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外媒综述 | 布林肯首次访华结束,中美关系迎来缓和空间?

作者:秦亦林、信妍 发布时间:2023-06-25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北京时间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随后布林肯结束了其访华行程。布林肯在访问前设定的主要目标基本达成,双方将持续保持高层沟通与对话,彼此努力扭转中美关系螺旋式下降,使其转向健康稳定的轨道。目前看,布林肯本人和美方都释放了停止“脱钩”叙事的态度,但在关键议题上的严重分歧尚不是一次访华、几场会谈就能够解决的。


图片

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源:美联社。


01

访华“三预期”基本实现,双方高层后续互动有望深化


由于此前中美关系的长期紧张,外界普遍未对布林肯的本次出访做过多期待,美国官方在事先也一直向媒体吹风称“不期待达成任何可交付成果”来降低外界预期。在此基础上,此次出访的正面结果超过了外界的预期:中国领导人在接见布林肯时表示“双方谈得坦诚深入……双方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达成了共识,这很好。”而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双方都表示应该将两国关系重新带回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中确定的议程中。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Matthew Miller)的表态,双方就双边关系的关键优先事项以及一系列全球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实质和建设性的讨论,虽然我们将激烈竞争,但美国将负责任地管理这场竞争,以免两国关系陷入冲突。国务卿强调,美国将继续利用外交手段提出关切领域以及我们利益一致的潜在合作领域。


对于美方而言,这次出访之前预设的目标已经实现。据CBS新闻报道,此次布林肯访华有三个主要目标:重建高层对话渠道、坦诚表达意见以及探索双方潜在的合作领域。美国国务院的一名资深官员告诉媒体称,双方在这三项目标都取得了进展。


其一,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与对话渠道。布林肯在北京首先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秦刚,双方进行了长达7.5小时的交谈。根据美国国务院的一份通告,这次会议中双方进行了坦率、深入而富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布林肯邀请了秦刚访问华盛顿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双方都同意在合适的时间安排互访。此外,《卫报》报道称,美国官员预计未来数月美国商务部长和财政部长将陆续访华布林肯重建高层对话渠道唯一可能的“瑕疵”是,美国一直希望的中美军方的对话渠道没能正式建立。布林肯在访问结束后答记者问时表示,他们将在未来的数月中继续努力,建立军方之间的对话。同时,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表示,尽管中美未在建立定期军事管道取得进展,但就法新社消息,中国承诺不向俄罗斯输送致命武器。


图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图源:美联社。


其二,坦诚表达意见,重申原则与底线。在秦刚外长与布林肯的会谈中,中方表达了致力于美国建立稳定、可预测和建设性的关系,但同时也重申中美关系发展的原则和底线是要互相尊重,管控风险。其中,台湾是中美关系“最突出的风险”,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对此,台当局前外事官员徐勉生在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表示,布林肯访华意味着蔡当局对美方针严重失策,拜登在竞选连任之际必须通过取得明显的外交成果来争取民心。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布林肯时也指出,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中美关系要行稳致远,最重要的是把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作为根本遵循。对此,曾在奥巴马任期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现任布鲁金斯高级研究员瑞安·哈斯(Ryan Hass)表示,中方认为直接沟通以管理中美关系中的压力更符合其国家利益,这也将为秋季两国元首会面建立通道。根据Politico援引布林肯的表述,此次访华是紧张局势缓解的迹象,但中美仍然存在严重分歧。“这不是一次访问、一次旅行、一次谈话就可以解决的,但做我们双方都认为必要的事情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负责任地管理这种关系。


其三,探索双方潜在的合作领域,扩大交流。彭博新闻社报道表示,虽然没有具体说明布林肯在中国达成了哪些协议,但早前的会谈已经显示出在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的迹象。从目前各界信息汇总来看,中美双方的合作议题囊括气候合作、全球健康合作和全球经济稳定等。例如在气候合作领域,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已经表示“急于”与正在北京的布林肯会面,以确定自己何时能前往中国就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危机进行会谈,并希望气候合作能够为其他领域合作开辟可能性。


此外,中美双方均披露将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鼓励扩大中美人文和教育交流。此前受疫情大流行影响,中美之间的航班数量出现断崖式下降,而俄乌冲突又使本已不乐观的情况雪上加霜。根据CNBC新闻网报道,截至目前中美之间每周仅有24班直航航班,两国间的航班数量较2019年下降了94%,机票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两国人文交流恢复之路上出现了难以逾越的“物理阻碍”。另一方面,自2020年特朗普政府颁布第10043号总统令以来,美方持续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针对性限制有关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赴美交流学习,使得两国学术界和年轻世代之间的交流面临“断层”。《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2年上半年美国政府签发给中国公民的学生签证数量下降了50%以上。


图片

野村证券的报告数据显示,相较2019年,中国大陆国际航班中,美国航班恢复比例仅为5.6%。图源:CNBC


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布林肯的接见为这次访问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此之前,因为官方一直没有确认这一行程,外国媒体都极为关注此事。此次接见让外界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信心。路透社报道认为,会见的人民大会堂是通常接见外国元首的地点,这是中方外交行动中的积极信号,象征最高层支持改善中美关系。同时,媒体对中美双方未来的元首层面的再次会谈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据彭博社报道,拜登在6月17日接受采访时称他希望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再次见到中国领导人。如果之后中美两方在工作层面取得了更多的进展,两位元首的会晤甚至是正式国事访问很可能在11月美国主办的APEC峰会中成为现实。


总结而言,布林肯本次访华在多方的低预期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界普遍认可中美双方需要彼此努力以扭转中美关系的“螺旋式下降”,使其回到健康稳定的轨道上来。这一积极基调将提高人们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一个更稳定的基础的期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美双方并未在台湾、人权、技术和安全等问题上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也可能会使人们对中美关系的乐观情绪消退。


02

合力防止“脱钩”叙事,中美经贸关系能否再次成为压舱石?


在中美贸易战之前,经贸关系被誉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拜登上台之后,在中美关系继续恶化的背景下,关税和贸易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因此,在全球经济亟需从疫情中复苏之际,布林肯访华是否能为改善中美经贸关系铺路便广受关注。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布林肯在叙述美国在经贸议题上的立场时用了“去风险化”(De-Risking)一词而不是“脱钩”(De-coupling)。“去风险化”是美国在G7会议上接受的欧洲国家的表述,更强调去除供应链风险本身,比起“脱钩”而言政治色彩相对较弱。布林肯的新叙事意味着美方愿意在经贸领域上留下更多转圜的余地和缓冲的余地,为接下来中美可能的经贸谈判铺路——布林肯的叙事照应了此前耶伦对“脱钩”的态度。在上周二众议院的听证会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称“我认为我们和中国都会从开放的投资和贸易中获益,如果我们试图与中国脱钩,那将是灾难性的。


图片

图源:Global Times


当然,目前中方对美国“去风险化”的新叙事也同样抱着谨慎甚至有些怀疑的态度。在布林肯的访问接近尾声之际,《环球时报》英文版援引了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的评论称,“去风险化”只是语义上的官话,“脱钩”和“去风险化”本质上是一样的,其目的是切断某些先进技术来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地缘政治意图。因此,美国方面在防止脱钩方面有多大的诚意,还有待布林肯访华后其实际行动。至少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拜登政府仍在继续说服日本、荷兰等盟国加入美国、停止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备,布林肯在访华途中也在与日韩盟友通话。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的表态中,依然强调中国的不公平和非市场经济做法以及近期对美国公司采取的行动,表示美方将始终捍卫其价值观。


比起美国而言,外媒普遍观察到了中国在防止经济脱钩的行动上的“诚意”。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领导人上周接待了比尔·盖茨,并称“中美关系的未来在人民”。在上个月,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星巴克CEO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均前往了中国并受到了相关领导的接见,这些商业领袖试图拉拢更多的游说集团来劝说华盛顿改变过于强硬的对华政策以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华盛顿邮报》援引复旦大学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赵明昊的评论称,中国希望中美关系改善,部分是为了帮助其经济复苏和应对其他的经济挑战,实现政府“稳定外贸、稳定外国投资”的目标。


当然,作为“压舱石”的经贸关系重建,并非一方展现积极态度便可以实现。在未来数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德访问中国时达成的成果,才应是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最佳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