后的投资和GDP中。1季度,新增专项债合计1.3万亿元(截至4/23,1.5万亿元,占比40%),体现财力前置特点,对基建形成有力支撑。
2023年以季度,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个,总投资2803亿元,其中审批35个,核准7个,主要集中在2023年一高技术、能源、水利等行业。其中,3月份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104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等行业。2022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2个,总投资5200亿元,其中审批24个,核准8个,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高技术等行业。1-3月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6.9%,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12.1%。
图10:投资及各分项增速
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11: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
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12:基建分领域投资增速
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新基建方面,发改委预计,“十四五”期间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图13:新基建重点投资方向
来源:202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国家发改委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3 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从而迈向产业链高端
“专精特新”概念始于2011年7月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阐述,随后出现在工信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专精特新”包含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四个维度,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价值链的细分领域,实现创新驱动和集约发展。近年来我国政策大力且持续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2021年6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2年6月,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推动培育百万家左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一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目标。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相较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后三类企业集中在重点制造业领域,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层面具有更高的成就。
图14: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
来源:工信部、国务院、商务部等、华泰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的前四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公示分别在2019年6月、2020年11月、2021年7月、2022年8月,共计9119家,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小巨人”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长株潭等城市群,这与城市群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生产要素资源、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联系紧密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离不开关系。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比较平均,最多的地区为上海市,为182家,随后是浙江(181家)、江苏(172家)、山东(171家)、北京(167家)、湖南(162家)、广东(154家)。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省,为502家,超过300家的地区还有江苏(425家)、山东(348家)、北京(167家)、湖北(306家)。我国专精特新企业以民企为主且集中于中游制造,主要行业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半导体、化学制品、医学器械等。
图15:专精特新企业分布情况
来源:工信部、Wind、华泰研究
截至2023年4月16日,已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1109家。分市场来看,北交所187家上市公司中,有77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1.18%,科创板有253家国家级小巨人,占比达到49.32%,创业板、沪深主板(不包含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27.52%和13.60%的“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的数量中,已上市共有703家。其中,北交所上市的有65家占比34.76%。科创板上市的有181家.占比均约为35%:创业板、三板中的占比分别为19.92%、6.50%。
图16:北交所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的国家级与省级专精特新数量占比较高
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研发活力大,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卡脖子”瓶颈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6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量上仅占全国企业的0.04%,但以发明专利指标计算,则创造了4.64%的技术贡献(总计15.2万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密度更是A股上市企业的3.4倍,对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显著,且能够拉动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以国产化率较低的机器人行业为例,机器人产业链上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达67%,营收占比(2021年年报)达到52%,专精特新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上明显高于非专精特新企业,体现为更高的平均研发费用率(7.5%VS6.3%),兑现为更高的创新产出,体现为更高的平均人均专利数(7.5%VS6.3%)。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专业深耕,更可能在细分环节实现创新突破,成为细分环节的稀缺龙头,以减速器环节为例,专精特新企业绿的谐波逐步实现谐波减速器国产化,首先应用于国内品牌机器人,2021年国内市占率24.7%,仅次于全球龙头哈默纳科的35.5%。
图17:专精特新企业在国产化率较低的机器人行业占比高,且研发强度,创新能力占优
来源:各公司半年报及年报、Wind、华泰研究
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已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600万元/家,每年200万元。此外,还在企业培育政策支持、服务开展、环境优化等四个方面给予支持。首先是强化梯度培育。通过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双创”不断孵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并促进其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第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政策,建立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第三是开展精准服务。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创新服务,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和工业设计赋能专项行动,提升企业掌握和运用数字化和设计资源的能力。公共服务,支持服务机构开发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最后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创新生态。除了国家层面以外,各个省市与区县为不同的梯度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发展支持。
(三)我国人口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人口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及劳动力市场的最大边际变化。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自2011年出现拐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抚养比的上行。我国抚养比在2010年达到最低点34.2%,人口红利实现最大化。2011年,随着人口抚养比的拐头向上,人口结构对于资本报酬递减的抑制作用减弱,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出现,从而人口红利进入衰减期。20世纪初以来支撑经济飞速发展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行,抚养压力的加大使得我国经济渐失劳动力优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出现196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如果说1961年的人口负增长是由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引发的外生性负增长,这一次人口负增长则是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负增长,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负增长将进入常态化时期。
图18: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率走势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图19:中国大陆及世界其他国家人口结构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从总量看,中国人口负增长是在巨大人口规模基础上的负增长,这决定了人口负增长的影响相对平缓。由于人口基数大,在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假设未来生育率保持不变,我国人口总量在2035年前仍将保持在14亿左右,2050年前保持在13亿左右。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将从目前的9亿人左右降至2050年的6~7亿人,但届时仍将多于发达国家劳动人口总和。虽然印度人口将超过我国,但我国仍将是全球十亿级人口规模的两个大国之一。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不会改变。
从结构看,人口负增长将加快人口老龄化速度,带来结构性挑战,但也要看到其进步意义。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约2.8亿,占比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比14.9%),已进入中度老龄社会。据预测,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社会。但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加快既有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更有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因素。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这是巨大的社会的进步。此外,现有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大部分为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这部分人群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供了新的机会窗口。
从质量看,尽管传统人口红利在减弱,但我国人力资本快速积累,为形成人才红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全社会和家庭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空前增长,促进我国人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快速转变。截至2021年,我国有约2.4亿人受过高等教育,占总人口17.0%。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今年将再创新高,达到1158万人。按此趋势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继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在2035年前仍将持续增加。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按照2020年的人口当量计算,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用人力资本折算,到2050年中国总的人力资源当量相当于17亿人口。高速的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能有效对冲人口数量递减,也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总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不会改变,低龄老龄化人口增加开启了人力资源开发新的机会窗口,新的人才红利将有效对冲传统人口红利衰减。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更要把人口增长的压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供给端,我国人口负增长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2011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并从此开始下降,这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本改善放缓、投资回报率和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短缺会加快机器代替人的速度,资本劳动比会上升。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这意味着资本报酬递减,投资回报率下降。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速度也在大幅下降,从2014年起,农村16-19岁年龄段的人口是负增长的,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初中、高中毕业生,这部分人口负增长意味着转移劳动力的速度也会放慢。过去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劳动力转移——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带来了资源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替代体力劳动,还可以替代脑力劳动。虽然人口负增长时期劳动力供给下降,但经济对劳动力需求也会下降,同时生产率有望继续提升。只要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先进技术的扩散,就能大幅提升生产率,使潜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进而提升潜在增长率。总之,从供给侧看,可以通过改革和科技创新来抵消劳动力短缺的困境,提高潜在增长率。
需求端,人口负增长最大的冲击是对需求特别是消费的影响。人口负增长通过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结构变老影响消费需求。从需求看,老龄化程度加深将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形成“低欲望社会”,促使社会消费规模扩张速度放缓,进而挤压投资和生产扩张空间。老龄化还将加重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负担,增加社会和家庭的养老压力,减少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支出。
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上升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负面冲击,一下提出三个方面建议。
第一,在劳动力数量不足的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体现是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过去,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显著提升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力总体质量,后面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劳动力队伍素质。我国法律规定,GDP的4%要用于公共教育支出,中国未来GDP的潜在增速有4.8%,公共教育支出实际增速在4%以上是有保障的。
图20:中国教育公共指出和义务教育人口负担比走势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第二,进一步释放农村人口红利。中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发育,能把这部分劳动力更顺畅地转移出来,大幅度增加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户籍制度改革是一石三鸟的改革,能释放出的改革红利既有供给侧的也有需求侧的。现在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是6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7%,中间18个百分点的差别,在于进城农民工被统计成城镇的常住人口但是没有得到城市户口,也就没有享受到完全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虽然农民工的收入在不断增长,但是没有好的社会保障和在城市居住的预期,他们的消费模式就不是城市居民的模式。农民工进城后,也可以稳定地提供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刺激劳动力继续流动带来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是供给侧能增加的潜在经济增长。
第三,改善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从需求侧抑制经济增长,反过来使得做大蛋糕的难度更大。2010年以来,收入差距总体上是在缩小的,农村地区也是在缩小的,但是城市收入差距在扩大。而且近年来,收入差距缩小的幅度不够大,这说明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分配的改善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再分配才是改善收入分配的一个根本动力。再分配不是简单的抽肥补瘦、劫富济贫,而是通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
图21:中国帕尔马指数历年走势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03 /专家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表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总体部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建设具有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是要具备创新引领性,在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要引领全球供给和需求,这就要求不断强化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并引领发展。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和基础配套的完善性。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条件和物质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实现完整性,能够不通过或者不依赖于国际上的产业供给实现自己独立成体系地运转,当然并不排除与国际上的联系,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保障供应。先进性实际上代表着产业链的位置,要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升级,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安全性就是供应链、产业链不被“卡脖子”。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到,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刘志彪表示,不能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有些地方提出“传统产业退出”的问题要引起重视,传统产业一定不能标签化,也不能简单说退出和淘汰,而是应进行技术改造,用工业化思维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尤其是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改造。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卡脖子”领域应实现国产替代和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优势领域应巩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绿色发电等领域赋能。未来人工智能将在防范好风险的前提下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以及增加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抓手,后续可能会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和布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表示,当今世界各国对于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我们要巩固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确保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抵御或迅速恢复。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短期应对挑战的抓手,也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这次会议更加强调发挥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协同效应。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产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政策着力点,推动形成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协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局面,不断提高产业链的自主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经营主体构成产业发展的中坚。会议指出,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只有企业强了,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产业才能更强。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作用。民营企业家也要适应高质量发展,敢于创新,大胆发展。
讨论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两步走”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必须要通过政策组合拳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转折点,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有挑战和冲击,也有赢得改革红利的机遇,要顺势而为、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