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期访问学者工作坊:“旅行的图像与文本” 顺利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19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31214日至15日,由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期访问学者工作坊旅行的图像与文本在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举行。

工作坊期间,学者们就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从多种角度作了报告并进行讨论,按其内容的相关性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题为“画像文本中的自我之姿:图、诗、史的互证”,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主持。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毛文芳报告了《生命圖史與文本複調:以晚清<鴻雪因緣圖記>為考察中心》,提出画像可视为人类以视觉经验理解自我的传统轨迹,不仅模仿与复制特定的人物形貌,亦为对周围世界与文化形态的模拟,更是对创作之原初环境的符号投射。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对此部分报告做出了精彩点评,在场学者和听众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

第二部分的主题为“情境式广告、平民化书法:文化认同与现代消费”,由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衣若芬教授通过报告《19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在东亚的报纸广告》生动地讲述了在永安堂急速扩张的19201930年代,发行的各大报纸上的广告是如何通过图像与文字来塑造消费需求的。

第三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主持,议题为“现代性之诱惑:猥亵与抒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贺麦晓教授与海德堡大学孙丽莹博士合作完成了报告《“不良小说,猥亵图画”:<眉语>1914-1916)中的身体、性别、文学与民初的出版审查》,报告介绍了民国时期创刊不久即被停刊的女性期刊《眉语》杂志中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并从多角度深入讨论了其被停刊的种种原因,精彩的报告引发了全场的热烈讨论。

     

第四部分着重讨论摄影作为技术、政治与认知的话题,各位教授对早期照相及当时文人对照相的态度、感触做了报告。维思里安大学吴盛青教授的报告《任郎相对唤真真:早期照相文化中的真、幻、化身》生动展现了早期照相文化,通过当时的知名人物对照相和照片的咏叹展现这一时期人们对照相的种种观念。三场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第五部分讨论的议题是世变中的抒情主体:视觉、性别的政治学,钱南秀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诗画同源?薛绍徽(1866-1911)之题画诗初探》,陈正宏教授也参与到本次讨论中来,给学者的报告作出了精彩的点评。

    

第六部分讨论的议题是中国好声音:音、形、义的旅行,其中,吴雪杉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从声音到图像:义勇军进行曲的图像化方式》,报告中丰富的图文资料呈现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图像化进程中的表现方式的演变。接下来,黄运特老师在自己的报告《“Chinese whisper”中国耳语》中从小孩子玩的接话游戏中国耳语这一现象引申出去,认为汉字、ideogram, Paragramanagram,造成了一种translinear reading,从各个角度、多方向阅读。跟汉字一样,paragram anagram 其实是visual rhymes,是视觉上的押韵。”“声音和图像相互翻译,造成符号渗透(semiotic saturation

第七部分讨论的议题是名山风景·流浪儿童:题材及现代性的隐喻,上海大学的张长虹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海派画家的黄山图像与黄山想象——兼论20世纪初视觉艺术中的图文关系,论述了民国时期上海艺坛的黄山旅游与黄山绘画创作的热潮,一方面受到清代画家石涛等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与民国时期黄山的旅游开发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张长虹教授通过对20世纪初黄山图像这一特定社会题材的考察,从侧面让大家了解到当时的图文互动关系。最后,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徐兰君教授为大家重读张乐平的三毛漫画,就儿童与中国现代性进行了报告。她在报告中描述了漫画三毛的形象发展过程,早期诞生于特定时期的摩登上海,发展成现代都市中的流浪儿童,到最后新中国成立后,固定为丰满和健康的新中国儿童形象。三毛的形象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演变。

两天的会议进程在最后各位学者的综合讨论中进入总结收尾阶段,学者们各抒己见,认为现代华语语境中的图文互动的研究层次丰富,涉及范围广泛,是能够促进各类学科互动的综合型研究。最后,会议在学者们的积极提问和精彩的解答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