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昭 施欣怡 发布时间:2024-10-19 来源: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2024年10月7-8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中欧学术交流基金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共同主办的“全球秩序变革与中欧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德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主任塔尼娅·博泽尔(Tanja Börzel)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在研讨会前会见了德方学者,并就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交流。
会议的首个论坛——“中国、欧盟与全球秩序”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教授主持。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高级教授托马斯·里塞(Thomas Risse)以“中国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题,讨论当前的国际秩序面临着民粹主义和相互依赖武器化等多重威胁,中国可以在促进多边主义合作和维护国际局势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姜锋研究员围绕“观念”这一核心概念,分析中国和欧洲对彼此的认知及其影响。他强调政治、文化和历史在中国决策中的深层作用,并指出中欧存在认知错位的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中心主任崔洪建教授认为欧盟成员国是“不情愿的竞争者”,尽管地缘政治议题在中欧关系中的影响有所提升,但欧洲国家并不愿直接同中国对抗。他认为当前国际秩序正处于动荡变革期,中欧需要就国际秩序的未来变革努力达成新的共识。
德国东欧和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朱莉娅·朗贝因(Julia Langbein)教授关注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作用。她通过融资渠道、政策目标、项目结构和参与主体等方面的详实数据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与既有的国际发展合作模式有较多的共通性,从而对“中国通过主导‘一带一路’倡议输出发展模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聚焦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战略议程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指出安全议题在欧盟议程中的地位上升,欧盟愈发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虽然俄乌冲突、“去风险”等是中欧关系面临的现实挑战,但中欧双边合作依然存在广泛机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金玲研究员关注欧盟战略自主与多边主义的未来。她指出欧盟一贯将新兴大国视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但欧盟选择的“战略自主”道路本身也会对国际秩序构成潜在挑战。她提出“战略自主”是否是欧盟转向强权政治的体现,是否不利于全球多边主义合作等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研究员以“中国外交战略:和平地缘政治路径”为题,指出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一方面专注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且无意卷入全球冲突。
论坛(二)——“中欧双边关系”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郑宇教授主持。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卓越研究计划SCRIPTS主任塔尼娅·博泽尔(Tanja Börzel)教授比较了欧盟和中国的发展援助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欧盟的睦邻政策。她认为双方都致力于维护和完善现行国际秩序,且中欧之间合作仍是主流。
华东师范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教授关注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她指出欧盟将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正常合作视为挑战,欧盟在俄乌冲突后对华政策的竞争性增强,包括国际层面与美国等盟友加强合作、区域层面强化印太战略、双边层面鼓吹经济安全和竞争等特点。
同济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黎磊教授分析了欧洲议会选举后中东欧国家的政治话语权变动。她指出中东欧国家的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分歧,极右翼政党力量增强或会巩固欧盟对华“去风险”政策,并认为中欧在绿色领域的合作或面临考验。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研究院吉尼亚·科斯特卡(Genia Kostka)教授对比了中国和欧盟同“全球南方”的合作现状,并指出中国在合作中强调经济发展、提倡互相尊重、关注合作国家的现实需要,从而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好感与支持。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实践可以为欧盟提供有益经验。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关注中国和欧盟对“中间走廊”地带的政策变化。他对比了欧盟从1993年开始实施的“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项目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现欧盟在俄乌冲突后重新重视“中间走廊”的地缘经济价值。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亚宁青年副研究员聚焦地缘政治回归背景下欧盟对华为5G问题的政策发展,指出外部因素在塑造欧洲一体化动能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论坛(三)——“中国、欧盟与全球经济治理”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亚宁青年副研究员主持。
德国赫尔梯学院科研与教务院长马克·哈勒伯格(Mark Hallerberg)教授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和欧洲”为题,讨论比较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异同,指出欧洲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副理事长徐明棋研究员关注中国在维护全球经济秩序与繁荣中的作用。他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一种补充,强调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西方学者可以从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经济秩序改革层面更好地理解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关注“时代转折”中的中欧经贸关系。他分析了欧盟在经济安全战略背景下对华的所谓“去风险政策”,认为当前中欧经济关系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未来竞争因素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不应被夸大,绿色、数字和第三方合作方面依然存在广泛的合作机遇。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副研究员讨论了全球经济体系转型与中欧关系重塑。他指出当前自由主义经济秩序面临着新兴国家经济地位提升和政治地位不匹配,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概念体系存在内在缺陷的两大挑战,中欧双方需要重视建立政治互信以共同应对挑战。
复旦发展研究院姚旭青年副研究员比较了欧盟和中国的数字治理路径,并分析了欧盟数字监管方面的“布鲁塞尔效应”,介绍了中国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立法进展,指出自由贸易区为跨境数据流动注入了灵活性。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方炯升副研究员以欧盟的竞争力战略为核心分析冯德莱恩委员会的竞争力报告,并指出提升数字生产力、推进联合脱碳措施、减少相互依赖是欧盟提升竞争力的三大支柱措施,认为竞争或成为未来中欧关系的主题之一。
研讨会最后,苏长和教授与塔尼娅·博泽尔教授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成果,强调中欧在维护全球秩序方面依然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气氛友好,对话深入坦诚,见解丰富深刻,并一致同意在今后继续以各种形式加强双边学术合作,推动中欧学者间的对话与交流。
供稿|杨昭 施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