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vs胡锡进:所谓“鹰鸽之争”的要害在哪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1 来源:《上海观察》+收藏本文

两个问题重新摆在中国面前:



最近,吴建民大使和胡锡进主编围绕中国外交展开“激辩”,引发舆论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中国外交大发展的表现,健康的辩论能促进公众、研究者和决策者思考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


撇开外界众说纷纭,两位先生的辩论实质上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我们怎么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观;二是如何搞外交。吴大使是在国际观的问题上举例批评了《环球时报》,可惜胡主编的回应却没有太多针对这个核心问题,而主要着墨于媒体与外交的关系。

吴大使演讲的对象是外交学院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外交官。他们如何认识世界与中国,对未来的中国外交至关重要。

《环球时报》的传播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公众,当然也有研究者和决策者。媒体在国民国际观和国家对外形象塑造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样至关重要。

大家之所以对中国外交各持己见,还在于对几个问题的认知差异: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中国的国际环境如何?对这几个相互紧密关联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显然会带来不同的国际观,导致不同的外交政策主张,即所谓“软”和“硬”。一则“大国意识”渐强,尤其是国家处于上升阶段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自大情绪不免渐长;一则受惯性思维影响,迈不开步子;一则认为列敌环伺,当然要准备打战;一则认为全球一体、相互依赖,主张马放南山。

在中国国力日益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承担国际责任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两个问题重新摆在我们面前:一是我们了解世界么?二是我们还需要向外部世界学习么?

答案是明确的:今天的我们,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客观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然而现实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国别研究有衰落的迹象。国际问题研究中重领域、轻国别;重大国、轻小国;重外交、轻内政社会。新闻媒体领域,过去常驻一个国家十多年、几十年的专家型记者少了,短平快的报道多了;各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在报纸上、电视上什么问题都能谈;国际新闻国际报道多了,但是真正深入的少。还有书籍、翻译领域,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发展到最后,都会深刻地影响国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当然也会影响到外交政策。例如,当我们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会发现对沿线很多国家并不了解;当我们要开展大规模国际援助时,发现既没经验也不熟悉当地情况;当我们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摩擦增加时,对不少国家的内部变化还不清楚……

当我们对世界依然不够了解,公众对外交提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也就不意外了。而同时,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离不开如何认识我们自身,如何认识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方面,长期驻外的外交官、媒体记者,和象牙塔里的学生、学者,电脑前面的“键盘侠”们都各有所缺。

更好地认识自身是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应该是国民精神的日新。大国之大既是国土之大、国力之大,更该是民心之大、民智之大,因此可以讲,我们先要有大国之国民,而后方有大国之崛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媒体如何塑造国民的国际观,大学如何塑造青年的国际观,研究界、政策界具有什么样的国际观,都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要走向真正的大国外交,正是更要开眼看世界之时。




张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涵盖外交学、国家安全、中国外交、法国及欧盟外交等。



本文来源:《上海观察》,经作者本人授权发布于本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