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22 来源:IP SHANGHAI+收藏本文
海报设计:赫濛
50年前的上海人怎么过520?
等等,那时候有520吗?
Anyway,这并不妨碍我们讲述今天的主题——
前网络时代的上海人,如何表达“520”。
我们从浩瀚的民间通信中,找出了几封代表着上个世纪后半叶各个年代的“上海老情书”,带您看看这座城市的爱情基因,那是裹挟着时代潮流的城市记忆,也是炙热且深刻、奔放又时尚的个体爱情。
以下内容据真实信件汇编,略有删改,人物均为化名。特别鸣谢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的整理、收藏、分享。
1950s
“同志!我有一颗火热的心”
情书背景
这是1950年代的爱情通信,信中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图景:看的电影是《少年游击队》,周末还会去听婚姻法讲座。
1960s
“希望你永远帮助我”
情书背景
1960年代,丈夫昌明远去北京工作。妻子秋雅寄出的信件中,除表达思念之外,也倾诉了自己工作中的烦恼。
1970s
“我多么希望你能成为奥斯瓦尔多式的人”
情书背景
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段跨越十余年的苦恋。这些通信出自一对受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滋养的文学青年,信中大篇幅的书摘体现了那个年代如饥似渴的阅读状态,其中引用车尔尼雪夫斯的名言,今天听来仍叫人心潮澎湃。
1980s
“来信吧,亲人,信是我生死攸关的大事”
情书背景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青年的情书通信,浪漫炙热。
1990s
“一别近三年,在我看来已似分别三十年了”
情书背景
20世纪90年代,书信的年代逐渐远去,从《一封家书》里的“此致那个敬礼”慢慢转变成《打个电话》中的“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电话的时代来了。
但是,当时的跨国通信可不支持“有事没事打个电话”。我们收录的信件当中,有一组那个年代的国际信件:
王兵在澳洲工作,他的妻子女儿则在上海生活。国际长途很贵,打一次就要花掉他一周的生活费,他在信中提议“我们就每月只通一次电话,但保证每月书信至少写两封信。”王兵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一封封信件中却藏着他朴素却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