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丽菊 发布时间:2023-09-26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收藏本文
内容提要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邢丽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四个“共同倡导”的核心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全面体现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同时分别对应回答了“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能够实现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什么内容”“如何实现交流互鉴”四个维度的问题,具有科学系统的逻辑统一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基础。文明具有多样性,所以需要交流互鉴。人类历史是多元文明发展的历史,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交融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多重可能。习近平主席指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遗产。[3]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早就载入人类史册,如历史上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中世纪欧洲效仿阿拉伯,欧洲文明在与外部文明的不断交融中生出新的脉络。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都是东西方不同文明交往的生动范例。不同的文明都承载着独特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肤色、地域之别,尊重文明多样性要摒弃用强制性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进步。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文明具有共通性,所以能够实现交流互鉴。世界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一致。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合了人类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汇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政治制度优秀的共通性价值,开辟了化解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纷争的文明交流互鉴新境界。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各国人民相互交往的加深,人类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将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超越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包容的态度来理解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内涵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跨越各种现实的文化藩篱,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百花争艳的壮丽图景。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容源泉。文明具有发展性,所以既要继承发扬传统文明,也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与发展。文明凝聚过去、联通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让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4]由于受到时代条件、认知水平、社会制度等制约,传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旧时代陈旧过时的烙印,这就需要进行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既要挖掘和保留有借鉴价值的文明传统,又要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现代生命力,让文明保持生生不息、焕发勃勃生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吐故纳新,才能开拓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境界,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人类。[5]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方法。文明具有实践性,所以需要加强世界各国间的人文交流合作。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柱。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是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增强国家间理解和信任的重要纽带。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要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方式,广泛进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媒体、卫生、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形成有来有往、有你有我的良性互动,增进理解信任,消弭隔阂冲突,奠定民意基础,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二、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中国,文明一词见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以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意即如果一个人(尤其是统治者)的德行像日月般光明正大,并用礼乐来教化他人,那么人们便会被其德行感召,就会“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止”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当为”或“当行”,这是一种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文明以止”意味着“内修文德以化成天下”,蕴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相比而言,在西方语境下,文明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概念。过程论观点认为,文明代表着人类不断脱离野蛮状态而持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都经历着发生、成长、衰落、解体的演变阶段。单位论观点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是分析和研究的单位,世界文明由不同的单位组成。价值论观点认为,文明是特定人类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只能用撒播种子的方法达到目的。[6]随着十七、十八世纪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在西方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偏向于价值论的文明观,具有明显的扩张主义倾向。西方殖民者打着“文明”的旗号进行全球殖民和武力扩张,所谓西方“普世主义”的价值观开始传向世界。这种无限制的文明扩张必然导致文化殖民主义或文明冲突,与中国传统意义上“文明以止”的文明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具有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首先,相互尊重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儒家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说文解字》解释“仁”为“从人从二”。“仁”是自我对他者关心爱护的道德情感,更是一种相互性的伦理规范。只有将爱人之心推己及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尊重和爱戴。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华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相互尊重、感同身受的心态来对待一切事物。其次,包容互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待他者的态度。任何事物都有可取之处,要以虚心的态度来学习并丰富自己。《楚辞》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故需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态度。《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者并非对立,实为一种互补、对应和包容的关系。道家的“无为”与“有为”,佛家的“出世”与“入世”都说明事物间互补的重要性。再者,“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相应也”,中国古人常常将音乐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等关系的范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包含和平、和谐、和睦等多重内容,意味着既肯定事物的多样性,又包容事物的差异性,并将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一个和合体中。“和”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生成万物的必要条件。“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相互调和、融合才能生成繁盛的新事物。“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追求不同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极大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不仅发端于中国的儒道思想日益西渐,起源于异域的佛教、景教、摩尼教等世界六大宗教也相继传入中国。沿线国家宗教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了中外民众精神信仰层面的融通,为丝路贸易的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追求不同文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努力做到平等而予以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有“忠恕”之德,努力做到“推己及人”,尊重文明创造的主体及其独特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具有“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的胸怀,要保护自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禁止对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在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努力寻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平相处的最大公约数,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做到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三、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
文明是表现人类进步状态的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的标识,是人类历史的实践性创造。恩格斯明确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品质。”[7]文明观是人类对不同文明形态及与其他文明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8]马克思主张用阶级眼光看待文明的发展,认为资本主义文明在积累丰富的物质成果、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强度,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9]他预测会有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文明,这种文明的基本特征包括“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教育的普及”[10]等。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西方虽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他进一步预言指出,历史上一向以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中华文明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1]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突出表现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同马克思和汤因比的预言判断,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立在和谐、和平而非对抗、剥削的基础上,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形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13]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集中体现了现代化的整体性(人口规模巨大)、普惠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协调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性(走和平发展道路)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在于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超越了阶级剥削和社会对抗,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形态,体现了文明的和谐性、持续性、互利性和全面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一种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主张,丰富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具体内涵,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文明倡议与西方现代化语境下的文明观具有显著区别。西方现代化根植于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具有残酷的侵略性、排他性特征。西方资产阶级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全球大肆进行殖民侵略,巧取豪夺各种原材料、资金和劳动力市场。得益于巨大的生产力财富,西方国家增强了自身优越感,不仅拒绝承认其他国家拥有与其平等的权利,而且自认为天生拥有主导世界的优势,走上了霸权之路。西方国家还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输出给其他国家,对于与自己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进行压制或打压,大搞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体现了强烈的排他性。与西方走殖民扩张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以开放包容态度与各国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着力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治理格局的垄断,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产物,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宽广胸襟实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主导的文化霸权话语体系,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需求,为丰富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积极正能量。
四、全球文明倡议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冲击,给全球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动荡频发,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民粹主义明显上升,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及跨国性挑战方面越来越难以形成合力。[14]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美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大搞意识形态划界、阵营对抗以及以“价值观”为名拉帮结派……给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带来巨大阴影。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更加突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全球文明倡议打破“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新愿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掌握着世界政治的主导权,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美西方国家自诩为世界文明的代表,认为其他文明都必须向其学习,在全球大肆推销所谓“普世价值”。这种试图用“普世化”的文明取代其他文明的做法,实则打着文明的旗号搞分裂或对抗,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全球文明倡议强调,现代化既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从历史长河中把握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并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宏阔图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基本内涵。“两个结合”作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升华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行动指南,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价指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那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15]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历史上,文明交流互鉴一直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本形态,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途经阿拉伯到了非洲、张骞出使西域以及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徐光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开创了中西科学交流先河等,共同为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反观西方工业革命以及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文明纷争,西方国家为争夺霸权而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世界文明多样性遭受严峻挑战。历史已经证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无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就需要各国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其中既需要经济和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和文明的力量。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种文明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瑰宝。文明是多样平等的,因多样而需要交流,因平等而能够实现对话。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只有从多种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才能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摒弃意识形态纷争,共同为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携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辟了新路径。全球发展倡议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矛盾和问题,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出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途径,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得到联合国以及近百个国家的积极响应。作为推动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典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16]中国不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真正多边主义理念,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难题和当前人类面临的安全困境提供了重要理念引领。全球文明倡议在以上两个倡议的基础上,凝聚了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共识,回应了各国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迫切诉求,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动力,文明是发展与安全的土壤,发展与安全又是文明演进与前行的途径。“三大倡议”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工作布局,[17]反映了中国对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深邃思考。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凝聚精神共识,强化认同纽带,增进理解信任,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夯实了文化根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新的文化路径。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18]“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19]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符合人类和平发展愿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激荡的关键时刻,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释: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
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3页。
[2]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4/20/c_1127350811.htm。
[3] 《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https://www.un.org/zh/events/culturaldiversityday/declaration.pdf。
[4] 吴晓丹:《全球文明倡议:点燃人类文明之光》,《光明日报》,2023年5月5日。
[5] 吴志成:《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光明日报》,2023年4月24日。
[6] 林存光:《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一大精华》,《北京日报》,2016年11月7日。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08页。
[8] 邹广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学习时报》,2023年5月1日。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11]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276―284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13]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http://www.xinhuanet.com/2023-02/07/c_1129345744.htm。
[14]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时报》,2023年3月17日。
[15] 《特稿:人类命运中的中国担当》,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3/03/c_1120565537.htm。
[16] 余虹:“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论坛)”,《人民日报》,2023年6月10日,第3版。
[17]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已经被正式写入2023年6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这更加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18]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c_1120340081.htm。
[19]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http://m.news.cn/2022-11/04/c_1129102459.htm。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