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庆宇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复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2024年12月24日下午,第24期公共政策讲座“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税之争和未来发展”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RICE)和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CCES)联合举办。天津大学卓越教授、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老师作主旨演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罗长远、宋弘、奚锡灿等多位老师出席讲座。
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钊教授主持。
张中祥教授首先回顾了欧盟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背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如今不仅体现在中低端制造业,还集中体现在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技术赛道。2019年以来,中国“新三样”(光伏、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销量以年均40%的增长率快速扩张,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尤其显著。2023年,每四辆中国出口的汽车中就有一辆电动汽车,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更是占到全球产量的60%。
张中祥教授指出,欧盟将中国的竞争优势单纯归因于测算出的车企高额补贴,这种判断是值得商榷的。综合来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是早期产业布局、长期政策激励、研发投入和统一大市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暂时引领世界,能否保持领先的关键在于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
此外张教授强调,需要仔细辨析和鉴别欧美媒体渲染的几组数据的真实含义。第一,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虽然占到全球产量的六成,但主要还是销向国内的庞大市场,出口只有不到两成。第二,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主要由外国品牌(如特斯拉)所贡献,包括合资收购和中外合作的品牌(如名爵)。第三,中国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跨国车企大多实现“在地化生产”,况且中国出口汽车的大头仍然是传统燃油车。
张中祥教授指出,欧盟的反补贴税实质上是应对中国竞争的一种提前行动,而非通常反补贴框架下所主张的对既定伤害的反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事实崛起,打破了跨国车企和发达国家的传统技术红利。发达国家的传统汽车行业面临转型的困难,难以应对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压力。无论是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还是美国此前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上游行业的规制,本质上都出于为本国汽车产业赢得竞争时间的目的。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也并非基于常规的市场公平诉讼,提前行动的政治成分和战略意味更浓。
张教授进一步强调,尽管欧盟的反补贴结果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中国的相关机构及市场主体仍应积极应对。机电商会乃至主要企业应当积极投身谈判,可以借助WTO的多边磋商机制和价格承诺作为应对手段,也应当强化留存谈判依据的意识。张教授还指出,中国企业应谨慎认识到通过“出海”规避反补贴税收的复杂性,综合考虑海外原产地的市场特征和各类风险,也应当准确理解原产地规则的动态变化。
张教授也补充了对产能过剩这一概念的辩证认识。制造业领域出现超量生产和巨额资本流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服务业的准入限制。由于各国的限制和产业保护,中国出现的多余产量往往很难被其他国家吸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
最后,张教授展望了未来的进一步变化。欧盟发展电动汽车也是大势所趋,其反补贴关税是为其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争取时间。不排除在关税执行期间甚至初期,欧盟有接受中国价格承诺的可能性。此外,也要认识到特朗普当选的一系列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