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生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名家谈方法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24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3年9月18日上午9点,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在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举办了“复旦大学社会生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活动:名家谈方法。本次工作坊由当代中国社会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教授主持,邀请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金力与UCLA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教授阎云翔联袂主讲。两位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结合各自学科视角,就研究方法谈心得体会,并与现场听众积极交流互动。

金力教授首先发表演讲。他从“假设驱动”谈起,认为研究有“三步曲”:第一步是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假设;第二步是根据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并且去实施这个研究方案;第三步是验证假设成立与否,然后再提出新的假设,这样就进入了下一个轮回。无论提出的假设正确与否,人类的知识依然会通过对于假设的检验而得到积累。接着,金教授着重谈如何提出和设计研究方法检验假设。在此,他分享了两个自身研究的案例。一是黑猩猩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发现黑猩猩父系遗传结构比较接近,而母系亲缘结构并不明显,这为社会人类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二是用遗传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的案例。语言学家潘悟云根据南方部分底层方言中的词汇,提出新的观点:汉人南迁的主体是上层政治人物和军队,但是底层社会绝大部分人都是土著局面,导致现代南方方言的多样性以及词语的不同。金教授对今天南方的汉族人的DNA遗传信息进行采集,结果发现南方汉族男性基因的70%来自北方,而女性基因源头则是南北方略占一半。这一结论既没有支持原有的观点,也没有验证新的假设,但仍然为理解人类迁徙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社会科学研究者阎云翔教授做了题为“对于民族志研究的思考”的演讲。他认为当今的民族志研究遇到一个新的现象——全球化与个体化,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正在写的第三本书,关注从土改前到现在村里的社会不平等。自己手头积累的村落材料很多,可以找很多题目写一本书,但感觉视野局限于“我们村”。阎教授强调,“我们村”在变,过去“我们村”是完整的世界,但今天受全球化的影响,也变得异质化。人类学的贡献在于开阔的视野,如果研究只集中在“我们村”,则刚好成为人类学的反面。他认为,作为人类学研究者,既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也要有微观视野。

接着,阎教授谈了第二个问题:如何使用观察与访谈。他认为,今天强调通过访谈了解当地人的视角是有问题的:当地人描述的情况与自身观察到的情况不一定相同;而当地人想的和做的事情,也并不一定相同。当人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进行思考时,这就成为了访谈内容,访谈是经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整理的。但是,这样很可能对当时真正的生活进行了歪曲,这些只有通过参与观察才可以弥补。阎教授举了不少例子证明,参与观察应该和访谈结合起来。最后,他讨论如何进行民族志写作。他指出初学者面临的问题,不是回来没故事可讲,就是故事太多了不知道讲哪个好。他自己的经验是,以这些故事能否为人类学家提供分析的思路为准。

金教授和阎教授的探讨,展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各自的魅力,以及对话与合作的可能。两位学者的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踊跃提问和发表观点,并与演讲者探讨问题。

最后,张乐天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多学科的对话交流,是本工作坊的宗旨。希望大家能借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把资料中心为大家准备的公共学术资源平台开发利用起来。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张乐天教授希望在座的各位学者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到资料室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出研究方案,通过工作坊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