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怡出席“新常态下新型海派智库发展”研讨会并作发言:大学智库是一个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7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导语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随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加快推进,上海担当着“二次领跑”的历史使命。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荟萃各方精英智慧,搭建高端研究平台,提升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金融风险防范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和对策建议的水平,建立和完善顺应时势、创新理念的智库服务体系。



日前,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作为专业性智库类型入选其中。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加强协作、助力上海智库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近日发起主办了“新常态下新型海派智库发展”研讨会,并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中心主任张怡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发言。


与会智库专家普遍认为,上海智库建言献策在权威性、参考性、战略性基础上,其“海派”特色明显:一是体现时效性。这是海派智库有别于其他智库的重要特色,其内容建设紧扣当前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热点、焦点问题,紧紧围绕中央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最关切的重大课题,快速反应,分析研判,资政建言。二是突出针对性。体现上海海派文化的务实精神,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实践提供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智库服务。三是把握前瞻性。强调研究成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洞察力,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客观反映与分析,对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事实和趋势进行研判与把握。四是强调全局性。从全国乃至全球视角看问题,关注上海及长三角在服务全国发展中的谋划布局,关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实践、改革经验与突出问题,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上海看全国,立足国内看世界,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下为专家发言集萃: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海纳百川求真知

今天我们讲海派智库,海派是什么?从智库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上海独具特色,自成一派。这跟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色息息相关。上海开放包容,门户之见少,不同观点在碰撞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从而“求”得“真知”,这种做法和风格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特别需要发扬。在海派文化中,我们和国际机构进行广泛交流,有时也不回避一些敏感、现实的问题,双方能坦诚交流、直接对话,使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判断上更具有开阔、包容的视野和胸怀,因此思想和观点容易站在比较前沿的位置。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僵尸型”的研究机构,挂牌时热热闹闹,成立后无声无息,这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立时间不长,但高速运转,充满活力,各种论坛的频次和规格很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已成为群英荟萃、思想和观点交流的高端平台。这种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对我们也有启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海派”智库强调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首先,海派智库一直强调有“士”的精神,要有担当精神,要有家国情怀,秉持独立立场,不人云亦云,而是直抒己见,敢说真话。第二,要引领风气,站在政府的肩膀上去思考,想政府之所想,思国家之所思。第三,扩大国际视野。古人讲,办一县之事,须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之事,须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之事,须有全球之眼光。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海派智库要对标国际,突出全球视野。我们要把上海智库建设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上海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做,一定要对标世界上的一流智库机构。我们的智库在吸引海外人才走进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体制上的制约,但随着新型智库的发展,一定会有创新和变化。上海这座城市国际组织越来越多,智库应该是高端人才的输出机构,应该是优秀人才思想历练、成长的绝佳平台。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海派智库要在上海需求和国家需求之间找准结合点

 

海派智库要有更高的立意和立场,要在上海需求和国家需求之间找准结合点,既服务好上海决策层,也要服务好中央决策层。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当时就是为了浦东开发而成立的一个机构。过了二十几年回过头来看一看,感觉当时的创建者是有前瞻眼光的,一开始就强调决策咨询的重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当时决定不拿政府财政预算,而是从社会上、向企业募集经费。最近,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虽然其中有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智库机构,但数量还太少。政府应该鼓励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智库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资政建言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这类民间智库大多属于非盈利性组织,政府应该免除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扶持其成长和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鼓励国内智库和顶级国际智库交流合作

 

我在德国待了十年,德国的智库非常多,德国柏林刚刚成立了一个300人的研究中国的智库,人家拼命研究中国,我们应该鼓励国内智库和顶级的国际智库多联络、交流,从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研究热点上相互借鉴、相互参考,知己知彼才能做得更好。另外,同济大学跟海外的研究机构有广泛深入的合作,我们在全球智慧城市和世界大都市创新力的系统研究、数据积累和挖掘、策略研究等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我们愿意携手同行,形成合力,把项目做大做强。


央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独具特色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现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非常快,但政策研究、智库研究往往有些滞后,国际上相关经验的借鉴也比较少。比如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单单一个“双11”,份额就非常之大。互联网金融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蕴含和暴露出许多隐患和风险。我们的实际工作确实需要加快运转,但相关的理论研究、智库研究、决策咨询等必须跟得上。从这个角度来讲,智库的作用就至关重要。央行对智库的需求有自身特点,主要倾向于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型智库。现在很多私营企业也在搞智库,跟很多研究部门、高校进行合作,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力量来参与智库建设,是一件好事。关键是各自的定位、特色和研究重点务必要界定清楚,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而不应同质化、无序化。智库建设,不能贪多求大,一哄而上,而应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定位,选好路径,有所侧重,在特定的领域精耕细作,独树一帜,打响品牌,建立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叶国标:海派智库有自己的标准、标杆

 

海派智库立足上海,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家高度、国际视野;特别注重操作性、对策性、建设性,既提出问题是什么,更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之策,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现实而直接的参考,“拿来就能用”;海派智库聚焦当前国内国际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很强。这是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时代,就像一支乐队,大家各施其长,形成合力才可以演奏出辉煌的乐章,诚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大气谦和,开明睿智”的上海精神一样,这也是海派智库的一种标准、标杆。


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湧:智库建设应服务国家战略

 

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理解为做做政策性的课题研究。在许多欧美国家,很多政府要员、内阁部长退下来以后,就到智库去当CEO或者当所长。今年11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双自联动”改革方案。自贸区管委会和大张江管委会在做具体研究时,邀请了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前滩研究院、识局新媒体等社会智库一起参与,他们觉得为自贸区贡献智慧很有价值。


服务国家战略,应该成为智库的使命和情怀。自贸区建设是国家战略,需要各类机构建言献策。一些智库专家建议,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多踩油门、少踩刹车,特别是不能放空档、拉手刹车,但也不能偏离方向,更不能不系安全带、不带安全气囊乱冲乱撞。一些专家认为,自贸区总体而言,一方面“放”的空间还有不少,另一方面“管”的精力还不够、事中事后监管可以采取的措施也还不多。比如,“光盘”在我国属于复制行业,其中,只读光盘和可刻录光盘生产设备的审批权限和层级不一样,前者已取消、后者还保留,说明可能还有改革空间。智库应该研究类似的问题,特别是把问题挖出来、提出来,搞清楚国际惯例怎么干的,讲明白适合中国国情的做法应该怎么样,至于问题最终如何解决,则需要有关职能部门来实际操作和推进了。建议智库围绕自贸区、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等国家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挖问题根源、直击市场痛点、对标国际规则,提出积极有效、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进而助推转型、助力改革。


现在全国有四个自贸区,大家因地制宜,创新改革的力度都很大,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改革创新方面,上海自贸区如何保持领先态势、如何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既要勇拿“单项冠军”,也要虚心学习兄弟地区的经验做法,集聚包括智库在内的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发挥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努力争取“铁人三项冠军”。当前,我们正在建立健全一种开放、灵活、包容、高效的自贸区政策研究运行机制,以进一步聚合各方智力资源,认真倾听各方建议甚至批评意见,为上海社科院等海派智库提供服务保障,真正为决策层做好参谋顾问。


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怡:大学智库是一个平台

做智库,我们应该有一种“老克勒”的精神,坐得住板凳,守得住寂寞,复旦发展研究院就是这样的。对于综合性大学新型智库,我们的理念是,大学办智库不是大学老师办智库,而是大学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综合性学科优势,有丰富的数据支撑,有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专家学者,大家互相沟通交流,形成智库。复旦发展研究院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平台,我们整合了学校内部的资源,比如说国家治理方面,我们就把信息学院、软件科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都交叉在一起做研究。另外,现在很多智库在搞实体化,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创新,比如探索学术服务中心实体化的路子。将来,中国会形成智库人才市场,其中的学术运营人才与传统的行政人员大不一样,他们要有学术背景,能运营策划,还需具备国际视野。随着中国智库的发展,智库也必然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人才市场,成为高校软实力、城市软实力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部分。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智库建设应该开放协同

我们要怎样做出海派智库的特色?一是要全球化、国际化。从全球化到当今的全球化治理,应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特色,一个关键。二要是创新。我们要在智库思想、研究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新常态下新型海派智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体制机制问题,只有把体制机制理顺了,我们才能够做得更好。三是要开放协同,不能闭门造车,各自为战。今天的研讨会就是特别好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形式上是上海社科院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签约,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开放协同的新起点,这也是海派智库内涵的特点。目前,虽然说政府部门已经非常重视智库的地位和作用,但还是希望政府在研究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时候,更多地让智库参与其中,资政建言,让智库真正能够“站在政府的肩上”思考问题,帮助政府解决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咨询。


上海现代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马颖:重在智者的汇聚

 

应用型智库,更多需要开放的产学研的结合,这就需要在机制上一定要有所保障。智库是注重时效的,它对信息源、学科的专业性、资源的广泛性都是有要求的,因此智库的发展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固定的智者(研究人员),而在于是否有更灵活的机制保障,吸引和聚合外界的智力资源,特别在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的、流动的平台上,应快速反应,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另外,各类智库一定要在定位上有所错位,复旦有复旦的定位,上海社科院有上海社科院的定位;有高端的智库,也应该有一般的应用型智库。如果依托于应用型的高校建智库的话,还可以有细分的精准领域,做特定领域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如此,它的政策建议才可能更具有典型性、参考性和可借鉴性,有些可能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这也是智库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副总经理张凤明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等课题,整合资源,深度合作。此外,还将在金融人才培训、财经论坛举办等方面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