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专访复旦发展研究院,调研智库建设情况与成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4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2015年11月19日下午,光明日报理论部智库版主编王斯敏和记者杨谧来到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对复旦发展研究院智库建设情况与成果进行专访。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怡,复旦发展研究院初创学者徐桂华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姜义华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李良荣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主任陈诗一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沈国麟副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副教授出席了复旦发展研究院智库建设情况与成果介绍座谈会。

王斯敏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拨冗前来表达诚挚的感谢,随后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就复旦发展研究院的发展历史、作用,以及团队对于咨政的贡献,并且邀请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自我感受。

姜义华首先代表复旦大学对王斯敏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光明日报给予发展研究院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随后,姜义华向光明日报介绍了复旦发展研究院的智库建设的历史,包括当时的背景、起步工作情况;并提出“学问就是学问”,“要将复旦大学智库作为一项事业进行制度化建设”的观点。姜义华又详细介绍了复旦智库跨学科的传统和特色以及当时各学科专家学者的忘我贡献;并且结合实际强调要打破专业界限,发挥各位专家学者所长,将党和国家的事业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徐桂华对于复旦发展研究院的发展历史过程以及运作进行更为细致地补充,并且盛赞了当时各位专家学者不计报酬,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精神。指出中国智库发展要结合多学科优势外,依靠形成一批具有广阔知识、开阔视野、良好的组织驾驭能力的领军人物。

陈诗一就复旦发展研究院重启之后的成果进行了具体介绍,提出要发展更为完善的制度来吸引、团结人才,以建立强力分析团队进行长期跟踪分析,有效回答热点问题,最大发挥人才优势。

李良荣介绍了中心利用大数据在网络舆情收集和分析领域所做的创新。并且重点介绍了中国青年网络心态的研究,以及新媒体在收集战略性资源、思想资源以及建构国家形象、构建国际网络传播秩序方面的研究成果。李良荣还强调了独立作为智库的生命以及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张乐天讲述了自己由于独特的机遇进入智库,并且决心做特别的事情的自我经历,一直致力于将资料收集平台打造成人们能够最真实了解中国的平台。强调资料收集平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发展研究院提供国内外高度认可的特殊的了解中国资料,以及吸引国内外一流学者来此研究,为智库提供更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国际视野亮点。

沈国麟首先分享了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管理中心对个人、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的重要影响,着重说明了对于个人的格局、境界提高,视野、胸怀扩大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管理中心作为新型高校智库在培养运营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沈逸介绍了智库建立的初衷以及面临的挑战,认为智库是推进政府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改革的动力。

 

 

最后张怡强调,智库的价值要得到尊重,明确智库对政策的影响程度,以及要求政府加大对智库的支持力度,要“加法”而不是“减法”,要求政府进行独立的专项拨款支持,不能挤占高校科研经费。并且要建立科学的、独立的整合评价机制。

徐桂华老师赠书于王斯敏

 

 

在认真听取各专家学者所做的关于复旦发展研究院智库建设情况与成果介绍之后,王斯敏由衷表达了对复旦发展研究院在作为中国特色智库发展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的敬佩之情,并且鼓励复旦发展研究院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发挥自己依托复旦优秀人才智力资源富集和上海经济文化高地的优势,吸引团结各界有序专家学者,汇集优势力量把复旦智库办的更好,为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