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繁荣与萧条》:被遗忘的经典

作者:徐昕 发布时间:2016-03-31 来源: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公众号+收藏本文

 文《中国金融•复旦之声》 学生记者 徐昕

 

欧文·费雪,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和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其人天资禀异,涉猎广泛,不仅是数学家,经济学家,还是健康事业的终身斗士。他曾是百万富翁,名噪一时,是”,却也因大萧条而破产,声望大跌,落寞寡闻。1929年大萧条前夜他作出的”,抑或是利率理论自费雪而井然、货币主义以费雪方程式为奠基云云,很少有人能想起费雪”后对大萧条的见解。然而恰恰是这些为人淡忘的见解,放诸今日仍能适用,毫不过时,其贡献也并不在凯恩斯之下。1932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费雪看来,——过度负债、货币数量、价格水平、净值、利润、生产贸易和就业、乐观或悲观情绪、流通速度以及利率。在阐述有关这些因素的理论之外,费雪还以大萧条为例,根据当时美国经济中这九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造成萧条的根本原因,也提出了挽救经济的治本措施。由于撇开了其他宽泛内容、仅以九个因素为切入,更有大萧条为案例依托,本书主题明确,条理清晰,篇幅较短也更易读懂。—通缩理论所描述的多米诺骨牌:廉价抛售以清偿债务 -> 实际债务和实际利率上升 -> 周转速度下降 -> 更多破产 -> 信贷萎缩 -> 信心越来越低迷

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实际债务的增加令债务人经济更拮据,但使得债权人更富裕,所以最终总效应应该为零。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在费雪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回应了质疑:产出下降和价格下跌(实际的债务负担增加)导致了借款人普遍的财务困境并降低了抵押品的价值,由于信贷以抵押品为基础,借款人流动性受损的同时,债权人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伯南克的研究方向决定了他的应对危机的作为“金融加速器——费雪在书中展示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是如何把小衰退变成大萧条的。去岁今年央行降息降准的连番应对,也正是在防范这样的风险。因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无论有没有人想的起费雪,至少他的思想正在为决策者所践行,《繁荣与萧条》的价值也愈得彰显。——实际债务的增加。一个饱受萧条摧残的人能够直面痛苦的回忆,极力从中探寻繁荣与萧条的法则,其乐天精神和学术定力可见一斑。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费雪成也乐观,败也乐观1929年股市的盲目乐观使他被市场的惊涛巨澜所吞没。“本书的主要结论是,萧条多半是可以预防的1929年的大萧条是世界性的,各国不断遭受来自彼此的货币与关税政策冲击,费雪也对此提出了促进全球货币稳定的重要性

当然,纯货币政策应对萧条是有局限性的。凯恩斯主张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克服了费雪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凯恩斯打造了一部自己的理论体系80年过去,这些见解仍然光芒闪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渗入了当今决策者的脑海。 

 

欧文

 

作者]欧文: 商务印书馆

译者: 2014-7

页数  272

 

内容简介


《繁荣与萧条》一书是费雪1932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做演讲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费雪看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几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大萧条都是本书所讨论的九个因素产生作用的体现。本书除了分析这些因素,还根据美国的负债情况提出了造成萧条的根本原因。同时,作者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治本措施。

本文由“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CFCFudan)公众号提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