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与近代中国的知识地理学:香港和上海双城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1 来源: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图片


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


地点:复旦大学智库楼209室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会议议程

图片


图片

11月30日

图片

开幕式

 9:00-9:15


地点:智库楼209会议室(以下各分会场讨论地点均在此)


致辞人: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场

 9:15-10:30   

主持人: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报告人:

1. 陈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敬一堂到共乐堂:开埠前上海天主教会的书籍刊刻

点评人:苏精


2. 苏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上海墨海书馆与香港英华书院的比较

点评人:徐多毅


3. 徐多毅(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救亡图存到开蒙启智——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主题的嬗变研究

点评人:陈拓

第二场

 10:45-12:00    

主持人:章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报告人:

1. 莫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代徐家汇地理类图书出版活动研究

点评人:宫陈


2. 宋刚(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译注结合、图文连璧:近代土山湾印书馆与耶稣会的圣经汉译及出版

点评人:莫为


3. 吴海杰(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去”银行借贷:二十世纪初上海出版社的众筹融资

点评人:邹振环

第三场

 13:30-14:45

主持人:陈力卫(成城大学经济学部)


报告人:

1. 高哲一(巴德学院历史系):上海—香港—新加坡的都市网络与南海文化生产

点评人:宋刚


2. 彭春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斯宾塞《文体论》与近代中国的群己感觉

点评人:章可


3. 宫陈(浙江省档案馆):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史料的整理与删订

点评人:高哲一

第四场

 15:00-16:15

主持人:皮国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报告人:

1. 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伍况甫、伍蠡甫:复旦翻译双璧

点评人:戴维


2. 戴维(肇庆学院政法学院):《新新小说》主编“三楚侠民”考

点评人:曾卓然


3. 曾卓然(香港大学保良局附属学院):跨界存新:五十年代“上海”文人在香港的文艺出版活动

点评人:谭家齐

第五场

 16:30-18:10 

主持人:宋刚(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报告人:

1. 崔文东(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俾斯麦传记的跨文化流动:从明治日本到晚清中国

点评人:彭春凌


2. 章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泰西新史揽要》的印度史译述初论

点评人:崔文东


3. 郭梦垚(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部):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与互动关系——以《译书汇编》及其相关刊物为考察中心

点评人:曹南屏


4. 曹南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善邻译书馆本《日本警察新法》与“警察学”知识在清末中国的早期传播

点评人:郭梦垚

图片

12月1日

图片


第六场

 8:30-9:45

主持人:沈国威(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


报告人:

1. 皮国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饮食与延寿: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对老人养生议题之讨论

点评人:罗婉娴


2. 罗婉娴(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中成药品在上海与香港的营运策略﹕以虎标永安堂和李众胜堂为研究个案

点评人: 皮国立


3. 谭家齐(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从《布经》看明清之际松江地区棉织业的空间转移

点评人: 吴海杰

第七场

 10:00-11:15  

主持人:彭春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


报告人:

1. 陈力卫(成城大学经济学部):文化的中转站:麦都思在巴达维亚的翻译出版——以《英和和英语汇》(1830)的编辑为例

点评人:杨华波


2. 沈国威(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近代启蒙的程途:从香港到上海,以“陪审”为例

点评人:陈力卫


3. 杨华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博物学与汉研究之间: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三顺

点评人:沈国威


圆桌讨论

 11:25-12:10


参观上海新闻出版博物馆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