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24-10-14 来源:凤凰秀+收藏本文
节后第一天,A股和H股都上演了史诗级行情,令人心动魄,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表现高度关注。10月8日开盘后仅20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然而,狂欢并未持续太久。国庆假期大涨的港股市场同日出现跳水,恒生指数一度跌10%,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14%。发改委宣佈五方面重点增量政策,有信心会达到全年5%左右的经济目标,振奋市场。中国经济第四季度如何发展?此轮股市行情是反弹还是反转?大起大落之下,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部署?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凤凰卫视邀请,在中国太平凤凰全球连线栏目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访谈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Q1
A股节后首日强劲复苏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天(10月8日)的整体走势?
孙立坚:A股节后首日的强劲复苏,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节假日期间,投资者的情绪往往会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国庆期间外盘出现波动的背景下,节后A股市场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反而引发了买入潮,因此市场信心迅速恢复。
其次,政策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三大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举措:一是总量降准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二是支持房地产市场的五项政策,包括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三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大工具,直接扶持股票市场。这些对标和扶持强度前所未有,充分显示了决策层提振市场信心的坚定决心。
再者,经济数据的改善也是市场复苏的一个重要支撑。发改委今天10月8日提出将在10月底前提前下达“1000亿+1000亿”的中央投资计划,从这一表态来看,中央实现全年5%经济增速目标的决心非常坚定,这也是支撑牛市的重要基础。同时,随着市场预期的改善,后市看涨的群体效应也会吸引更多资金的流入,尤其是外资的入场,也会进一步助推股市的上涨。
10月8日的整体走势也非常亮眼,成交额激增突破了三万亿元,这表明市场高度活跃,投资者的参与度在不断提升。后续来看,如果市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增长,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利空消息,短期内上涨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不过,在市场快速上涨后,也需要警惕可能的回调风险,投资者还是要保持谨慎。
Q2
这波股市的行情也是许多中国股民期待已久的,但许多人仍在担忧这是市场的短暂反弹还是反转。不少分析认为A股迎来了牛市,对于这波上涨行情您有何看法?涨幅空间有多大?
孙立坚: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做出“反弹”还是“反转”的明确判断还是应该要谨慎,但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政策的重点逐渐转向通过资本市场释放财富效应,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下至关重要的未来预期管理的问题。随着市场回暖,投资者信心得到增强,这种积极情绪往往会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如果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例如GDP增长和企业盈利改善,改变了预期,投资者从捂紧钱袋转为积极消费,那么资本市场的堵点和痛点将逐渐化解,债务问题得到缓解,融资能力提高,这些都会使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牛市提供基本面支撑。但现在的内外环境下,同时要做好信心和经济增长的问题难度很大,这也是本次政策的推动方式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发达国家这些年的先提振信心的政策尝试效果也有好坏之分,即使好,也有时好时坏的特点。
这种通过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复苏的模式是发达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普遍采用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传统模式依赖于银行信贷,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再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这一模式的效果取决于银行的放贷意愿和企业的融资需求。然而,在经济下行或危机时期,银行贷款萎缩,导致资金无法有效流入市场和企业,进而制约了经济的复苏。不同于依赖银行信贷,在经济下行时银行贷款能力萎缩的情况下,通过资本市场渠道推动经济复苏的模式能够发挥资本市场的关键作用。如果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增强经济动能,可能会重蹈日本“消失的30年”的覆辙,陷入资产负债表缩表的问题。此次市场情绪的回暖不仅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信号,更重要的是,政府力图通过精准的政策工具扶持资本市场,展现出坚定的决心,进而强有力地影响了市场信心的回暖,为结构性的改革开放和基本面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毋庸置疑的,今天的政策环境也为股市提供了动力。政府通过降息、降准和发改委的“两个一千亿”资金支持,旨在实现第四季度5.0%的经济增长,这些举措为股市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和资产配置空间。如果市场监管环境变得更加友好,也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机构投资者的入场将进一步推高市场估值;同时,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提高,外资流入的增加也将刺激市场上行。
至于这一轮行情的涨幅,从技术面来看,如果指数突破重要阻力位,可能会吸引更多短期资金入场,进一步推高股价。同时,当前的估值水平如果相较于历史平均水平仍有上升空间,涨幅空间则可能较大。然而,快速上涨之后,市场可能会面临短期回调的风险,特别是在政策推动的行情中,投资者应保持警惕。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如通胀和利率变动,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当然,在当下这样一个先通过政策发力推动资金,由资金入场打造行情的牛市格局中,市场在快速上涨后可能会面临跳水的风险,可能会出现短期的回调,投资者需谨慎应对,在基本面之后反应的行情当中,风险的意识还是要提高。此外,宏观经济的变化也是一大风险因素,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动荡,如通胀、利率变动等,可能也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Q3
中国A股市场素来有“短牛长熊”之称。此次政府明确表示将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也吸引了大量虎视眈眈的外资的关注。我们看到这几天外国的媒体都在谈论中国的资本市场,都想来参与到这波红利当中。然而,普通中国股民对此存在担忧,害怕外资大量涌入后“割韭菜”,最终导致中国的散户亏损。您如何看待外资的心态?对中国投资者有何建议?
孙立坚:中国资本市场还在不断成长和完善过程中,因此我们保持这样的风险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国家,尽管资金更多集中在机构,而非家庭部门,其资金密集型的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也展现出鲜明的优势。因此,全球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无论是出于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价值投资带来的商机,还是在这一波资金进场的行情中寻求短期的获利空间,我们都要谨慎地看待外资在这波行情中会在市场中走多远、待多久。并且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外资的风控能力通常更强,他们的资金流动可能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一旦外资出现资金的逆流调整,可能导致指数估值下调,进而引发散户和部分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出现踩踏现象。
总体来说,问题中提到的这种风险确实存在。不过,正如之前提到的,中国这次通过政策支持和需求拉动,带动供给侧结构性转型,政策的连贯性和力度为市场提供了强大支撑,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先做结构性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供过于求”或市场消化不良的情况,导致经济中的一些“堵点”和“痛点”难以解决。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牛市行情仍有较大空间。
Q4
国家发改委也宣布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涉及五个方面,您如何解读这些政策?未来还会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
孙立坚:这一揽子政策释放了一个信号,表明未来政策工具将重点聚焦于总需求回暖,同时也会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合总需求回暖的结构性改革举措,旨在解决市场中的堵点和痛点。后续出台的这些政策扶持的方式、强度,以及市场资金循环的能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股市、楼市和整体经济是否能够真正走出长期低迷,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周期,也即出现股市回暖先带动经济复苏,然后经济环境向好助力楼市摆脱债务压力最终进入回暖的阶段性特征。
虽然政策的五个方面更多地展示了未来政策的发力点,但市场更为关注的是这些增量政策中具体可量化的内容以及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政府提出五大一揽子政策可归纳为:第一,在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方面,增量政策强调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同时进一步增强政策的一致性。第二,在扩大内需方面,首先要通过加大力度支持特定群体,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以此增加家庭端的需求;同时也要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推动投资端需求的扩张。第三,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方面,政府将规范涉企的执法和监管行为,同时提前明确阶段性政策后续安排,加强要素配置保障。第四,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方面,增量政策会采取系统性的综合措施,对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并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从而加快探索房地产的发展新模式。第五,在提振资本市场方面,政府也强调了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总体而言,未来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最关键的是刺激政策的及时性、传导性和一致性,确保市场信心能够转化为实际业绩,再通过业绩推动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的开放,最终形成市场活力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时刻警惕过度依赖资金支撑形成的“牛市”随时可能会因为估值调整或信心回落而带来市场波动的风险。
Q5
如何评估此次增量新政对市场的后续影响?
孙立坚: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分析这次政策的影响。首先,政策的出台往往会提升市场情绪,增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带动资金流入股市。因此,短期来看,政策发布后市场可能会有所反弹,尤其是政策相关的板块可能表现得更为积极。
其次,不同的政策会首先对特定的相关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基建投资的政策会直接利好建材、工程等行业,而科技创新的政策则更有利于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长期来看,随着制造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这些相关行业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资金的流动性也会有所增加。如果政策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放松,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会更加充足,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而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可能会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市场,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经济增长预期的提升也是政策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如果这些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将会促进经济增长,提升GDP的增长预期,从而为股市提供进一步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因为政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而得到提升,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
然而,政策效果的真正发挥还取决于其具体的落地措施和执行力度。如果执行不力,可能会影响市场信心。此外,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谨慎评估。因此,虽然政策出台可能带来短期的股市快速上涨,但随后可能也会面临回调风险,市场的长期趋势还需观察政策的持续性、一致性和当下提升信心的效果。所以,投资者在面对短期“资金市”可能带来的调整问题时,仍需保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