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时点看金砖国家对外开放与金融合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29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以探讨金砖国家发展所面临的短期风险与长期挑战为主旨,重点聚焦于金砖银行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及其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等多个热点议题的“金砖国家发展与中国自贸区建设论坛”于2014年9月27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由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海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独家协办。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身处一线的权威专家、国内多家媒体以及来自复旦大学的近百位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主旨演讲和金砖银行专场论坛分别由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力波教授、《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先生、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教授等校内外领导、专家莅临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林尚立副校长首先为大会致辞。他指出:现在正是我国全方位发展的时代,因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同样需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视角。自贸区建设和金砖国家合作,是推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以此为支撑,中国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而这两个支点在上海交汇,使得上海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生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平台,而身处上海的复旦大学在这样的环境下负有重要的使命。此次论坛为复旦与中国社科院这两个个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共同探讨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提供了平台,对复旦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最后,林校长寄语此次论坛成功,并祝论坛能够形成有益的成果,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裴长洪教授随后作了题为《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经验与前瞻》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上海自贸区试点一年以来,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模式等关键体制和机制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自由贸易账户、社会信用体系等,值得未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有限的空间范围限制了自贸区的产业功能,无法有效对接长三角强大的制造业产能及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其次,离岸功能较薄弱,不论是离岸贸易还是离岸金融都存在诸多政策和机制障碍。第三,税制改革的步伐有待加快,尤其是海事船舶方面的税收体制亟待改革。最后,区内较高的商务成本降低了企业活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空间的扩容及功能的拓展。将上海临港区划入自贸区,同时建立辅区有助于形成区内的产业和功能互补,同时扩大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此外,建立电子围栏体系,设定区外企业的业务范围并纳入自贸区监管,能够进一步突破物理空间局限、扩宽自贸区功能。

       袁志刚教授以《上海自贸区功能进一步创新》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于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袁教授指出,全球经济的中心在未来二十年中必将东移。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上海将是我国经济与全球市场对接的重要支点,成为一个“全球城市”。因此,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必须以纽约、香港等城市为目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提高信息透明度、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些经验是可以复制并推广到全国的。从短期来看,上海自贸区必须进一步在空间和功能上实现扩围,才能够与上海市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特别是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对接。袁教授强调上海自贸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在于金融开放。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上海自贸区改革为突破口,探索人民币境外投资的运行与监管机制,对于我国金融体系,进而对实体经济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黄剑辉先生在他的主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全球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首先为大家介绍了金砖各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指出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国内也纷纷提出了积极的增长战略。这给金砖国家间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良性的基础。他指出能源合作、机械制造业合作、金融合作,以及环境治理等将是金砖合作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金砖五国地缘关系较远、经济总量与结构差异巨大,同时存在贸易竞争和一定的政治分歧。因此金砖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最后,黄院长重点就金砖银行的设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强调金砖银行的设立必须具有新的机制、理念和信念,能够充分反映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创新。只有在机制和理念上有所创新,才能够倒逼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格局作出变革。为此,金砖银行必须注重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强调“融资”与“融智”相结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共享发展经验的平台。

       在全体大会的第二阶段,孙立坚教授首先以《金砖银行的使命和国际货币体系治理》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提出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金砖各国较高的对外依存度给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带来风险,因而产生了对金砖银行合作机制的需求。上海自贸区建设,以及金砖银行的成立,为我国的产能以及金融货币的双双“走出去”搭建了平台与通道。而要使这两方面因素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提高人民币的储备价值、打造人民币的国际金融渠道,从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孙教授同时强调,我国的金融系统相比于其他金砖成员国而言并没有优势,而人民币国际化和产业走出去战略必须以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产业竞争力为基础,警惕金融市场开放可能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以及产能外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上海自贸区对开放资本市场的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实力。

      张幼文教授随后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了金砖合作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内在联系。他指出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改革成果具有共享性,金砖各国的发展对于其他成员国而言并不是竞争,而是包容性增长。如果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能够推进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那么我国便可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张教授认为上海自贸区建设集中体现了国家在提升治理结构、发展机构功能上的六大方面转型,即加工物流自由化向贸易投资便利化转型、偏重制造业引资向拓展服务业转型、消除内生性障碍向适应全球化规则转型、政策激励型向体制建设型转型、出口规模性发展向贸易功能性建设转型、单向开放式结构向双向投资型格局的转型、竞争性的开放机制向统一开放的机制转型等。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为金砖国家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金砖国家能够以此为基础,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

       最后,何海峰教授做了题为《构建中国开放大国金融政策框架》的主旨演讲,探讨了“我国怎样构建一个‘适应开放大国的金融体系’的问题”。何教授首先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金砖各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他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即便如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正进入一个“新常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阻力,其中最核心问题在于产能过剩和经济转型的困难。除了“关停并转”,推进产业能力和货币金融双双“走出去”是找到推进经济增长转型的新动力的关键。一方面,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以及地区性的治理机制中,提升话语权;另一方面,需要依托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也即上海自贸区建设和金砖合作机制,构建企业和资金面向国际“走出去”的平台。

      下午的论坛以平行会议的形式继续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在《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与中国自贸区建设》专题平行会议中,复旦大学程大中教授提出,近年来国际经贸领域出现区域主义安排蓬勃发展的势头,这将导致全球经济贸易的制度框架发生重大转型,逐渐由以WTO(GATT)为主导的多边框架发展到区域主义安排与WTO多边体制并存的多重框架,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新的多边框架。而“二战”之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欣欣向荣,而发展中经济体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新形势下,我国应该以经济利益为主导挑选自贸区伙伴并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要密切关注自贸区战略与全球及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变化趋势的互动关系。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通过自贸区建设延续“入世”所带来的红利,同时又可避免被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多边体制边缘化。

       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短期机遇与长期挑战》专题平行会议中,吴力波教授介绍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指出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为了扭转持续贸易逆差和国内经济增长颓势,通过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及实施变相贸易壁垒等手段,向以中国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而抑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国际压力和国内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有关人民币汇率是否升值(被低估)和贬值(被高估)的讨论也更加激烈,有关气候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亟待研究。借助宏观经济量化模型,吴教授以中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核心,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并模拟了气候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国别结构和相对价格,以及国内生产部门价格和产出的影响,对我国贸易政策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金砖银行建设热点问题》专题平行会议中,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教授做了题为《以金砖银行入驻为抓手,把“金砖元素”融入上海经济转型升级之中》的报告。他指出,“金砖元素”即俄罗斯、巴西、南非和印度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都是上海经济社会转型、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开拓海外新市场所迫切需要。上海应该以金砖银行的入驻为契机,对接国家金砖合作战略,走出上海改革开放新路子。具体而言,上海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金砖银行落户上海的实际准备;2)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设立“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示范窗口”;3)在上海设立“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具有象征意义的旗舰载体;4)积极争取把2017年的金砖峰会放到上海来开。

      本次论坛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身处改革一线的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观点、开展合作的契机与平台。论坛形成了许多具有极高针对性的学术观点与政策建议,相信能够为上海市自贸区改革试点工作,以及探索金砖国家创新合作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