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9 来源:澎湃新闻+收藏本文
4月24日,法国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总统大选,现任总统马克龙在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战胜了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成功连任。马克龙为何能成为近20年来首位连任成功的法国总统?未来5年任期内,他将如何领导法国?他当选对欧洲意味着什么?中法关系将会如何发展?未来我国应如何与法国和欧洲打交道?围绕上述问题,“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青年学者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就此进行了研讨并发表共同观点如下。
围绕上述问题,“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青年学者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及若干博士生就此进行了研讨并发表了各自观点。
“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专家简介(以姓氏拼音排名):
简军波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马斌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彭重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
严少华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
姚旭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
张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张晓通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马克龙胜选并非勒庞的失败
4月24日,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中间派现任总统马克龙以58.5%对41.5%的得票率战胜了极右翼候选人勒庞,连任法国总统。比起第一轮投票中马克龙仅以不到5%的得票率领先勒庞,第二轮投票马克龙17%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其他反对极右翼的选民。这些选民为了阻止勒庞上台而选择马克龙。可以说马克龙的胜利更多是反极右翼势力的胜利。
鉴于勒庞长期敌视移民、亲近俄罗斯、对北约不屑一顾、怀疑欧洲一体化进程等,马克龙胜选让青睐稳定的法国人及许多欧盟国家领导人松了口气。不过,勒庞阵营视此次选举为走向成功的坚实一步。这一判断并非毫无根据。2017年勒庞在与马克龙的对决中只取得了33.9%对66.1%的结果,此次勒庞大幅缩小了与马克龙的差距。同时需要考虑的是,此次法国大选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举行,勒庞与俄罗斯及俄总统普京的关系成为对其选情的重大不利因素。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反对俄罗斯的情况下,勒庞仍能比2017年取得巨大进步,这无疑反映了法国社会内部对当前经济、移民等问题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
纵观21世纪以来的历次法国总统选举,极右翼势力的支持率一直在稳步提升,同时传统政党则不断陷入衰退。可以说法国大选的结果不仅是一个在文化、经济、宗教等问题上日益极化的法国社会的缩影,也是一个日益极化的欧洲的缩影。因此,尽管勒庞上台这一欧洲政治的“终极时刻”并未发生,但仍是悬在法国与欧洲之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马克龙当选后的欧洲一体化前景
如果勒庞当选,欧洲一体化前景将变得暗淡。而强烈支持欧盟的马克龙继续执政,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动力,不过这也会为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挑战。
第一,马克龙当选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一体化。
信心对欧洲一体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龙当选意味着疑欧主义的锋芒被暂时掩盖,而支持欧盟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巩固。近年来,欧盟内部团结受到广泛的民粹主义思潮的撕裂,包括前不久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以压倒性胜利赢得国内选举后表现出对欧盟的挑衅,为欧洲一体化前景蒙上阴影。马克龙当选让上述反国家化的欧洲主义力量注入了新的勇气和期许,无需转身与疑欧主义力量做紧迫的斗争,并可以相对轻松继续一体化进程。因此,马克龙与勒庞的对决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欧盟内部欧洲主义和疑欧主义、一体化与国家化、开放与保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两组完全相反力量的较量,考虑到法国目前在欧盟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乃至决定了欧洲一体化可能不会后退,而是继续向前。
第二,有利推进欧洲一体化。
基于马克龙强烈的欧洲主义信念,其当选将有力促进欧洲一体化进步,这包括“欧洲战略自主”将继续成为欧盟重大发展方向,包括完善《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善用预算内“防务基金”和推进欧洲独立军队建设及欧洲独立武备与军工科研体系等。同时,在推动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申根区改革和扩大进程改革,也将成为欧盟未来重要议题。尽管这并不意味在马克龙主导下,欧盟将在新的“深化”与“扩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而是会为新的一体化奠定基础,包括更为严格的申根区边界管理和更严格的入盟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夯实和拉拢与各候选国和联系国等的关系。总之,马克龙将会促进欧盟进一步改革,为高质量的经济、防务和扩大领域的一体化奠定基础。
第三,欧洲一体化的隐忧。
然而,欧洲一体化前景不能完全基于上述愿望,而应考虑现实挑战。马克龙当选与欧洲一体化进步之间横亘着几个必须克服的困难。其一是国内民粹主义力量的反抗。马克龙的选民并非都是他的拥趸,很多是厌弃勒庞的公民;反之投票给勒庞者也并非都喜欢她。这反映法国至少有三股强大、具有截然不同理念的选民,而马克龙只代表其中一部分。因此,法国国内巨大的社会撕裂可能会让马克龙的执政遭遇阻力,考虑到极端政党可能在今年6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占据可观议席,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实施其一体化方案前必须经过巴黎的严峻考验。
其二是法德关系的处理。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任时,德国是维护欧盟团结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主导力量,但新上任的朔尔茨政府目前更想将这种主导性让给法国。因此,欧盟内“德法轴心”向“法德轴心”转变,对德国和欧洲国家而言是一种微妙变化,尽管马克龙政府有意愿接受这种主导地位,但过于明显的将布鲁塞尔“法国化”的企图、德法权力关系变迁对欧洲人的心理冲击,以及德国将来对主导性的可能竞争,都可能对欧盟团结带来影响。
其三是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如果美国过于强调它和中东欧国家的安全和政治合作,却放大和西欧国家在贸易上的摩擦,这将会让法国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努力受到美国“分而治之”的严重损害。美国对欧洲“防务自主”等一体化努力的贬抑也可能让马克龙所重视的欧洲一体化方案遭遇严峻挑战。
马克龙当选后的中法、中欧关系:务实合作尚有空间
继德国大选之后,2022年法国大选是另一个对中欧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件。马克龙胜选不仅对欧盟意义重大,对中欧关系走向而言也非常关键。与勒庞相比,马克龙对中国而言是更受青睐的候选人。在当前欧洲和中欧关系深陷困境的背景下,马克龙可以提供稳定欧盟和中欧关系所需要的领导力和远见。在马克龙的领导下,中法合作和中欧合作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在中法关系层面,马克龙有望继续其相对务实和平衡的对华政策,这一政策有助于马克龙第一任期内中法关系的总体稳定。在2月举行的中法领导人通话中,双方就加强农业、航空、金融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马克龙当选有助于中法双方落实合作共识,并继续扩大合作的空间。
在中欧关系层面,马克龙当选有助于推进中欧之间的积极议程。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马克龙需要面对人权问题、《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以及中国与立陶宛争端等棘手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看到现实的解决方案,但马克龙仍然可以在解决这些难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全国人大刚刚批准了关于强迫劳动的两项国际公约,法国是否可以借助中国释放的善意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这值得期待。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法在国际和地区安全等问题上,也应该强化合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倡导的“诺曼底模式”发挥过重要作用。法国是一个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国家,马克龙也是一位有战略远见的政治家,法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对话,为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共同探讨创新性方案。
着眼未来:中国对法、对欧政策的变革
在马克龙连任总统和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际,为尽力推动中法、中欧关系顺利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构建总理级别“中法战略经济对话”。指导目前在战略、财经和法律与司法等领域部长级对话机制,指导双方在双边和第三方共同合作,为此制定基本原则、战略方向和宏观路线图,利用马克龙第二任期大幅提升和深入发展中法关系。
第二,改革现有“中欧领导人会晤”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推动设立中欧“27+1领导人会晤”机制。疫情期间,以线上方式进行,为中欧关系未来一个阶段发展指明方向。
第三,参照欧盟与美国和印度分别设立的“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模式,与欧方磋商构建“中欧经济理事会”,设立常设联合办公秘书处和工作组,以常态化、制度化方式解决双方经贸领域问题,包括在企业补贴、人权、环保等领域争议,创造性推进中欧在经济、贸易、能源、气候变化、金融、农业发展、对外援助等各方面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