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第十二期“二十世纪中国的两次佛教复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17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3年12月17日至18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二期访问学者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圆满举行。该工作坊由中心本年度第十二位入驻的访问学者,法国巴黎高等实验研究院东亚系助理教授田水晶(Daniela Campo)主持,来自法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教授参与了讨论。长期在上海市宗教事务局、上海市委统战部工作的张化研究员也出席了本次工作坊。

二十世纪是变革的世纪,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纷纷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佛教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生存危机”与“重生”。

当各大宗教面临着转制艰难而逐渐式微之时,中国的汉传佛教却出现了两次复兴。首次复兴以二十世纪初太虚法师提出的“人间佛教”为标志,八十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复兴热潮。如何理解和评价二十世纪出现的这两次复兴?是传统信仰的延续还是断裂?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佛教的转型?转型之后的佛教在公共生活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日本上智大学王伟达教授、一桥大学足羽与志子教授、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汲喆教授等人分别从佛教寺院、僧侣、戒律等方面探讨了佛教转型(现代化)的表征。汲喆教授通过官方文件、佛教界人士发言以及学术界各种调查中披露出来的数据考察了49年以后佛教信众与僧尼、佛教寺庙的数量变化、1980年以后汉佛教的受戒人数变化及男女比例、各地寺庙分布密度等问题,勾勒出了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演变的基本轮廓。通过深入分析,汲教授认为,今天表面繁荣的佛教其实前景并不乐观。

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兆健教授、上海社科院罗琤博士、上海统战部特约研究员张化等人则分别通过对“人间佛教”思想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民国佛教医药慈善事业的发展对都市佛教思想的传播、金陵刻经处对佛教典籍事业发挥的作用、基督教对现代佛教的影响等方面考察了佛教转型的诸多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杨凯里教授、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对佛教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中的作用、佛教的两次复兴进行了回顾与前瞻。李天纲教授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佛教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振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件,经过一百多年的革新,当代中国佛教已经独立于世,世俗权力增强,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但“世俗性”充分发展的同时,“神圣性”却没有跟上。李教授提出,一百多年来“人间佛教”所做的工作只是初步的,只完成了“救亡图存”的使命,幸存下来的佛教还有很多缺陷、困境和难题,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当代佛教缺乏一个能够与现代人类精神状况相沟通的“灵性”学说。倘若利用佛教的“神圣性”来从事社会服务,如从事于人生老病死相关的社会事业,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佛教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可以改变佛教过于“世俗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