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04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承办的上海市教委下达的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自2017年7月6日举行开学仪式至8月3日举办结业仪式,为期四周,共有33名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的优秀青年学生全程参加。金砖国家项目聚焦交流与融合这一主题,旨在为来自金砖国家的青年学生打造友谊与共识的平台,推动金砖国家青年一代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发展、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了解与兴趣,促进彼此交流,夯实金砖合作的民众基础。
一、学员构成继续维持高水平,真正体现金砖国家合作的多元性。前期招生宣传阶段,中心通过拓展多方渠道,取得很好的招生效果。申请人数较去年增长77%。最终录取的33名学员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四国,实现了金砖国家全覆盖,真正体现了金砖国家多元化的特性。其学员的国籍情况如下:巴西10名,俄罗斯6名,印度6名,南非11名。
金砖国家项目学员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学员分别来自金砖国家近20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心在同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西圣保罗大学、坎皮纳斯联邦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印度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斯坦林布什大学等传统合作伙伴继续加强合作的同时,在今年继续开拓金砖国家,米纳斯联邦大学、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金山大学等知名大学和机构都派出学生参加金砖国家项目。学员来自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国别组成如下:巴西9所,俄罗斯4所,印度2所,南非7所;今年的学生除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外,博士生和研究员人数也较往年有明显提高。专业背景多样,有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其它学科。
二、课程内容丰富充实,教师阵容国际化、专业化。本次项目的课程包括全球治理与金砖国家合作、中国政治与外交两个模块,邀请国内外教师、企业家前来授课。一方面,针对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上的合作,深入探讨各国在全球经济体系改革、能源合作和环境政策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朱杰进老师在课上以新发展银行的建立为例子,详细阐释了金砖国家如何成功地对全球经济秩序进行改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叶玉老师介绍了新发展银行的运行机制,引起了各国学生的强烈兴趣;华东师范大学的孙溯源老师则讲解了金砖国家在能源合作上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困境等等。另一方面,就中国政治与外交这一宏观话题,不同老师各抒己见。为了促进金砖国家的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了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潘忠岐老师从中国的“公共外交”出发,引发了同学们对何为成功的公共外交政策的思考;澳门大学的魏丹老师则介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促进了他们对当下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认识。这一主题还包括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双边关系的课程,如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舒展老师、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的马斌老师、来自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的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 教授分别就中非、中俄、中巴关系做了详细介绍。
(图为师生课后合影)
三、此届暑期班得到了金砖国家驻沪领馆的高度重视,领馆代表积极参加到项目中,并给与高度评价。巴西驻沪总领事Ana Cândida Perez莅临现场参与了开学仪式。Ana认为,金砖合作仍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金砖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参与,而本次金砖暑期班项目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金砖合作需要有创新,而创新的希望主要在年青一代身上,他们应当探索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而包括本次金砖暑期班在内的金砖国家间的青年交流沟通正是这样的创新合作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图为巴西领馆代表在开学仪式上发言)
四、与金砖银行形成良性互动,并积极参与到青年外交活动中。今年金砖国家暑期班有幸第三次拜访金砖银行,于7月28日实地参观银行办公地点,并与金砖银行的高层职员进行深入交流,学生们积极提问,关心金砖银行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金砖银行的职员们都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让学生们对金砖银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学生与金转银行工作人员积极交流及学生合影)
五、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和融入上海。中心精心设计和实施了“快乐上海”模块。在上海的四周时间,中心安排学生实地访问考察了黄浦江、中共一大会址、中华艺术宫、新天地等能集中体现上海历史发展和现代风貌的地点。金砖暑期项目组织学员到朱家角考察,让他们充分感受江南水乡古镇的曼妙、中国园林城市的优雅、传统文化的悠久与魅力等,同时通过组织学生体验包饺子,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华美食的魅力。
(图为参观中华艺术宫合影)
六、增强了金砖国家青年一代对中国的了解,点燃了学生来华留学的热情。参加本次金砖暑期班的33名学生中有20多名都是初次来华,中国在绝对大数学生眼中还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在暑期班一开始,我们就为学生准备了介绍中国文化、教授简单汉字的课程。随着暑期班的进展,尤其是通过在复旦大学期间的学习、课余的社会考察活动等加深了对中国和上海的了解,改变了之前对中国的一些偏见和误解,绝大多数学员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表示出了极大的好感与热情,多位学员还表示这段经历让自己坚定了将来要到上海和复旦留学的想法。有许多学生表示,这一个月收获颇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还有与其他金砖国家同学的交流,开拓了视野,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轨迹。
青年一代是金砖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的交流将成为推动金砖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青春活力。中心将立足于本年度的实践成果,再接再厉,真正把金砖暑期项目办成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金砖国家人文大交流”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