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上海流行是“暖男”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解放周一家书版+收藏本文

 

开篇语

从家书中了解上海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用5年的时间,搜集了16万封中国人的家书。这个数字目前还在继续增加中。他的“家书库”,已经成为一个档案室。分门别类不说,走廊里还堆满了麻袋,装得满满的。他每天扫描和阅读,都无法穷尽这些家书。

为什么对家书如此感兴趣?起因有点偶然。张乐天原本的研究方向是人民公社,“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发现我们是基层社会资料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资料没有被用来理解中国。”

2010年,张乐天希望能在全国范围,搜集更多基层的社会资料,建立资料库。当时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家书,只是陆陆续续有人把书信给他。“我开始看这些信,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我忽然醒悟过来,家书对理解中国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张乐天说,于是之后他的搜集重点放在了家书上。

在张乐天看来,家书对中国人的特别有那么几点:

中国夫妻分居、子女分居的历史有几个明显阶段。比如农村的传统是男人出去闯荡,女人在家做事。后来是沿海城市的人迁移到内地,或者参军。再后来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毕业生在全国分配。种种因素造成中国家庭成员分开的时代命运。而当时没有发达的交流手段,家书是不少家庭交流的唯一路径。

中国人重视亲情,家书原本就是维系中国家庭秩序的重要工具,这让家书有了几个基本特点。一是抒情,家书曾经是个人感情宣泄的唯一渠道,从家书里可以触摸到人们真实的价值观、道德观。二是说事,家事国事天下事,说得非常具体。三是互相鼓励明志。比如子女写给父母,说最近下了什么决心。父母写给子女,有很多教导,怎样做人做事才对等等。

“家书真实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人际关系。”张乐天强调。而类似的基层材料其实特别少,所以家书显得尤其珍贵。

最让张乐天津津乐道的是,家书往往自成体系。“我收到过两个恋人,后来是夫妻,跨度20年的家书。他们一共写了70多万字,900封。”这是中国人自己写下的关于一个家庭的历史。解读家书,也是解读一整部家史。

一个人的家史只是故事,但一千个人的家史就是一段历史。从地区来说,与上海有关的家书假设有5万封,通过这5万封家书,可以了解上海人的历史文化。再细致一点,在上海的书信中,假设有1万封是知识青年的信,那又可以解读上海知识青年群体。

家书对我们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理解中国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有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挑选上海人的家书来进行解读,以还原真实、生动的上海人形象,窥见鲜活的上海城市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男子在百货店选购服装。资料图片

家书
一位上海丈夫写给妻子的信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裴阳蕾

在通讯还不那么发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对普通又特别的上海恋人。两个平凡的人相遇,相爱,和千千万万对情侣没有两样。然而不同的是,女孩子陈丽(化名)在上海一家工厂做工,男孩子康永(化名)在东北参军。一南一北,遥远的距离狠狠压缩了两人享受耳鬓厮磨的甜蜜时光,但也催生出一封封浪漫动人的情书,从而给了我们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怀着期待,整理好表情,不慌不忙地看看那些人的故事,和他们背后没有褪色的时代。

也许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上海女人不断提高的就业率促进了两性地位的平等,也许是比其他地方更为复杂的粮票体系迫使男人进了厨房,抑或受西方文化冲击大的上海更为开放,总之,上海男人的“暖”似乎早就深入人心了。

康永就是人们印象里那种典型的上海男人。尺素书里尽是诸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的内容。任何一个读者都尽可合理地推测这是一位不仅温柔体贴细致,而且外能工作赚钱,里可买菜煮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上海好男人”。

有那么几段令人印象深刻:

愿意替你考虑一切

“您的来信于今天早上收到,信中得知您近来工作忙,而且夜读书,又正处于临考试的前夕,故我非常担心你的身体能否接受得了。早上这么早就出去,晚上又这么晚回来,确实对一个女同志来说是够辛苦的了。陈丽,您近阶段如果没啥事,那就不用再来信了,等您七月一日考完试后稍有空一点再写吧。”(1984年6月17日晚10:10)

“您平时最好能备一条蹩脚点的裤子在单位里,要是碰到‘好朋友’提前来了,也可应付一下。否则的话,等来了再去问人家借裤子是够狼狈的。我想这样可以伐?弄一条长裤和一条短裤放着,因为蹩脚点的反正平时也不穿,到时应付应付还是可以的伐。”(1984年11月20日上午10:10)

“现我担心的就是您出去骑自行车,这您一定要当心,能乘汽车尽量乘汽车,若我们一起出去的话,那问题不大。若您一个人出去,碰着啥问题您一慌忙,弄不好就要出事,所以我现在很担心,美美,在我回沪之前最好不要骑,等我回来后我们一起骑好吧。”(1985年2月12日上午9:00)

读到“老朋友”这一段,许多人都觉得万分惊讶,关心女友的“老朋友”,并且叮嘱该怎么做,这样的男人,事无巨细都替你考虑,难你之所难,忧你之所忧,减少你的麻烦,减轻你的负担。

不会独裁地替你做决定

“您看自己去买一双好一点的凉鞋,要么就买一双对付一年,明年等结婚时买一双好一点的。您看如何!……当您收到我此信时,一定是星期天吧?我想您今天有空,能否把邮票整理一下,把J、T票现有号码记下来,以备我心里有个数。但也许不能吧?因为星期天小裙不上托儿所,这样您就不好弄了,您看机会的话,就整理一下。”(1984年5月31日上午10:05)

“关于全国粮票的事,您看怎么办?”(1984年6月17日晚10:10)

无论是结婚登记这样关乎终身的大事,还是购买一双凉鞋这样的生活小事,康永绝不要求陈丽什么,更不强迫。这不是软弱,而是尊重和体谅,是对双方平等地位的承认,是家庭和美的基础。

专家访谈

解放周一:连女友“老朋友”的细节都会关照,这样的上海男人在您阅读的家书中多吗?

张乐天:不多。这位上海暖男,可能也是上海男人中的极品。但我阅读的家书中,细心体贴、凡事有商有量,确是上海男人的特色。我没有在外地人的家书中,看到过这么“暖男”的东西。

解放周一:您觉得“上海暖男”是怎么产生的?

张乐天:很多人认为,上海暖男的出现与1958年相关。1958年,上海率先实行一种方式,就是建立街道、工厂,让家庭妇女出来就业,当时的口号和模式就是:妇女只有就业,像男人一样拿工资,才能做到男女平等。暖男与妇女解放运动有关。

解放周一:但那个时代,全中国都在推广妇女解放,不独上海如此。

张乐天:有几个因素叠加。首先,上海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城市,本来大男子主义这种封建权威的思想就少,所以比起其他地区,可能更加迅速地接受了男女平等。

其次,男女之间的地位,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甚至可以说,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比如农村地区,都以体力劳动为主,男性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很多活只能男人能干,这种情况下,女人只能多听男人的话。而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以后,男女在分工中没有明显优劣。上海就是一座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这恐怕是上海暖男产生的经济基础。

“暖男”的产生,可能也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父亲凡事与母亲有商有量,孩子看到后,自然就学会这种口气,也学会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贴。家庭榜样的力量,超过话语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上海暖男”是在上海家庭文化代代相传中产生的。

解放周一:但并不是所有上海家庭都会这样。

张乐天:对。我觉得普通工人家庭,更容易产生“暖男”。知识分子有做学问压力,顾及不了家庭琐事。暖男也不太可能是名人。当一个人外面的事情太忙,一般就成不了“上海暖男”。你看这封信,男的是参军的,女的是普通工人,从一系列通信中大致可以看出,两人都没有读过大学,大概中学毕业。

中国传统价值观,一直是把家庭放在首位,而上海人尤其如此,推崇的是小市民过日子的价值观。上海人把自己精细的过日子看成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恐怕是上海盛产“暖男”的根本原因,它与一个地区文化价值观有关。

当一个人把事业追求放在首位,那他的表现就完全两样了,所以也有人不认同上海人的观念。

 

本文为“书信里的上海人”系列之一,刊载于解放周一家书版

记    者 | 龚丹韵

微信编辑 | 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