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兹论坛专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0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记者:记录历史的声音,探寻文化的踪迹,欢迎收听《声音档案》,我是吴艳。日前,一个名为《自西徂东:德语文献里的中国1830-1911》的图片展在复旦大学举行,大量此前从未公布过的珍贵照片和图片资料亮相。出乎主办方意料的是,这个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历史研究者、历史系学生,更有不少社会人士前来参观,有的人还带来了大量自己收藏的资料,供专家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一场校园学术展览会引起如此热烈的社会反响?早期中德交往中,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除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同济大学”、“磁悬浮”……中德两国交往中还有哪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故事。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从这个展览说起。

 

记者:德国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末,那个时候的中国在西方是个被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梅兆荣:【我就想起了1621年汤若望来中国,他的天文知识为中国人所赏识,参与编撰《崇祯历法》,无意当中成了中德之间科技合作的基础。第二位,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他没到过中国,但他1697年根据一些商人的书信、报道,用拉丁文写了一本书,基本观点是中国与欧洲的文化各有所长,通过交流相互补充。这个思想在今天也是非常深远的。

 

记者:到了18世纪,欧洲大陆更是掀起了中国热,从这个时候开始,德国开始派使团前来中国考察。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对中国的认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

王维江:【他说,“一种文化,能够把人数如此众多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其达到如此高的受教育的程度,达到如此高的生活水准,这个文化一定是有其坚实基础的。更何况在这种文化当中,武力因素又如此之少,大多数情况下,是文明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和凝聚了这个国家及其家庭,这是他的原话。是总体的评价。那个时候德国人就发现中国这个民族很温和,他的发展是靠自身文化的积累。】

 

记者: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还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餐桌上的礼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维江——

王维江:【1861年的时候,德国人到上海,出面接待的是那个时侯的通商事务大臣,是钦差大臣,薛唤,他接待人家吃饭。桌上有一个黄铜的痰盂,吐痰用的,你不可想象哦。他们请我们省长去的时候,一看人家,干干净净。到了三十年之后,中国人在礼仪方面,尤其是在外交场合,就非常专业,非常细致,跟现在来说就没有什么区别。一份非常仔细的中西文菜单就做好,——烧填鸭、蛋烤布丁、一品莲子汤、一品白果馒头、萝卜丝饼、水果、咖啡、冰激凌。(基本就相当于前菜、主食、饮料、甜点?)对,都按照西式的来安排。座位的排列提前准备好,桌子也铺那个桌布,就很像样了。(这是在几几年?)在1896年。】

 

记者: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文明温和、包容却也神秘、难懂,中国这块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一直都在吸引着他们的目光。他们也记下了许许多多中西文化碰撞交汇中的一个个令人捧腹的细节。王维江——

王维江:【你比如说他们去参观澡堂,他就说,“烟雾和蒸汽能把人弹撞出去。澡堂里的石头地上,坐着光秃秃的身躯,被滚烫的水浇着。人们在可怜的空间里梳头更衣刮胡子”。(为什么当初会有这个理解上的不一样?)欧洲启蒙运动后,作为个体的人是受到尊重,就是在公共空间注重个人的隐私啊,澡堂更衣间是一人一间,这是一个差距,这个差距是来源于观念的不同。你比如说独轮车,是干什么用的呢,外国人也很好奇,他就看到一边坐着一个妇女,一边坐着一头猪,到市场上去,他们觉得特别好玩,就把它画下来。还有马车,中国的马车是木头的,没有减震装置,当时中国的马路不是很好,人坐在里头就很颠,德国人在一八八几年就有奔驰车了么,这个反差很大。不止一个人,都会画。】

 

记者:历史不但有宏阔叙事,更有微妙细节,它们静静地安藏在珍贵的文献和照片资料中,等待着被发掘被相认的时刻。在《德语文献里的中国1830-1911》图片展上展出的珍贵照片和图片资料,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历时16年时间,从陆续收集整理的近三千张图片中精选出的,涉及经济、技术、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中国社会历史风貌的浓缩展现,是中德关系史的形象佐证。王维江——

王维江:民国也有大量的德语的游记,我现在手头有100多种左右。接下来就要做这方面的整理。49年后也有一点,也比较有意思,你比如50年代,有一个人通过西哈努克的关系,拿到了中国的签证,到中国来,回去后就写了本书。这个人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呢,他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办了份英文杂志,受了德国外交部的资助,你也可以说是官方杂志,这份杂志就像一个高品味的杂志,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张爱玲我们熟悉的,英文的小说、中文叫《更衣记》就发表在这个德国人编的杂志上面,首发,而且写了按语,预言这是个前途无量的作家。】

 

 

(间奏)

记者:翻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始至终,德国与中国的前世今缘就与其他国家不同。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梅兆荣:【010中国很早就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问。在20年代我们已经派了很多留学生去德国,其中有朱德元帅,在哥廷根大学,我们的前外长乔冠华,在德国学习德国的文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王弼南外长,后来是对外友协会长,很多人,他们回来以后为了中国的革命做了很多工作。】

记者:在我们的音像资料库里,有一部纪录片中就提到,朱德就是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出纪录片:1922年,在巴黎,朱德听说在中国留学生中建立了共产党组织,领导人周恩来在柏林,他立即动身来到了柏林,11月朱德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他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记者: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梅兆荣:1949年以后,我们第一批派到德国的留学生是53年,我本人就是第一批31个留学生之一,现在我们德国已经是28000名留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回国后把德国的思想、技术带到中国。但是我认为,中国精英对德国精英的了解多于德国精英对中国精英的了解。我们去年庆祝了中德建交40周年,总体来说两国关系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德的贸易额是相当于中国同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总和还要多,德国在中国技术的存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有德国技术的影响。】

记者:中德关系史研究学者吕澍——

吕澍:【你们看这张照片,19821015日,汪道涵,这是当时德国驻沪总领事馆正式启用,这是个仪式,汉堡四年后成了上海的姐妹城市。今年的一月份,汉堡驻上海代表处就迁到了世博会时的城市展览馆。】

 

记者: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

梅兆荣:【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很多,去年我们在德国搞了中国文化年,今年是中德语言年。德文很难学,因为德文很奇怪,它的动词都是放在每一句的句尾。我有深刻体会,我在某大学上学,当时校长接待北朝鲜的南日将军,致欢迎词几乎15分钟时间讲话,但翻译没有办法翻,因为忘记了,但他有办法,他把德文动词放在后面,一点没有错。但是我相信,中国有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你们德文里也有句话,就是“有决心学都会学会”。】

记者:确实如梅兆荣所说,“有志者事竟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中不仅兴起过学习德语的热潮,而且能讲一口纯正德语的人也愈来愈多。1979年,同济大学恢复德语为学校教学的第一外语。1980324,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办了《德语广播》教学节目。【出实况】1987年举行的全国高校德语命题征文演讲比赛更是在当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下是当年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相关专题报道——【出报道】

 

(间奏)

记者:近代以来,严谨的德国传统与融通的中华文明相遇,产生了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和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更迸发出一段段难忘的友谊篇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

王维江:【爱因斯坦20年代到中国来,去日本的途中,在上海停留了两天。到了中国,中国的学术界很重视。(他那个时候获得诺贝尔奖了么?)22年,他是在途中听到了这个消息。抵达上海的前两天在船上通过无线电得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你看,爱因斯坦夫妇观看了昆剧、游览了豫园、王一亭,照片还在。】

记者:其实中国与爱因斯坦的缘分应该追随到他的孩提时代,尽管那个时候爱因斯坦对此并不知晓。在上海电视台的一段纪录片中有相关记载:【出纪录片,“尽管人们不懂得爱因斯坦写下的这个公式,但丝毫不妨碍人们对他的欢迎。】

记者:王维江——

王维江:【他在这之前已经出名了,并不是因为他获奖,他对上海的印象也特别好,你看他写的“美好的清晨”。这是英文的报纸的报道,中文的《申报》等大报也刊登了消息。相对论的宣传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出纪录片: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演讲,礼堂内人满为患。】

 

记者:爱因斯坦来到上海的年代,沪上德国公民仅在1千左右,在之后那段德国历史上特殊而沉重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上海,这个包容、谦和的城市友好接纳了2万多名来自德国的犹太难民。如今,当我们再次翻看历史的记录,不难发现其背后充满了一个个传奇。中德关系史研究学者吕澍——

吕澍:【汉堡嘉没什么名气,他是建筑师,但是他的夫人,在70年代写了一本书叫《谍海忆旧》,记录了她在上海的红色间谍生活,她没到上海来就是共产党员了。】

王维江:【他夫人到上海到史沫特莱认识,史沫特莱当时给德国一家报纸写东西,史沫特莱就把她介绍认识鲁迅。汉堡嘉的名字就是鲁迅翻译的,通过史沫特莱,汉堡嘉又认识了佐尔格,他是为共产国际服务的。汉堡嘉在自己的回忆录《谍海回忆录》中写到,“鲁迅……”有意思的是汉堡嘉夫人除了做间谍的工作还帮着鲁迅做一些文化工作,佐尔格跟她认识后,就要发展她。当时就住在霞飞路1464号,现在也不知道建筑在不知在,我在淮海路上能进去的地方都找过,但都没有找到。汉堡嘉夫人从来没有失手过,是非常成功的间谍。他们两口子49年后就去了东德。87年还回来过,她在回忆上还写过“旧日的行列式样住房”。

 

记者:中国给予了德国人民友朋般的待遇,而对中国友好、在融合中德文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大有人在。由于习惯了在上海的侨民生活方式,许多德国侨民回到母国以后,都说在上海的日子是他们一生中度过的最舒服的时光。

 

记者:中国如何全方位地融入世界一直是国人探讨的热门话题,而中德交往的历史让我们看到其实这种实践一直持续着、深入着。《德语文献里的中国》图片展记录了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观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为我们思考国与国之间未来更广泛的交往空间提供了一个角度。感谢收听今天的《声音档案》。

本期节目撰稿制作 吴艳 

监制 金亚

感谢复旦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中心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