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第15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4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访问学者工作坊在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工作坊题为“心艺交融:全球化中的亚洲宗教与艺术研究(Spiritual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s. Religion and the Arts in Global Asia)”,旨在探究宗教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之道。会议由中心访问学者,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罗汇(Rui Oliveira Lopes)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研究员共同组织,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等14位海内外学者参加。

“艺术在宗教精神的传布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艺术诞生之初,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单纯的审美需要。事实上,某些特定艺术形式的出现,并且能够流传久远,恰恰在于它所服务的宗教目的。正因为此,艺术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能够为宗教在不同文化传播中所发生的变异提供另一个考察的侧面。”罗汇的合作学者,来自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董少新在开场致辞中说道,“亚洲是世界主流宗教的起源地,将工作坊定名为亚洲宗教与艺术,是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可以与欧洲的宗教艺术进行更好的对话,同时,我们也希望将此项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之中”。

                 

此次工作坊的发言主要围绕着图像与宗教展开,涉及的主题还包括文本、建筑、声音等方面,涵盖了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等多个宗教。来自波士顿学院艺术系的布莱尔(Sheila Blair)通过对《可兰经》中“Marzubannama”一词以及穆罕默德形象在教徒的宗教生活、建筑的装饰艺术等方面的运用,探讨了穆斯林如何通过言语、声音、视觉图像“唤醒”先知。

                 

道教图像方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的刘科通过对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的研究,还原了全真教派如何将民间信仰之神塑造为自己的教派祖师的过程。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尹翠琪,则是通过对道教经文卷首扉画原型的考证,揭示了从模仿到再创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建筑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方面,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的坂井隆介绍了东南亚遗存的宗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往往具有多个宗教的建筑特征,体现了不同宗教在东南亚的交流与融合。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哈迪展示了大量印度教寺庙的建筑结构,并分析了此种建筑结构所反映的印度教的宇宙观。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向学者们介绍了诸多宋代墓葬中半掩的门门里站的人的雕塑,探讨了墓葬中出现的这种艺术形式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图像方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董少新通过分析德国裔美国汉学家罗佛(Berthold Laufer)发现的所谓“董其昌画册”,认为此画册可被视为中国回应西画的第二阶段,特征更加中国化,而基督教元素与内涵则所剩无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顾卫民、南京艺术学院的曲艺以及日本名古屋南山宗教文化研究所的日冲直子也进行了基督宗教图像方面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