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形态与场景: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

作者:张志安 吕伟松 发布时间:2023-10-07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图片

*本篇论文原载于《青年探索》2023年05期,如需获取全文请参阅刊发杂志。




作者 |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 吕伟松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青年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立足当下数字文化流行、中西文化碰撞、多元社会思潮交织的现实境遇,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为增进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提供有效路径。以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中华建筑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义的直接载体,也是面向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传播的生动要素。为此,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要积极挖掘和呈现传播符号建构中的人性叙事,运用数字化、交互化、商品化等融合传播形态,在内容接触场景、商品消费场景、仪式参与场景,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智能媒介所带来的文化感知。同时,也鼓励青年在接触中反馈、在参与中消费、在体验中创造,促进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情感共鸣、知识获取和文化认同。



导语



2023 年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现代性文明,具有着丰富的科学性内涵。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符号的外在表征来看,“中华民族”和“现代文明”构成其叙事整体。相较于“中华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表征则更加凸显“民族”主体特性在建设现代文明叙事中的话语指涉。而“中华民族”话语叙事的逻辑起点则是建立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实践历程,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基础上折射出蕴含着“人民至上”“包容和合”的价值叙事。历史文化传统是建设现代性文明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性根基。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要挖掘其固有潜力”,在继承与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面向青年群体讲好中华文明的生动故事、传播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增进中华文明的青年认同。青年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立足当下数字文化流行、中西文化碰撞、多元社会思潮交织的现实境遇,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为增进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提供有效路径。“浸润式传播”(Immersive Communication)不仅能够超越传统“灌输教育式”的叙事框架,在技术逻辑和传播方式上打破时空场域的边界限制,让受众获取“身临其境”的叙事体验,同时更加注重实现对受众心灵与身体“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价值传播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面向青年群体的浸润式传播,既可增进青年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认同,又可强化青年群体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高度依赖社交媒体,作为平台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其日常生活深度嵌入数字化网络平台,呈现出典型的“生活在媒介”特征,他们更加乐意接受形式生动、内容可感、轻松娱乐、沉浸交互的数字产品。因此,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要更加注重浸润式传播方式的运用。本文尝试对近年来受到青年群体欢迎的中华文化传播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以“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和“中华建筑”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符号人性叙事的特征,继而提出综合运用传播符号构建、传播形式融合和多元传播场景等方式,探索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实践。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共同构成青年群体政治认同的关键维度,而文化自信又以其出生的民族、生长的土地、生活的场域等因素的相对不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巩固和强化青年群体天然的、内在的、深刻的政治认同。从这个角度看,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具有更强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传播符号构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的人性叙事


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化表达,符号在实现信息传播、价值传递和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构筑共同的叙事体验和认知理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所强调:“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都依赖这些条件”。符号是联系受众交往沟通的基础中介,并依托语言、图像或是文化等元素的具象化叙事表征,进而实现意义传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也贡献出诗词、典籍、服饰、建筑等形式多元的文化符号载体。这些符号载体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核心价值,也是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底气的重要组成。


各类中华文化符号虽然具有历史传承绵延不断的经典性,但由于年代久远、审美形式传统,要真正进入数字社会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被他们高频接触和广为接受并不容易。纵观近年来流行的中华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挖掘传统文化作品背后创作者的主体视角和时代背景、增强当代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强化作品魅力基础上的人性魅力和人性视角,是比较有效的传播符号建构策略。这种人性叙事策略被运用于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中华建筑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传播中。


(一)中华诗词符号中的人性叙事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以唐诗宋词为典范的“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发展而积淀下的文化经典,以情感表达和记忆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形象。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叙事中的重要文化符号载体,以语言外在表征进行意象传达,进而激发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满足了受众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追求。青年群体以亲身体验持续感知中华诗词内嵌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中的人性叙事感染力,可获得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符号的浸润式体验。


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自2023 年暑期档上映以来票房不断攀升,反映了李白等诗人多舛的人物命运和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将进酒·君不见》《行路难三首·其一》《登鹤雀楼》《别董大》《燕歌行》……《长安三万里》中的四十余首经典诗词伴随李白、高适为代表盛唐“顶流”诗人群像的剧情发展而生动演绎。这些中华诗词借助人物故事与时空场域,让青年群体在观赏影片的同时,进入到大唐长安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场景,感悟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以及无奈于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命运波折。比如,当观众看到影片中所引用的经典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创作场景和人物经历,体会到李白的释然和对生活永葆纯真的人生态度。而这首诗词符号又向青年群体折射出了“自由豪迈”和对待生活“不屈不挠”的人性叙事。


图片

图源:网络


此外,抖音短视频创作者“意公子”以苏东坡为其叙事对象,依托短视频数字平台讲好东坡故事,辐射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这种人性叙事也是面向青年群体浸润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典型范例。例如,她引用苏轼诗词“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演绎解读苏轼旷达心态的人性叙事;解读“苏东坡”诗词作品的背后也是向青年群体传递“即便种种磨难也绝不低头”乐观豁达的文化精神。


图片

图源:网络


可见,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搭载中华诗词符号文本,以电影情节、镜头叙事、视频形态、个性解读等方式呈现在荧幕大屏或手机小屏中,不仅更容易以浸润式传播方式将青年群体带回 “意像境界”,而且也有利于唤醒青年群体对中华文明的“血脉觉醒”,进而促进青年群体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体验和情感共鸣。


(二)中华典籍符号中的人性叙事


中华优秀文化符号内涵意蕴为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叙事意义提供了内在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典籍作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形式,是中华文化永葆青春的源头活水,也是滋养中华儿女精神世界的重要养分,还是诠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表征和介质载体。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创设“历史 + 现实”的时空互动场域,以故事演绎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具有典型代表的经典古籍,并依托通俗易懂的言说表达和舞台展演打造浸润式受众体验,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典籍与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体验、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相连接,进而引发青年群体关于中华文化的深度思考,在与典籍符号互动的叙事体验中强化受众的认知共鸣。一方面,以中华典籍为浸润式传播叙事脉络,串联起青年群体对于中华文化的体验认知。自《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尚书》《开工天物》《史记》《本草纲木》《论语》《道德经》等闻名中外的中华典籍依次展演,打破了中华典籍跨时空叙事的电视传播窠臼,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通俗方式呈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典籍,使得典籍里的文字能够融合于视听媒介,呈现在青年群体面前,实现原始文本的吟诵再现。另一方面,《典籍里的中国》以数字技术“活化”中华典籍,以典籍创作者和主持人撒贝宁对话的方式,增强了中华典籍人性叙事的亲和力和真实性,让当代青年群体能够以浸润式的体验感增进与典籍所内蕴的思想智慧心灵相通。在第一季收官之作中,《典籍里的中国》综合“影视+ 表演 + 访谈”等创新性叙事手段,以音乐舞台剧的形式动态演绎了中华典籍《传习录》,利用互动仪式增强文化认同的叙事手段向青年群体解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思想真谛。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典籍里的中国》以数字化手段“活”化典籍文化符号,青年群体在参与音乐舞台剧表演体验的同时与典籍符号产生情感和意义互动,进而强化青年群体的知识体验和共鸣。


图片

图源:网络


(三)中华服饰符号中的人性叙事


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汉服作为古代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一直延续至今且受到欢迎。汉服不仅是中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服饰符号象征载体,同时也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近年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符号,汉服在青年群体中实现了“破圈式”流行,成为激发青年群体了解、热爱和认同传统文化的重要动因,且与诗词、典籍等传播形式不同的是,汉服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更容易在消费、文旅等高频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实现浸润式传播。


青年热衷“汉服热”的背后,凸显了中华汉服文化符号的审美吸引力和感召力,更体现了当代青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的喜爱和认同。“汉服之盛,盛在洛阳”。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为汉服的发展、传承和流行提供了基础;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服饰符号载体,与洛阳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有机相融。为此,洛阳还专门举办了大量与汉服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数字化汉服展演《寻迹洛神赋》、“神都奇幻志”汉服剧本杀、洛邑古城非遗传承馆汉服制造展以及“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沉浸式汉服展演等,以期借助汉服符号载体促进青年群体的叙事共鸣。


图片

图源:网络


洛阳九州池举办的“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沉浸式汉服展演活动,就集汉服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身体体验于一体,实现面向青年的浸润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期间,身穿汉服的演员利用实景演绎的呈现方式,再现了《捣练图》经典情景图画,从女性劳作的形象描绘让受众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人文风情;而受众也从传统单向度的汉服视听节目观赏,转向身穿汉服参与互动的沉浸体验中。实际上,汉服从“小众穿搭”到“大众流行”出圈打卡传播的背后,反映出汉服在青年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意识到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载体的象征意蕴。这样一来,“汉服热”不仅是青年群体对汉服文化的主动消费和积极选择,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身份的兴趣增量和认同强化。


(四)中华建筑符号中的人性叙事


“建筑可阅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同时期的建筑既反映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更在与历史事件、名人的相遇中承载大量文化意义。中华建筑符号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精髓的物化形式和介质载体,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知识传播技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文物载体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智慧宝藏。


重庆大足石刻作为中国著名的石刻艺术遗产,开创了世界石窟造像史上的“大足石刻时代”,大足石刻以石窟建筑图像化手段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尤其是对儒家孝道文化创新性的叙事解读。“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足石刻中《父母恩重经变相》以连环画的石刻建筑图像构成,诠释了父母养育子女成长的艰辛过程,生动再现了古代家庭人伦关系。此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和赋能也实现了大足石刻石窟建筑的立体化复原。重庆市大足区《天下大足》创设了智慧体验新空间项目,采用数字化人物复原技术向受众讲述大足石刻的开窟造影史,揭示出一段当代青年颇有兴趣的“人”的故事:昌州刺史韦君靖割据东川,在大足储兵囤粮,以“节度使”的名义当起一方霸主,他受佛法感染,试图赎罪,便在龙岗山的石壁上开凿多闻天王……大足石刻开凿的故事,拉近石窟建筑图像与受众间的距离,通过视听传递和图像感知强化受众参与感,进而让观众在欣赏大足石刻石窟建筑图像的同时,体验到大足石刻石窟建筑背后的人性叙事。可见,作为一种凝固在岩石画壁上的建筑文明,大足石刻每一处画像建筑不仅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其符号资源的影像再现和人性叙事增强了青年群体对建筑历史和文化的体验和学习兴趣

  

融合传播形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的表达形态

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和建筑等为代表的文化符号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介质载体,存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智慧和深刻记忆。这些中华文化符号讲述着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性叙事,是面向青年群体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传播的关键要素。除符号建构中的人文叙事之外,还要综合应用符号数字化、交互化和商品化等传播形式,“活化”中华文化符号的表达形态,让其富含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性叙事得以有效提炼并且跨越时空场域限制,实现更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浸润式传播。


(一)浸润式传播的数字化表达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播逐渐形成“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深度融合,多种传播机制叠加与联动的新型数字传播”,为中华文化符号载体与数字科技融合提供新手段。中华文化的符号表征与数字化媒介技术的融合共促,经过数字技术的融合叙事和影像再现,可实现符号意义的价值意蕴彰显。数字化技术在实现中华文化符号跨越时空异域传播的同时,也能实现符号传播创新中的叙事表达,将中华文化符号表征中的人性叙事内容融入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媒介形态中,以增强青年群体的参与体验、增进其情感共鸣。


数字化赋能中华文化符号的表达形态创新,主要注重“在场叙事”体验的营造。所谓“在场叙事”体验,是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与媒介传播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符号与受众载体在实体场域下的情感联系,使得中华文化符号叙事更显沉浸感和吸引力,进而赋予中华文化符号表征 “原生状态”数字化传播意义,建构中华文化符号传播主体与青年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叙事意识。比如,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展演”以创新传播媒介、重构传播场域等手段,让封存在记忆中的 “紫禁城”建筑“活”起来,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符号的“在场叙事”实践,展现了中华建筑符号里内蕴的文化智慧、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表达,主要包括两方面策略:一方面,运用数字化展现,结合受众对“物”的人性需求以及“紫禁城”中华建筑文化符号作为数字化线上展演叙事特点,满足青年群体足不出户“在场观展”的具身体验。2022 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翩翩新燕来”数字文化发布会,并推出《紫禁城 365》APP,方便受众在线欣赏故宫馆藏的珍贵文物。这款 APP 集“美图、知识、答题、故事”等四种线上体验模式,贴合当下青年群体碎片化阅读习惯。青年网民在线上客户端了解故宫历史文化背景,以全景沉浸式手段欣赏故宫文化,领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虚实融合技术,对故宫进行场域复原,以浸润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激活受众对于故宫建筑符号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享。此外,还在利用数字技能“活化”中华文物符号实现影像再现的同时,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传播手段,让受众挥动手指就可以领略文物“莲花绽放”,如故宫博物院运用数字科技,以裸眼 3D 技术将故宫文物“粉彩鹭莲盘”进行三维立体视觉图像化呈现,打破了原有中华文物展现的时空场域限制,进而以具象化、沉浸式的叙事体验产生文化共鸣。由此可见,将数字技术赋能中华文化符号的叙事传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和创新介质载体,以浸润式叙事传播体验,可有效促进青年群体更生动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图片

图源:网络


(二)浸润式传播的交互化体验


数字媒体在赋能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过程中,可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更强的交互体验,促进中华文化叙事与青年接触需求之间的融合。媒介符号与青年群体间的交互体验有助于激发受众参与兴趣,能够在其构建的时空场域中激发他们的文化感知和互动分享,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知识认知和价值判断,进而让文化符号互动参与深入人心,持续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


在传统符号传播研究的过程中,作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价值理念如何连接时空场域并实现与青年群体的有效传播一直以来都面临不少困难,其原因之一在于文化价值传播流通中的“身体缺席”。而基于媒介符号与青年参与的交互体验则打破了这一传播困境,使得“沉默抽象”的价值理念实现“把事物本身,把事物沉默的本质引向表达。


敦煌莫高窟以其多元丰富的壁画、浮雕和彩塑闻名于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融合的艺术瑰宝,也是彰显中华文化价值意蕴的文化符号。为更好提升受众的互动体验,敦煌莫高窟推出“飞天”专题实践,该项目基于敦煌海量数字资源,利用虚实结合的数字技术,在莫高窟内打造虚拟孪生世界。受众观看数字影像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浏览敦煌壁画,同时还能够“打卡”九色鹿、3D 大佛等虚拟图像,实现与敦煌莫高窟文化符号的“互动接触”。另外,敦煌莫高窟还创设了洞窑沉浸式体验舞台剧《乐动敦煌》,融合媒介技术与舞蹈团队对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浮雕进行具象化演绎,依托《观灯踏歌》《随嫁》《盛世华章》等沉浸式舞台剧“通过切身化的人物行动展现出来,叙事空间通过人物切身化的行为获得生命力”,进而让壁画中的“乐舞盛景”得以生动再现。这样一来,文化叙事的“身体”通过现实场域实现对敦煌莫高窟文化符号的排列组合,使得受众在“观看”舞台场景的同时体验到“身体在场”,进而领会文化符号叙事表达所内嵌的价值观念。


图片

图源:新华社


这种符号叙事的“在场”表达,实际上也是把敦煌莫高窟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引向“可感知”“可体验”“可触摸”的价值演绎,以超强的沉浸和交互体验有效唤醒潜在受众在观看数字化舞台剧表演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实际上,经由数字赋能、融合多种媒介叙事的表达形态,正在让敦煌莫高窟、重庆大足石刻等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营造与青年群体间的交互体验,让他们更加自然地与传统文化叙事进行互动,增进其对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浓厚兴趣和深层认同。


(三)浸润式传播的消费化文创


近年来,中华文化符号作为可供消费的现象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中华文化的外在符号表征正深层、普遍介入当下青年群体的消费叙事空间,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国潮文创热”。这类文化产品融合中华文化符号元素和现代时尚审美观念,将能够体现中华文化思想基因的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中,进而吸引一大批青年消费群体,满足了他们对本土文化审美、时尚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进而在文化符号日常消费行为下增进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国潮文创热”现象反映着青年群体全新的价值偏好。“人们消费什么和不消费什么,并不仅仅是对自己可支配货币拥有情况的反映,更反映了人们对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的认同行动”。国潮文创产品从“小众认同”到“大众认同”的商品化消费转变的背后,表达了青年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自信和认同。“商品不仅是物质上被生产的物品,而且是刻印了某种文化的东西”。青年群体对于某一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行为时,不仅会关注该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特性,也会关注该产品的社会属性和文化表征。而国潮文创产品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表征与数字科技、现代审美于一体,在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的同时也能够在青年群体中受到广泛欢迎。比如,北京冬奥文创吉祥物“冰墩墩”,把蕴含有“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符号投射在国潮文创产品之中,以生动“人民性”叙事传递“团结友好,热情好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文创热卖。再如,成都大运会吉祥物文创产品“蓉宝”也凭借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大熊猫”为其具象化呈现载体,展示了极具亲和力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成都大运会文创产品的“顶流”。事实上,这些国潮文创产品大热、成为“顶流”的背后,充分体现出当代青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图片

图源:网络


多元传播场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的实践途径

“场景”涉及消费、体验、情绪、价值等集合概念,已经成为文化意涵或是空间体验外化符号形式实现意义传递的重要途径,并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媒介信息化传播时代,场景是连接受众感情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青年群体利用内容接触场景、商品消费场景以及仪式参与场景等多元化传播场景,可感受具身互动的“在场化”体验,在内容与形式匹配、符号与意义相融、接触与认同交织的过程中,增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的实际效果。


(一)内容接触场景


场景还原是目前对青年群体开展知识内容传递最普遍的叙事手段之一通过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植入媒介场景中,再用符合时代语境的图像映射、空间设计和色彩呈现进而综合演绎文化的在场表达,可实现受众场景体验“在场化”。这种知识内嵌于媒介场景中的传播叙事表达,不仅在感官意识和时空场域中有效延伸了受众的文化体验,也能够让媒介场景中所蕴含的价值精髓与当下受众实现融合互动、情感共鸣。


比如影片《长安三万里》以东方美学为其视觉图像叙事,以数字技术手段有效提取并运用“服饰”“诗词”等蕴含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复刻了 1300 年前的长安古城,展现了唐朝风土人情和时代特色。一方面,媒介场景利用科技赋能打造虚拟舞台,影片在场域“还原”中营造出中华文化氛围的沉浸体验感。在深入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也对其中的场景布局和舞台效果进行非常考究的设计。例如,影片精细还原了盛唐时期繁华热闹的长安城景象,“夜市千灯照碧云”的扬州盛景,以及文人墨客争相题诗“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影片中每一处的历史遗迹和宏伟建筑布局都采用视觉媒介手段,使数字技术媒介场景对接并“活化”文化场景,以此呈现出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性的观赏效果,让受众身临其境地置身于长安城。


另一方面,影片以现实审美理念融入唐诗宋词、传统器物等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非遗文化符号,实现媒介场景与受众观赏间的互动体验。影片中,李白在舞者演绎柘枝舞时予以击鼓伴奏并赋诗“垂罗舞縠扬哀音”的经典场面,也可视作媒介场景浸润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典范。正所谓“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在这一幕场景叙事中,故事讲述者和观众仿佛共同领略着舞者的曼妙舞姿和华丽妆容。文化符号的叙事“在场”,实现了舞蹈、音乐、服饰、诗词等不同文化符号间的交织呈现,让受众在欣赏穿越千年历史“柘枝舞”的同时,产生“中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包容文化认同感”的情感认知。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文化叙事接触场景,场景演绎背后的人性叙事与文化符号彰显的文化意蕴,可有效激发受众的在场体验,进而增强受众的文化自信。


(二)商品消费场景


青年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商品客体、文化浸润三者共同构成了实现文化价值观念浸润式传播的“意义场域”,而且这种“意义不停地流转着,从文化世界到物品世界,再到消费者,实现消费者价值与意义层面的自我认同”。简言之,就是当消费主体产生消费行为这一举动时,实际上也映射着主体对于商品本身的认可,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标识或是意义建构在消费主体完成消费化行为这一瞬间实现其价值认同的“闭环”。


当下,多数青年对于“娱乐消遣式”的文化消费表现出明显青睐,消费样态也表现出“更加注重快乐体验和主观的幸福感、获得感、效能感”。国潮文创和文旅手办等商品凭借其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符号的现代性表达,顺应当下青年群体的审美趋向和消费样态,进而生成含有特定价值理念和意义彰显的文化消费产品。他们通过观赏、参与、体验和互动等方式“消费”这些承载中华文化符号商品的同时,获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比如,故宫文创产品以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故宫”建筑符号为其灵感来源,在结合现代审美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推出系列文创商品,从“故宫国风胶带”“朝珠耳机”“脊兽钥匙扣”再到“紫禁太平有象书签”“五把紫砂壶”“故宫猫”等,这些融合中华文化、时尚艺术与趣味实用的文创产品,不仅是青年群体日常生活消费的时尚潮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传递的叙事载体。


图片

图源:网络


“文化的符号价值刺激消费”,当青年群体的消费导向被内嵌文化价值的国潮文创商品“锁定”后,他们会为此产生情感和文化认同,继而持续的“为爱买单”。反之,在收获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和喜悦感的基础上,青年群体又会在回归理性后获得对商品背后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社会认同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生产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消费了什么。”故宫文创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是因其镌刻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名片,更是因为其承载着对中华民族文化意蕴的传衍。可以说,这些国潮文创产品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叙事在新时代的精神传承与叙事体现,受众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收获认同价值,通过身份认同实现对于意义的感知”。


(三)仪式参与场景


中华文化符号是实现仪式参与媒介传播场景的重要表征,“仪式传播的空间形态以及符号表征的存在方式、空间与主体的互动和参与,都体现了这种仪式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仪式参与媒介传播综合了场域建构、视听欣赏等多元叙事,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重视青年群体的“身体在场”,这种仪式参与内嵌的文化特性和情景互动对于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互动参与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而这种互动参与又携带场域实践和文化记忆的叙事特点。比如,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国丝汉服节”,在给受众带来汉服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利用“汉服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载体,以仪式参与媒介场景的叙事演绎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汉服节”符号仪式场景中,既包括线下“身穿汉服”身体体验叙事的文旅体验者,也包括在网络社交平台围绕“汉服节”参与话题互动讨论的网络参与者。线下仪式参与的青年群体身穿多样化汉服服饰走在街头,“一步一行”“一颦一笑”间生动演绎了从唐宋时期到晚明时期的文化叙事。另外,线下仪式参与的青年群体又会将这些文化叙事以图画、视频等媒介手段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使得线上青年群体仪式参与的跨媒介叙事得以再次重构。这种线上线下的仪式参与场景以“身体力行”的叙事方式,构建着有关汉服符号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集体记忆,毕竟“有关过去的意向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操演来传达和维持”。再如,深圳文艺原创《咏春》舞台剧“在场”表演实现了“双非遗”元素与现代舞台剧目的媒介融合传播。舞台剧注重青年群体的情感连接和在场体验,将文化内核与沉浸式交互场景有效结合,既向受众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尚武崇德”的精神内核,同时也传递出“果敢、坚韧、奉献”的情感叙事,能够与青年群体产生情感共鸣,迎合当下社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的现实需求。


图片

图源:网络


仪式参与和互动媒介背后的象征意涵不仅是中华文化内在隐喻性的叙事表达,同时也会赋予其价值内涵的在场表达。当青年群体注意到仪式互动场景中的共同行为或思想表达时,他们也会主动以具身性和沉浸式的在场体验强化情感交流,进而在参与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内化认知和价值认同。



结语



以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和中华建筑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髓的介质载体。这些文化符号不仅存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智慧和深刻记忆,同时也内嵌着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性叙事,是面向青年群体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传播的关键要素。综上所述,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在实践中可充分把握这五个关键策略:


其一,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人性叙事要有不同侧重的建构策略。中华诗词的人性叙事,注重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其与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中华典籍的人性叙事,强调展现典籍创作者的精神追求,使其记录历史和珍藏文化的责任感与当代青年群体产生思想共鸣;汉服和中华建筑符号的人性叙事,更强调在文旅、消费等参与过程中强化沉浸体验基础上的文化内涵。


其二,运用融合介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要有逐层深入意识。数字化表达,注重的是对文化符号的生动再现;交互化体验,强调的是受众群体的在场体验;消费化文创,追求的是青年日常消费中的高频触达和认同增进。表达是基础,体验是过程,消费是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融合传播形式要根据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资源来因地制宜地运用,同时要有从再现到体验、从体验到消费、从消费到认同逐层深入的文化传播意识。


其三,浸润式传播的多元实践途径启发着丰富场景的开掘和开放思维的培育。大众媒体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和中华文化传播,主要侧重内容接触场景的营造和相关产品的生产,而社交媒体时代特别是数字社会的场景中,面向青年的商品消费场景、仪式参与场景更具有可参与、可触达、可深入的浸润传播效果。为此,要保持开放思维、创新意识,不断跟踪青年群体的媒介接触、生活消费和公共表达实践,在更多元场景的开掘和应用中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浸润式传播。


其四,运用数字科技赋能增强浸润式传播实践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空间以及大模型技术发展所构建的“虚实相融”数字化浪潮兴起,数字科技应用正加速浸润式传播走向虚实融合、数字联动的场域。从超越技术范式叙事角度来看,要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智能媒介为浸润式传播带来的文化感知和沉浸体验。例如,人工智能在历史文化场景建构中“感知即交互”的沉浸体验、元宇宙虚拟空间在文化场景中的实景研发、算法推荐和用户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大模型技术在文化交互体验中的人机共生应用等智能技术。其五,鼓励数字原住民在浸润式传播中发挥其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青年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生活惯习影响着他们对于知识获取、文化传承的认知和态度。为此,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叙事表达、文化认同和价值传递的重要作用,注重从体验、互动和参与等多维度,建立能够推动青年主动参与生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联性产品的政策机制。同时,也要鼓励青年在接触中反馈、在参与中消费、在体验中创造,继而凭借其特色彰显、魅力吸引的文化体验和创造活动,激发青年参与传统文化和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结合的“众包生产”。



版权声明




本篇论文原载于《青年探索》2023年05期,如需获取全文请参阅刊发杂志。

本文系复旦大学 2022—2023 年度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创新团队项目“数字劳动的发展困境及治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IDH3353068 )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个人转载不在版权限制之内)。如公开出版机构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刊发杂志及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引用格式



志安,吕伟松.符号、形态与场景:面向青年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式传播[J].青年探索,2023(05):5-15.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3.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