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新时代|以文化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作者:王广禄 吴楠 发布时间:2023-06-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收藏本文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发展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给出了响亮回答: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指示批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月27日,在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文明倡议下的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上,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内涵博大深邃,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阐释,讲清楚中外文明观的同与异,在多讲“同”的方面着力,推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就要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全球文明对话网络构建等重大议题,深入研讨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为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创新实践贡献智慧力量。


文明互鉴真正“鉴”起来,前提是避免文明之间的误判,使其沟通顺畅。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认为,近年来,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一个现实表现就是中外交流的人次并没有大幅增长。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就要打通文明互鉴中存在的断点和堵点,在通畅的交流中实现中外思想文化交融、文明发展进步。要全面、平等地看待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也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旅游、教育文化、历史地理特色,充分理解、学习全球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既要在对外交往的原则问题上不让步,也要在社会、教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以包容的胸怀积极借鉴学习。

全面加强国际传播

全球文明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和积极响应。持续推进理念认同基础上的现实行动,就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倡议”的理念、思想、方案有力地传播给全世界。


用专业语言讲述中国发展,以学术交流展现中国形象。在谭铁牛看来,积极响应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就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加强“讲好中国故事”“全球文明倡议”等学理阐释。王丕君认为,在宣介方式上,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既要正面宣传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思想内涵,也要针对西方某些国家固有和不断炮制的有关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等谬论进行有力的批驳,弘扬和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江苏省欧美同学会会长周岚分析认为,留学人员具有国际沟通的语言优势,覆盖众多国家的人群优势,具有熟悉留学地的知识优势和深刻了解中国的文化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发挥好留学人员的优势,做好国际交流与传播工作。


把握互联网时代传播新规律,注重共情传播。欧美同学会中东欧分会副会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表示,在传播内容上,能够遵循人类社会进步规律、展现人类共性问题、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趋向的价值观念才能被有效共情,这种价值观念可以跨越国际、民族、地域、文化,以真善美的属性引发共鸣。在传播方式上,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擅长把互联网的娱乐精神融入传统文化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这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2023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的贺信中强调,“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拓展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合作领域和渠道,以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内容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是推动人类文明倡议落到实处,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有效举措。


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载体,对于民族的延续至关重要。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意识到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介绍,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并肯定文化遗产对民族精神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建构作用,也洞察到殖民和贸易活动对非西方前工业化国家的文化遗产造成的极大冲击和破坏。一方面,他们看到资本主义最初的现代化对各个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他们提出,不断展开的世界历史图景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获得前所未有的交流互鉴的可能,进而为生发新的文明成果提供契机。


当前,围绕文化遗产开展的国际合作实践非常多,开始出现与“文化遗产外交”相关的研讨。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维提出,文化遗产外交的概念可分为作为议题的文化遗产外交,即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目的的外交,以及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外交。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雯在研究各国的文化遗产立法与治理模式后提出,可以借鉴相关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财税政策、加大财政保护力度、建立引导多元化资金机制等措施,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之间的融合。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骄提出,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要辩证谨慎对待流行新概念,重视在思想认知层面构筑科学叙事策略。一方面,要研究出一套本土话语体系,确立文化主体性地位,使中国制度以具体清晰的样貌呈现给世界;另一方面,要充分说明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不限于经济领域,更体现在价值理念、思想体系和文化方面。推动文化出海,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加强受众研究,设计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传播体系,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进行本土化内容的加工和话语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