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慧灵 汤绪 张人禾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科技导报》2024年第19期+收藏本文
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气候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已经并将持续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减少生命损失和健康风险应成为气候治理的一个长期目标。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与极端天气事件、空气污染和能源转型过程相关联的健康风险及应对,提出应尽快构建减排、降污、适应及韧性建设四位一体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气候治理体系。
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已导致2011—202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相较工业革命前(1850—1900年)上升了1.1℃。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相较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45±0.12)℃。这一温度上升引发了全球气候系统前所未有的改变,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威胁。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会在长时间尺度上缓慢改变局地的气候型态,还将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热浪、强降水、强风暴、洪涝、干旱等)的发生频率、强度和广度,气候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已经并还将持续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问题,国际社会陆续形成了一系列气候治理框架和行动部署。《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里程碑事件,在其指导和约束下,各国相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并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及路线图。
减缓气候变化是指通过大规模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转型,采用先进技术实施碳捕集和封存,加大全球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增加地球碳汇等方式来降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体水平。然而,减缓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纯依赖减缓气候变化的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随着全球增暖的加剧,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国际社会正在推行“减缓与适应两手并重”的气候治理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伴随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基于风险和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气候治理的本质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减少生命损失,降低健康风险,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水平。制定和实施以健康为核心的气候治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气候治理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引导气候治理路径和行动与目标一致性与有效性,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气候行动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
1 极端事件的健康风险及应对
IPCC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未来的极端热浪事件、强降水、农业生态干旱的强度和频次以及强台风(飓风)比例等将大幅增加。过去几年发生的极端事件不胜枚举,如横扫北半球的极端高温热浪,淹没巴基斯坦国土三分之一的极端降水与洪涝等。WMO发布的报告显示,1970—2021年间,因天气、气候和水等极端事件引发的灾害接近12000起,总计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尽管这些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得益于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的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因灾死亡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90%以上的因灾死亡人数来源于发展中国家。截至2022年3月,全球仍有一半的国家尚未部署多灾害早期预警系统。鉴于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全民预警行动”倡议。各国应该大力推进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及使用,以减少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和广发的极端事件造成的生命损失和健康风险。
2 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及应对
在“双碳”目标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体水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能源转型。人们已认识到,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高度同源,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气候减排行动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将显著降低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也是当今面临的重大健康风险。每年有约700万人因暴露于污染空气而过早死亡,并有数百万健康寿命年因此损失。空气污染在中低收入国家最为严重,中低收入国家因空气污染引起的早逝人数占全球总数的89%。空气中的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慢性病发病率等都高度相关。2021年9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更为严苛的新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来应对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减污降碳的一体化谋划和部署,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以实现气候效益、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多赢。
3 能源转型中的新兴健康风险及警示
能源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已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危机的关键。能源转型指采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电气化、发展低碳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措施,大幅度甚至完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其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总体而言,能源转型对于降低健康风险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遭遇极端天气状况时,新能源供电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威胁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新能源高占比的能源结构存在新兴风险,可能会引发能源供给的短缺与崩溃,严重的可导致电力危机,并进而影响到人的生存环境,引发健康甚至死亡风险。
此外,新能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风险,引发新的损失与损害。因此,能源转型的实施必须在清洁性和可靠性之间找到平衡,如设计冗余容量,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适应方面找到平衡点,尽可能规避新兴风险。
4 建立与完善以健康为中心的气候治理体系
在制定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时,必须将人类健康作为一个引导性维度和评价类别纳入考虑范围,以确保环境改善的同时不损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2023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首次将健康作为气候谈判的中心议题,并发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3个国家联合签署的《COP-28气候与健康的阿联酋宣言》。气候健康已成为推动气候变化议题的核心之一,制定、完善和实施以减少生命损失与健康风险为中心的气候治理体系刻不容缓。
首先,构建减排、降污、适应与韧性建设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体系是气候治理的当务之急。要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美丽中国”与“双碳”目标为指导,从健康的视角,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和空气质量控制等战略进行全面审视,以推动健康为重要维度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强化建设更有健康韧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要将以健康为核心维度的整体战略性安排纳入国家气候治理体系中。将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置于气候变化应对的核心位置,通过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战略的实施,实现多方面的共赢与治理成效质的转变,打造更具气候韧性的未来。要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四位一体治理战略健康效应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应在中国成功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计划以及已具备的多灾种早期预警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以若干新专项行动计划为支柱的综合的、多层次、上下结合的气候变化应对部署。就极端天气对健康影响的应对而言,应大力推动多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广泛使用,同时建议把包括气候变化与一体化健康在内的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预警纳入该预警体系中。将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纳入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有助于及早发现并有效应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健康威胁。这不仅涉及到多灾种监测技术的提升,还需要各国建立健康数据监测与共享体系,以更全面地了解与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三,在国际层面,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指引,积极推动把气候变化造成的生命损失和额外健康损害一同纳入损失与损害基金援助框架与实施机制中,对气候极脆弱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期望看到,通过该基金的有效运作,为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它们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命和健康方面的双重损害中得到有效的恢复,并增强其在面对气候变化风险时的适应能力,推动全球气候行动更为公正、正义和全面的进程。
第四,应加强以提升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福祉为导向的国内和国际“伙伴关系”合作,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政府需要通过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来引导企业更加关注环境和人类健康,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则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采取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排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健康效益。在社会层面,要鼓励与引导公众参与气候变化适应的实际行动,制定与完善一整套激励与引导的政策举措并加强全社会的投入,把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层社区韧性建设作为重要的支柱,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与认同度。强化伙伴关系及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等齐头并进、多措并举。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一个健康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社会体系。气候治理是全球性的问题,气候变化应对需要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国际社会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应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和共同责任的原则上通力合作,以确保全球社会能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全球健康福祉。
论文全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4年第19期,原标题为《制定和实施以健康为核心的气候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