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09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7年4月28日,由复旦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在光华楼东辅楼103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德国在中国:历史与记忆”,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承办,论坛邀请了中德两国历史、思想、哲学、艺术与博物馆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中国与德国在回顾、反思自身历史时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共同推进两国学界之间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共享。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与汉堡大学副校长鲁普(Suanne Rupp)教授分别发表开幕致辞。陈志敏教授指出,德国在当今欧洲一体化背景下承担了接收难民的重大责任,而中国则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如今回顾历史传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鲁普教授则回顾了复旦大学与汉堡大学两校悠久的合作历史以及学者交流、学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并预祝论坛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在“历史与记忆”的框架下围绕更为细化的议题而分为五场,分别由复旦大学历史系金光耀教授、汉堡大学汉学系傅敏怡(Michael Friedrich)教授、汉堡大学现代史教授希尔特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担任主持。每一场次各有一位中方发言人和德方发言人,就历史记忆、形象构建、文化交流及文学批评等主题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议题。
第一场的中方发言人李宏图教授从“记忆”出发,提出在以法国史学著作《记忆所系之地》(les lieux de mémoire )为代表的“记忆史”研究成为显学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打捞受到控制、管理与支配记忆,重建集体记忆并重新书写民族国家的历史。与之呼应,德方发言人基尼茨(Sabine Kienitz)教授的发言围绕“记忆的政治学”展开,从一战后德国的战争记忆出发,以欧洲各地公墓的纪念活动为例,探讨全球共享历史的背景下战争记忆如何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各个民族国家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论坛进入到第二场,复旦历史系的史傅德(Fred Schrader)教授从“非主流的历史编纂方法”切入,对比了意义界定相对容易的早期社会和由遗忘及破坏推动发展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现代社会,探讨了“历史”与“记忆”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他指出中国和欧洲都在经历跨文化转型,了解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关系对于未来的转型至关重要。汉堡大学现代史教授席尔特(Axel Schildt)则通过回顾二战后同盟国对纳粹残余的扫除、五六十年代的秩序重建及德国本土年轻一代对历史的反思及对民主的追求历程,指出德国对其纳粹历史进行反思的种种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乐观的前景。二战后德国经历了数十年的民主化的发展,而德国统一之后的民主化精神可以有效阻止类似纳粹的思潮再次出现。
在下午进行的第三场论坛中,基尔大学早期现代史教授莫克(Olaf Mörke)回溯了14世纪以来邦联制在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荷兰、德国和瑞士的影响,肯定了其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维持政治公共秩序及维护帝国或邦联制国家和平稳定所起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同样以数世纪的历史回溯展开,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胡春春以“构想与接受:欧洲与德国的中国意象”为题梳理了数世纪以来欧洲认识中国的几个代表性阶段,并以哲学家福柯受博尔赫斯小说中“中国百科全书”的刺激而写出《词与物》这一著作为例,强调了中国形象在欧洲是一个建构性的存在。
紧接着进行的第四场论坛则围绕现代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傅敏怡(Michael Friedrich)教授选取了“钱钟书论中国传统文学”作为具体案例展开,探讨了钱钟书这位融贯中西的文学评论大家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学时所表现出的超越东方与西方对立的才情与学识,重点讨论了《管锥编》的著作形式以及这种形式所蕴藏的若干旨趣(博学之展演、比较文学的路径、人类审美普遍性之揭示等),进而引导大家进一步认识这位融贯了中国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引述式批评二者的长处而自成一体的大师。李雪涛教授则以“1930年代的中国留德学人”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留学史研究在当今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要成立一个知识迁移与留学史研究中心,并建立起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系网络的资料库。
在以视觉体验为特色的第五场,首先发言的是汉堡艺术与贸易博物馆图像与海报收藏部主管多灵(Jürgen Döring)教授,他通过对一战以来各类政治海报的图片呈现,向现场观众展现了诸如战争海报、意识形态海报、公益宣传海报及选举海报等形式体现出的特殊幽默感及艺术性。通过艺术家的设计以及摄影师的聚焦,这些海报无不传达出了“抗议与宣传之间”的时代声音。承接图像宣传的主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则从“作为武器的图像”破题引入,由中国政治宣传画中的武器讲到作为武器的宣传画本身,并以举出大量细节丰赡的各时期的政治宣传画,表现了我国政治宣传画在建国以来军事教育、革命宣传、阶级批判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最后表达了对借助宣传画实践现实责任感和社会关怀的关注。
论坛现场专家讨论问题的热烈气氛,吸引了大批对此议题感兴趣的老师、学生、记者和其他听众。每一次发言结束,听众都积极地与演讲人互动,提出问题、表达困惑,主动参与国际交流。这一方面体现了这些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中德莱布尼茨论坛为两国学者和普遍民众了解彼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原文转载自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官网:第五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成功举办 --德国在中国:历史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