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近百年来首次以整体帕米尔高原为研究对象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2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日前,记者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悉,在复旦—丁铎尔中心跨学科项目资助下,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张晓虹等7人组成的团队于4月8日出发,奔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开展为期约2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

  科考队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精确复原丝绸之路的三条常规路线:玄奘回国的境内道路、清代驿路以及喀什至塔什库尔干的传统道路。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在丝绸之路中占有特殊位置,地处中西交流的中枢环节。侯杨方认为,今年公布申遗点名单中喀什地区无一处入选,令人遗憾。喀什是丝绸之路中、南两道的交会处,堪称东西交通的枢纽。喀什西面的帕米尔高原,是东西文明的分水岭,更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之一,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高僧玄奘是帕米尔路线的最早详细记录者,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有关于帕米尔历史、地理的珍贵史料。清末的《新疆图志》中包含了19世纪末中俄边境谈判时的大量公文。此外,当时英、俄的考察队也撰写了大量的考察报告。出发前,科考队还广泛搜集了冷战时期美国、苏联的军用地图、现代地形图及遥感图片等地图资料。

  19世纪末,中俄进行边境划分谈判时,清政府曾派出一支考察队前往帕米尔对其进行完整的实地考察,这是中国第一支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支完整地考察帕米尔的队伍。科考队今年夏天将到境外帕米尔进行后续考察,这将是近百年来世界上第一支以整体帕米尔高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考察队。

  帕米尔高原谷地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此次科考活动的重心,是对路线所经山口进行判断和选择。侯杨方告诉记者,起于喀什、止于巴基斯坦塔科特的中巴友谊公路被称为“现代丝绸之路”,外界普遍认为它是对古代丝路的再现,实际上它们之间只有部分重合。古代丝绸之路并非供行人徒步旅行,而是供骆驼、马、驴等运货通行的,人能行走的地方,牲畜并不一定能通过。科考队将通过史料记载并结合现代地理技术,首次精确复原丝绸之路帕米尔高原段,还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把丝绸之路穿越帕米尔的整体情况如实地反映出来。此次科考将会对每一个地标、每一个线路进行3D模拟,并将成果发布于网站上。

  侯杨方表示,帕米尔高原的地理条件,从古至今并没有显著变化。丝绸之路的帕米尔高原段千百年来也未发生较大的改变。近代以来,由于其地缘政治原因,帕米尔高原成为英、俄角力之地而被分割,今天分属于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以至于科研人员难以以整体帕米尔为对象进行考察。在近百年时间里,有关帕米尔高原的著作、影像等材料都存在以讹传讹的情况。其中所出现的号称帕米尔的地方,实际上均非帕米尔中心区,而只是边缘地区甚至是临近地区,无法被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帕米尔高原。此前一些有关的学术观点,实际上也多是根据有限材料的推测,错误百出,还需要科学的实地考察和史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