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15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计划协调人:蒋昌建
编者按
近日以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继续动作不断。一方面,特朗普提名被称为“习近平主席的老朋友”的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另一方面,正式宣布提名与俄罗斯关系甚密的埃克森美孚公司CEO雷克斯·蒂勒森出任国务卿。这一系列人事动态预示着特朗普政府将有什么样的政策走向?又将如何影响中美俄关系的发展?本期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整理俄罗斯专家、学者对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分析和视角,以飨读者。
近日,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在接受FOX NEWS采访时大放厥词,其关于“一个中国”的言论再一次“博得眼球”,引发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
以中美如今的实力,中美关系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将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尤其在复杂的亚太地区。而中美两国之外,亚太地区不能被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俄罗斯,很大程度上,俄罗斯就中美关系的立场,将决定中美俄大三角中几对关系力量的分布、甚至世界格局的改变。而就在特朗普当选后不久,俄罗斯专家就撰文表示:如果特朗普确实要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并且利用南海问题、朝鲜半岛、日本和台湾问题向中国施压,则中国会将此视为公开的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在中美对抗中保持中立。[1]
可见,俄罗斯方面非常清楚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及敏感性,特朗普此次言论一出,也随即惊动了俄方的神经。俄国方面认为,中美关系不可能因为侯任总统特朗普的此番言论而有大的变化,而美国也不会放弃“一中”政策,相反,暴露了其对经济及东南亚事务的极度关切。
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德米特里•米赫耶夫[2]在谈到特朗普涉台言论时就立刻戳穿:特朗普在试探中国,特朗普言论是中美经济战即将打响的征兆。正在上演的中美口水仗在米赫耶夫看来,得从美国最大的问题——中产阶级经济贫困化展开说去,特朗普是希望利用“一中”言论令中国在经济上作出巨大让步,并迫使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总而言之,特朗普的目的不是引发中美大战,而是希望借政治挑衅向北京施压。[3]
类似的,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别特罗夫斯基认为,特朗普涉台言论并不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多少对其上台后中美关系有影响。[4]按照别特罗夫斯基的观点,美国不可能抛弃“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只是摆出一个试探性的立场,看看中国的反应。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很可能暗示了未来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和态度。当然,现在中美关系上还存在悬念的是,特朗普内阁尚未组建完毕,所以在对外关系上还存在不确定性。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副主任巴维尔•萨罗达廖夫的论断则更加果断:美国基于“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会改变,中美关系也不会明显变差。中美有深厚的经济基础,美国对中国施压只是暴露出其对东南亚局势的关心,美国迫切的希望向处于中国势力范围的东南亚投射自身影响力,所以需要不断在该地区制造紧张局势。
众所周知,特朗普从竞选之初就向俄罗斯释放友好信号,频频发出的示好言论在俄民众间也获得积极回应。特朗普当选后的民调显示,54%的俄罗斯人认为美俄关系将在特朗普任期内有所好转。[5]此番又提名与普京交情深厚、获得过俄罗斯“友谊勋章”的埃森克美孚CEO蒂勒森为国务卿。国务卿的选择将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姿态起决定性的作用。暂且不论这一提名能否获得美国会批准,特朗普的行动本身已经俘获众多俄国人的心。
确实,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上秉持灵活的态度,这对俄美关系的缓和将有重要作用,很可能西方对俄制裁将借此机会解除,但是,只要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深层的俄美关系就不是更换领导人能够简单改变的。
安德烈•卡拉波科夫教授[6]指出,俄美关系最终走向如何取决于谁将在特朗普事务中负责安全问题。[7]同样注意到安全事务官员对俄美关系的影响力,俄罗斯政治学者伊莲娜•阿尔克斯尼斯[8]在谈到特朗普可能的对俄态度时表示,特朗普提名退役将军詹姆斯•马蒂斯为国防部长候选人,对俄并非友好信号。[9]马蒂斯以手段残酷著称,绰号“疯狗”,他曾是美国中东地区的最高指挥官,参加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若其担任国防部长,很可能将对伊朗采取强硬姿态。而伊朗是中东地区对俄罗斯有重大利益的战略伙伴,届时,伊朗将成为俄美关系不确定的导火索。
可以看到,俄国内对俄美关系的走向是有冷静的判断的,没有因为美国现在的示好行为,就清一色倒向美国——这也是普京与叶利钦的区别。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奉行极端的实用主义,俄国精英清晰地认识到美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前阶段,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疲于应对自身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内部矛盾,对近年来导致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僵化的乌克兰问题已现倦意,且客观说来,美国已经没有闲钱为乌克兰买单,同时,为了阿萨德的去留,美国在叙利亚战场下的本钱也不小,更何况,制裁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令欧洲内部发生分歧,欧洲已经为此向美国施压。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很可能以政治素人独有的“厚脸皮”,抛弃现任美国政府想要在俄罗斯挣得的面子,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降低冲突格局。那么,两国关系的缓和、西方对俄制裁的取消,是俄罗斯可以在特朗普身上变现的“好处”,但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俄罗斯会选择其“战略合作伙伴”——中国。
早在“川蔡电话门”以及特朗普涉台言论之前,俄罗斯政治杂志主编彼得·阿克波夫[10]就发表了名为《在与特朗普的关系中,普京将选择习近平》的评论文章。1阿克波夫认为,俄中两国在2012-2014年间建立起的战略伙伴关系,是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目标的。普京和习近平的联手是长期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俄中联手可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从而取代“美国主导的世界”。俄中联手是面向未来,两国都希望美国只是成为世界力量中心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普京尽管满意与特朗普的关系,但考虑到民族利益,不会放弃与习近平的关系。更何况,普京与习近平的关系是建立在俄中两国的长期互信基础上的,而普京与特朗普的关系——仅仅是俄罗斯与一部分美国精英的关系而已。
俄罗斯学者伊万•季马菲耶夫[11]则说得更加直白:特朗普可能对乌克兰问题持更加灵活的态度,在叙利亚问题上也会加大与俄罗斯的合作。但站在长久的民族利益角度,无论如何,中俄或是中美的关系都会比俄美关系要好得多。[12]
长期以来,中国对整个俄罗斯民族特别突出的“实用主义”作风都抱着谨慎态度,在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导致国内经济大幅下跌之后,普京积极“向东看”、与中国发展史无前例的友好关系,但中国还是担忧一旦使中俄保持紧密联系的外界压力消失,中俄关系是否将迅速冷却。而就目前来看,中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内生的驱动力使然。俄罗斯正在享受与中国“抱团”所获得经济利益,中国已经成为其最大的经济伙伴;同时,中俄在国际事务上有意识的共同发声确实增强了两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少数争议性问题上的沉默(比如克里米亚归属问题),至少不会为地区紧张局势添一把火。
特朗普时代,中俄关系确实可能因为特朗普对华、对俄政策而存在变数,但这变数在俄罗斯学者德米特里•苏斯洛夫[13]看来甚至对中俄关系是有利的。苏斯洛夫指出,特朗普对中国施加的压力极有可能令中国加强与邻国、欧亚经济联盟、欧盟和中东的合作。而全球治理在特朗普时代将不可避免地更加深化,以G7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以BRICS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手段上的分歧将加剧。届时,就经济合作来说,WTO、IMF、世界银行的效率会依旧低下,BRICS内部将由此变得更加团结;而军事方面,美国对中国和伊朗施压会令俄美的弹道部署问题更加尖锐,哪怕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趋缓,俄也不会拒绝与中国合作——毕竟,俄国与西方的“合作幻觉”敌不过俄国与中国的战略合作。[14]
从根本上来说,想要真正搞清楚中美俄的关系,就要首先明确中美俄三国的自身定位,即三个国家分别“需要什么”。马克西姆·霍米亚科夫教授[15]谈到;中国希望成为地区领导者,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俄罗斯希望在国际舞台上重获决定性的地位;而美国则希望以更少的经济、政治和军备支出维持其世界领袖的地位。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之一;而美国很早以前就在国家利益上与俄罗斯不一致,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时不时就会找点诸如制裁之类的方法来限制一下俄国的发展;但美国对于中国,首先是对中国本身的工业、金融、经济等有想法,其次是想尽办法削弱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奥巴马利用菲律宾等国在南海上给中国制造点麻烦,而这次特朗普用台湾问题——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特朗普在言辞上更具挑衅意味。
是的,俄罗斯的“实用主义”在中俄长期发展中确实是中国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在特朗普带来的中美俄三国关系转换中,俄国正是因为“实用主义”而选择中国。同时,中美关系如若交恶,将直接对俄罗斯本身利益带来弊端。
就这一点,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表示,中美关系的恶化,将令俄国外交更加游刃有余,但需要强调的是,对俄相当重要的能源原料领域以及外汇汇率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中美关系。[16]
事实上,俄罗斯的视角在苏联解体之后已经逐渐发生转变,对俄罗斯的理解应当从对苏联的印象中独立出来。当今俄罗斯无论内政外交,出发点和焦点只有两个:一是获取民族利益;二是重塑大国形象。而美国正是在这两点上与俄罗斯有巨大冲突——冲突不解决,俄美不可能真正意义上亲近。中俄则不然,中俄在国际地位、地区事务、以及国内经济各方面都可以持续合作,近两年西方与俄交恶只是加速了俄罗斯看清其与中国应当合作的利益所在。因而不难判断,特朗普执政美国,会减少俄美冲突,但不会带来“蜜月”;俄罗斯将继续亚太合作,不会搁置俄中关系;中美关系会受到少许负面冲击,但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信息整理、撰稿:韩雯雯
[1] Петр Акопов: «В отношениях с Трампом Путинвыберет Си Цзиньпина», 18 ноября 2016 года. (彼得·阿克波夫:《在与特朗普的关系中,普京将选择习近平》,2016年11月18日)http://vz.ru/politics/2016/11/18/844418.html
[2]Дмитрий Михеев, 米赫耶夫本人出生于苏联,后移民美国,曾担任里根总统及小布什总统的苏联问题顾问,1998年后回俄,在大学任教至今。
[3]РИА Новости: «Мнение: Трамп повел в отношении Китая "разведкубоем"», 12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俄新社:《观点:特朗普在“试探”对华关系》,2016年12月12日)https://ria.ru/radio_brief/20161212/1483397817.html
[4]РИА Новости: «Аналитики: заявления Трампа не приведут к изменению политикиСША по Тайваню», 12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俄新社:《分析人士:特朗普的声明不会改变美国对台政策》,2016年12月12日)https://ria.ru/world/20161212/1483382726.html
[5]俄罗斯卫星网:《民调:超过半数俄罗斯人预计俄美关系将改善》,2016年11月24日。http://sputniknews.cn/society/201611241021246011/
[6]Андрей Коробков,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
[7]Тасс: «Эксперт: победа Трампа на выборах дает шанс на новую перезагрузкуотношений РФ и США», 17 ноября 2016 года. (塔斯社:《专家观点:特朗普大选的胜利将开启新的俄美关系》,2016年11月17日): http://tass.ru/mezhdunarodnaya-panorama/3790802
[8]Ирина Алкснис,维克多•阿尔克斯尼斯之女。维克多•阿尔克斯尼斯在苏联解体前后担任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人代会代表,并分别于2000-2007年当选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三、第四次会议代表。
[9]Ирина Алкснис: «Действия Трампа ужепоказывают контуры его будущей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5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伊莲娜•阿尔克斯尼斯:《特朗普的行为已经表现了其未来外交政策的大体趋势》,2016年12月5日)http://ruskline.ru/opp/2016/dekabr/05/dejstviya_trampa_uzhe_pokazyvayut_kontury_ego_buduwej_vneshnej_politiki/
[10] Петр Акопов,自2007年起担任《政治杂志》主编。曾任职于《自由媒体》、《声音》、《俄罗斯消息》等媒体,并以“非自由主义立场”进行系列报道,也曾在《独立报》担任地区政治版记者。长期的从业经历令其持有突出的保守的民族主义政治立场。
[11] 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2011年起担任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项目主管,主管研究、教育及与政府结构及媒体相关的出版项目。
[12]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 «Двойное сдерживание для Вашингтона: дилеммы Трампа во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е», 18 ноября 2016 года. (伊万•季马菲耶夫:《华盛顿的双重遏制:特朗普外交的两难选择》,2016年11月18日)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dvoynoe-sderzhivanie-vashington-tramp/?sphrase_id=9216
[13] Дмитрий Суслов,2004年起担任外事及军事政策委员会科研项目副主任,2006年获得高等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及世界政治系高级职称。
[14]Дмитрий Суслов: «Революция Трампа и ее глобальные последствия», 23 ноября2016 года. (德米特里•苏斯洛夫:《特朗普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后果》,2016年11月23日)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revolyutsiya-trampa-i-eye-globalnye-posledstviya/?sphrase_id=9216
[15]Максим Хомяков,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副校长,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专家。
[16] РИА Новости. «Косачев: отношения с КНР и СШАдолжны помочь в достижении глобальных целей», 12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俄新社:《科萨切夫:中美关系应当有助于实现全球目标》,2016年12月12日)https://ria.ru/politics/20161212/1483363873.html
信息整理、撰稿:韩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