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欧生活模式分析”工作坊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25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4年3月23日上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Fudan-European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萨克索研究所(Saxo Institute)共同举办的“中国—北欧生活模式分析”工作坊,在复旦发展研究院会议室召开,出席人数为20人。工作坊围绕中国、丹麦两国的社会生活模式及变迁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学术探讨。

根据议程安排,会议首先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梁鸿教授和复旦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寅章教授致词,欢迎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访问复旦大学,预祝工作坊取得圆满成功。

哥本哈根大学的Thomas Højrup教授和复旦大学生活资料中心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张乐天分别做了主题报告。Thomas Højrup以《生活模式分析的本质》(Essences of Life-mode Analysis)为题,讲述了生活模式分析的理论起源、基本结构与实际运用,分析了自我雇用者、专业人员、工人三种生活模式,概括出生活模式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张乐天教授讲演的题目是《国家政治、集体主义与社会生活》,他分析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集体主义变迁的三个阶段,并提出“橡皮筋模式”这一生动形象的阐释视角。

会议的第二阶段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研讨。第一个主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丹麦学者Jeppe Høst以丹麦为例讨论了文化经济中的农村社会变迁,分析了丹麦19世纪后期的集体化运动,提出了“新农村范式”概念。Niels Jul Nielsen描述了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工人边缘化问题,分析了国家处理这个问题时所面临的困难。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菲以上海的白领家庭为例探讨了中国社会生活模式下的婚姻家庭,提出了“个体家庭”概念。复旦大学生活生活资料中心专职研究员、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助理研究员李甜以旌德十七都积谷仓为例,介绍了晚清和民国初期(1900-1915年)基层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之演变过程。

会议研讨的第二个主题是“国家权力与社会生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专业讲师朱剑峰以几个生动的案例,描述了上海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及其来自社区的关怀。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生陆洋列举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浙北海宁县地方政府解决春荒的个案,通过对“荒政”的分析揭示了农村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关联。浦东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国云丹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政策的变化如何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最后,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刘春荣副教授以“中国城市化的应对”为题分析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会议过程中,与会代表分别就主题讲演与各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最后,会议专题讨论了复旦大学与哥本哈根大学合作研究的问题。双方一致认为,两校的研究团队具有合作研究的基础与愿意,可以围绕“生活模式分析”或者“新世界秩序挑战下的国家与生活模式变迁”等主题,展开多层次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