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18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上海将建立“旋转门”制度:把高校智库的核心专家,送到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挂职任职,让专家的决策咨询能够更“接地气”、更“贴肉”。
日前,“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推进会”,“中国高校智库论坛秘书处”授牌仪式在复旦举行。对上海来说,这个国家级的智库论坛“落地”,意味着推进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迎来崭新契机。
有统计表明,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约有80%的专家身在高校。市教委负责人昨天介绍,对接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资政启民”的作用,上海在推进大学智库建设上主要有三大举措:一是结合正在实施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为智库研究托底;二是结合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了一批“高级战略研究中心”;三是对接国家“2011计划”,从今年开始已启动“上海高校智库”建设。
和这“三步走”相伴随的是较充沛的经费投入。根据计划,一流学科(A类)每年获500万元经费支持;设在上海高校的5个战略研究中心每年各有500万元投入;上海首批支持的13个高校智库、5个培育智库,每年投入分别是700万元和500万元。
据悉,上海将探索“旋转门”制度,除了鼓励高校专家到企业、政府挂职,也将创设灵活的用人制度和优厚的条件,吸引海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其他单位的一流研究人才加入高校智库,形成“政、产、学、研、用”之间人才交叉流动的良好格局。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智库,论总量和美国不相上下;可要论影响力,和中国当前经济实力相称的本土智库却屈指可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直言,智库研究有两大忌讳,一是空发议论,二是学者带着自己的情绪去做研究,研究成果不客观、缺乏科学性。他认为,很多学者身上还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瑕疵,做事前总要先等“伯乐”出现——先等着被“赏识”,然后再做研究和知识服务工作,这种类似传统知识分子“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治学心态,和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
杨玉良也注意到,目前,部分高校智库因为长期和政府部门或行业合作,渐渐习惯了“接订单式”的咨询决策。“大学智库不能总是靠等靠要,除了继续做好委托研究任务,还要主动出击,寻找一些和国家发展、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金海举例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加强社会管理、控制社会风险方面亟需专家学者提供更专业的意见。
与会学者认为,随着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打造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上海必须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结合授牌的“中国高校智库论坛秘书处”,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说,这个国家级智库论坛应聚焦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整套有效的运作机制。比如,智库高峰论坛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会期也就两天时间左右,但智库的运行应该是365天全方位运作的。为此,智库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打造流动的专家平台,另一方面,也勇于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吸纳更多青年学者参与政策设计制定的过程。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原文链接:http://www.news365.com.cn/xwzx/gd/201311/t20131117_171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