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科数据中心举行社科数据研究与应用座谈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25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3年1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社科数据中心)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以下简称社政学院)的部分教师召开座谈会,就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资源的采集、开发、研究与应用进行深入交流。

社政学院副院长刘欣教授主持座谈会。社科数据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首先介绍了社科数据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概况、目前已经采集和整理的社科数据资源,重点介绍了正在开展的“复旦大学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的工作进展。社科数据中心相关人员报告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研发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的抽样方法、问卷设计及调查管理等工作情况。来自社政学院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不同学科的十多位老师饶有兴趣地听取了介绍,对社科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交换规则、元数据标准、数据知识产权、数据开发的技术支持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就调查问卷的优化设计、数据平台建设如何吸引教师共同参与、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如何与课题研究及学科建设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彭希哲教授在发言中认为,目前,缺乏高质量、有公信力、动态更新的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瓶颈。建立社会调查数据库及社会科学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数据库建设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充分开发利用数据资源做出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才能真正体现出数据的价值。因此,未来社科数据中心的发展有赖于各学科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中心也将考虑以课题立项、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优先提供对本校教师开展社科数据应用研究的支持。

刘欣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社科数据中心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机会,并透露,从今年开始,社政学院将与社科数据中心合作举办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方法暑期培训班,邀请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来校授课,以帮助青年教师及研究生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基于社科数据的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中心的使命是收集、整理和开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学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研究条件和数据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科学调查方法和应用的训练,鼓励跨学科的研究,为复旦大学履行大学传承、记录文明的职责和成为“国家智库”提供重要和基础性的支撑。

成立至今,社科数据中心在社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和社会科学调查两方面的工作顺利推进。社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已在校内成立由图书馆、计算机学院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的技术工作组,完成了对校内各既有数据资源和国外著名大学社科数据库系统的调研,开展了基本需求分析、元数据规范、标准和设计方案的制定工作。工作组基本确定了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Dataverse系统为原型,同时考密歇根大学ICPSR的功能需求及元数据规范,进行系统汉化、功能定制开发。目前,该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与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合作正在积极协商中,预期在今年4月完成基本功能的实现和平台系统的上线运行。

社会科学调查方面,“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Fudan Yangtze River Delta Social Transformation Survey,简称FYRST)方案经过2012年暑期及10月份两次国际学术专家委员会讨论,已经确定最终的调查方案。该调查以跟踪1980-1989年(简称80后)出生的一代人为主体,以长三角地区为调查区域,深度了解调查对象和所处社区的过去三十年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调查研究的范围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这一研究对分析和了解中国社会在产业(后)工业化、生活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的全方位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完成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电子化、及基于平板电脑的计算机辅助调查支持系统的搭建,调查员及在上海的社区调查网络已经确定,已完成了社区调查和第一次摸底调查,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3000户个人问卷调查工作。此外,社科数据中心及公共管理创新基地近年来还与上海市、区县政府合作完成了上海市居民公共安全感调查、上海市区县社会发展评价、上海市家庭户抽样调查、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等调查,并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合作完成了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能源消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