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 No.252 | 05.03-05.09

作者:梁迎 发布时间:2021-05-14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美贸易代表透露将与中方高层举行会谈

图片


本周三(5日)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 透露,她短时间内将与中国贸易代表会面,以评估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在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接近四周年的时候,美国新一届政府终于在这件事上走出了第一步


综合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戴琪周三于《金融时报》举行的网络研讨活动上表示,她重视美中贸易政策的连贯性,包括美中去年初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目前,她尚未和中国副总理刘鹤或其他高级官员接洽,但她期待在短期内和中国贸易代表正式联系,并评估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进展。


戴琪说:“我尊重美国政策的连续性,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政策,而且我非常期待与中国贸易代表正式接触,评估中国表现、听取中国意见,表达美国关切要点,并规划未来前进的道路。”戴琪强调,美国不会回避对中国强硬态度,但务必做到公平。


针对美对中关税是否取消或加税议题,戴琪表示,在很大程度上,这将取决于美国与中国的对话,以及我们对美中贸易和经济协议有效性的评估。


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戴琦最近表示,她期待近期有机会跟中方的贸易官员会面。中方对此有何回应?中美之间有没有就贸易官员会面的事情沟通?


汪文斌表示:“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具体问题,建议你向主管的部门了解。作为原则,我愿意重申,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空间。对于两国经贸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妥善加以解决。”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在世界经济处于恢复的阶段,再打贸易战已经不符合各方的利益。而中国的产业链实力在疫情当中得到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想短期之内与中国脱钩亦属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现实可能越来越清晰。


闻来源:BBC,新华社,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图片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原因是当地最大燃油管道运营商遭网络攻击下线。


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美国殖民管道(Colonial Pipeline)在当地时间周五(5月7日)因受到勒索软件攻击,被迫关闭其美国东部沿海各州供油的关键燃油网络。遭到攻击的美国殖民管道(Colonial Pipeline)公司每天输送250万桶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油和和其他精炼产品,其运送量占美国东海岸供应量的45%。


专家称,燃油价格可能会在10日上涨2-3%,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更长时间,将会带来比目前严重得多的影响。独立石油市场分析师夏尔马(Gaurav Sharma)向BBC表示,目前还有许多燃油滞留在得克萨斯州的炼油厂。“如果他们在周二之前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将面临大麻烦,”夏尔马说。“最先受影响的地区将是亚特兰大(Atlanta)和田纳西(Tennessee),之后多米诺效应将延伸至纽约。


已有多个消息源确认,进行此次勒索软件攻击的网络犯罪团伙名叫“黑暗面”(DarkSide)。他们于5月6日渗透进入殖民管道的网络,取走了近100GB的数据并提出赎金要求。获取这些数据后,这些黑客将数据锁定在一些电脑及服务器上,要求在周五得到赎金。如果没有收到赎金,他们威胁将会把这些数据泄漏到互联网上。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美联社,BBC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国宣布放弃新冠疫苗专利

图片

拜登政府当地时间5月5日发表一项决定,表示美国支持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5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了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


匹兹堡国民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师比尔·亚当斯撰文称:“纾困措施让美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继续花钱,但对高接触风险行业实施限制使消费对象由本土服务变为商品,而很多商品是进口的。”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要求采取特殊措施。美国政府坚决相信知识产权保护,但为结束疫情,支持放弃对新冠疫苗的那些知识产权保护”。


此前,美国制药商曾就此事进行了激烈的内部辩论和大力反击。戴琪表示,政府此举是为了尽快普及安全有效的疫苗,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她同时表示,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强与私营部门和所有可能伙伴的合作,扩大疫苗的制造和分销,以及努力增加生产这些疫苗所需的原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美国的决定是“抗击新冠病毒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美国在结束疫情斗争中的“道德领导”。(moral leadership)


在拜登政府宣布新举措之际,数十个中低收入国家的新冠感染率、死亡人数飙升,疫苗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其中,印度是目前的全球疫情中心。过去一周,该国平均每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约38万例,单日死亡人数超3500人。尽管如此,专家们仍认为,实际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几个月来,传染病专家一直警告称,允许病毒在任何国家无限制地传播和变异,都会对全世界构成威胁,因为出现的变种可能会对现有疫苗产生抗药性。


不过,反对者指出,疫苗专利和其他保护措施并不是最需要疫苗的国家生产更多疫苗的核心障碍。


新闻来源:观察者网,美联社,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DW


中国“强烈谴责”G7外长声明

图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5月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G7外长会后发表的公报作出回应。中国“强烈谴责”七国集团(G7)对中国进行没有事实依据的指责,指该集团公然插手中国的内部事务,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肆意破坏。


被视为6月G7峰会预热的G7外长会,5日在英国首都伦敦闭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的外交最高官员在公报中“鼓励”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并承认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生物多样性、疫情后经济复苏等问题,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利益。


但公报也表示非常担忧在新疆和西藏发生的违反和侵犯人权情况,呼吁中国和香港当局停止攻击捍卫权利、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人,并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世卫组织论坛及世卫大会等。


公报还称,G7将共同努力强化全球经济韧性,应对独断、胁迫性的经济政策和做法。


汪文斌重申,涉疆、涉藏、涉港问题,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七国集团作为发达国家集团,应当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多做实事,而不是在国际社会当中制造矛盾和分歧,干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汪文斌强调,G7当中包括疫情最严重和医疗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理应聚焦国际抗疫合作,促进疫苗公平分配,而不是只顾自身囤积疫苗,对帮助其他国家只做些不疼不痒的表态,更不应以高人一等的心态对他国横加指责、干涉,破坏国际抗疫合作这个当前的头等大事。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新华社,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RFI


美国大使馆微博引发争议 

图片

美国使馆签证处5月5日下午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一条“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学生签证申请服务分阶段恢复”的消息,但文章配发的视频确是一段宠物狗从狗窝爬出的视频,并写道:“春暖花开,你是不是像这只狗狗一样,迫不及待想出去玩耍了呢?不少网友认为该微博侮辱性极强,随后签证处将这条微博删除。

此前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日报道,一名高级官员说,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会在5月4日恢复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面签,但对有“高科技”背景申请者的限制仍将保留。

美国使馆将申请签证的中国学生比作“迫不及待想出去玩耍的狗狗”,激怒了中国网友。报道称,很多网友认为,这一比喻带有贬义和种族主义色彩,或是在嘲笑中国学生。

很快,美国使馆签证处删除了这条微博。据《南华早报》报道,美国驻华大使馆一名发言人6日对此事做出解释,并向被冒犯的人道歉。发言人称,那条微博本意是轻松幽默的,但大使馆发现网友并不这样认为,之后立刻删除了帖文。发言人称,“我们对所有中国人都怀有最深敬意,包括中国学生。如果有人被冒犯,我们为此道歉,那绝非我们的本意。

对于此事,也有网民认为,中美传统文化对待狗的态度不同。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是含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另有部分网民认为,虽然这可能是出于文化差异,但无论如何,美国使馆签证处作为面向华人的机构,在中国发文,就应该先研究一下中国文化。否则不管是什么原因而忽视了这种文化差异造成“误会”,都存在无可推脱的责任。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南华早报,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美国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

图片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美国商务部5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每名美国人1400美元的新一轮纾困资金下发,再加上国内经济状况持续好转,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到744亿美元。

这是自1992年1月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57.6%,也高于2月的705亿美元。对华商品贸易逆差剔除季节性因素后上升逾22%,达到369亿美元。对墨西哥贸易逆差增加23.5%,达到84亿美元。


匹兹堡国民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师比尔·亚当斯撰文称:“纾困措施让美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继续花钱,但对高接触风险行业实施限制使消费对象由本土服务变为商品,而很多商品是进口的。”


根据数据,3月美国出口也增长至2000亿美元,增幅为6.6%。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持续不衰的需求推动进口增长6.3%,达到2745亿美元,这抵消了出口的增长。贸易逆差仅在2021年就增长了将近10%,大大高于2020年3月的472亿美元,那时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不久。从2021年迄今的情况看,美国的进口增长8.5%,出口下降3.5%。


亚当斯说,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未来数月贸易逆差可能会下降。他说:“随着疫情在美国得到控制,美国消费者将减少在进口商品上的支出,致使进口收缩;随着外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外国人将购买更多的美国出口商品。”


另外,3月消费品进口上升得最快,增长了45亿美元,其中纺织服装和家用产品进口增长12亿美元。工业耗材和原材料进口增长37亿美元,资本货物进口增长33亿美元。出口方面,工业耗材和原材料增长52亿美元,资本货物增长29亿美元,消费品增长20亿美元。


另据路透社华盛顿5月4日报道,由于国内需求激增,美国3月贸易逆差大幅扩大,升至纪录高位;且随着美国经济活动反弹速度超过全球竞争对手,进口增加可能令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美国商务部4日表示,美国3月贸易逆差环比大幅扩大5.6%,升至744亿美元的纪录新高,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增强,可能推动外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出口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升。国际旅行和秋季美国大学恢复线下教学可能会推动服务贸易改善。


新闻来源:第一财经,参考消息,华尔街日报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就业市场意外低迷影响经济复苏

图片

近日,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低迷,4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低于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等结构性问题困扰美国就业市场,对失业者的高福利也抑制新增就业增长。在新冠疫情有所缓解的情况下,美国就业市场意外低迷,对其经济复苏形成拖累。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美国4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26.6万,远低于上月的77万和市场普遍预期的100万。当月,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6.1%,失业人数环比上升10万至980万。

在不少美国人接种疫苗、政府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以及放宽经济限制举措出台等背景下,市场原本预计美国就业市场在4月仍会呈现可喜表现。但“令人失望的”就业报告出炉,暴露出就业市场已出现供需不匹配等结构性问题。

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疫情为美国经济和企业经营前景带来较高不确定性,企业大规模招聘意愿不高,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不大。另一方面,虽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增加,但很多企业仍难以招到合格员工,表明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并不匹配。

凯投宏观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皮尔斯表示,多数数据都表明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反弹,单凭一份就业报告很难判断美国经济复苏是否遭遇逆风。“但它清楚地提醒我们,就业市场复苏正滞后于消费反弹”,成为影响经济复苏的因素。


新闻来源:新华社,参考消息,美联社

图片来源:美联社


脸书将继续关停特朗普的账号

图片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社交网站公司Facebook的监管委员会在当地时间5日决定维持该公司此前在1月7日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做出的封杀令,会继续关停特朗普在该平台上的账号。

不过,该委员会也表示将会在6个月后再次对这一决定做出评估。

在美国的舆论场上,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势力表示Facebook这是在侵犯言论自由和违反美国宪法,并指控Facebook是美国“左翼暴徒”的打手。但CNN和《纽约时报》等反特朗普的自由派媒体也纷纷刊发了评论文章,对Facebook的决定表示了不满。这些人的理由是,不应该把对特朗普账号的裁定权交给Facebook的监管委员会,有人更认为特朗普应该被永久封杀。


新闻来源:CNN,福克斯新闻,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BBC


比尔·盖茨夫妇宣布离婚

图片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盖茨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离婚,两人长达27年的婚姻正式宣告解体。


比尔.盖茨在推特上写道:“在对我们的关系进行深思熟虑并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我们已经作出了终结婚姻关系的决定。在过去27年时间里,我们养育了三个非凡的子女,并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工作,来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的、多产的生活。我们对这个使命仍有共同的信仰,并将继续共同做这个基金会的工作,但不再认为在我们生活中的下一个阶段里还能一起成长。在我们开始过这种新生活之际,我们想要空间和家人隐私。”


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的爱情,曾令无数人艳羡。梅琳达是微软公司的员工,1987年,她加入微软后不久与盖茨相识。二人于1994年结婚,育有三子女。


婚后,梅琳达基本退出了微软公司,开始相夫教子的生活,并且于2000年和丈夫一起创建盖茨基金会,梅琳达出任基金会主席,致力于将人类的创新才能应用于减少健康和发展领域的不平等现象。目前,盖茨基金会在世界各地有1600名员工,每年在全球公共卫生和发展等领域捐赠约50亿美元。


《福布斯》的数据显示,比尔.盖茨目前是全世界第四富有的人,身价超过1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14亿元。


据路透社报道,盖茨基金会目前拥有超过约510亿美元的资产,约合人民币3300亿元。此外,比尔·盖茨个人目前拥有1.37%的微软股份,价值大约在2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3亿元。不过他和梅琳达此前曾与巴菲特等人共同承诺,将捐出超过一半的个人财产。


新闻来源:BBC,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