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No.230 | 11.30-12.06

作者:鲍明阳 发布时间:2020-12-08 来源: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


拜登公布经济团队主要成员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特拉华州召开发布会,携下届政府经济团队主要成员亮相。拜登表示,他的经济团队是“一流的”,这些人将共同努力帮助遭受疫情重创的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被提名为财政部长的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是一位严谨的宏观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曾于2014年至2018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是担任该职的首位女性。如果提名得到参议院认可,耶伦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名女财长。在耶伦的领导下,拜登的财政部或将支持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并同时扩大财政支出。


此外,美国自由派智库“美国进步研究中心”主席妮拉·坦登(Neera Tanden)被提名为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如果提名得到参议院认可,坦登将成为首位执掌该部门的少数族裔女性。奥巴马基金会主席、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被提名为财政部副部长,有望成为美国首位非裔财政部副部长。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研究教育与和平问题的经济学家塞西莉娅·劳斯(Cecilia Rouse)被提名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或将成为该部门历史上首位非裔女性领导人。


12月3日,拜登提名前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布莱恩·迪斯(Brian Deese)出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拜登当天发表声明,相信迪斯能帮助美国结束危机,重建更好的惠及每个人的经济,并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重大危机过程中创造更多高收入岗位。迪斯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先后担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白宫行政和预算局副局长及代局长。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帮助政府制定和协调国家经济政策,是总统经济团队的核心人物,且提名无需获得参议院批准。


新闻来源:CNBC、纽约时报、新华网

图片来源:NPR


美国司法部与白宫“针锋相对”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P. Barr)对美联社表示,司法部目前没有发现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存在着足以改变选举结果的大规模投票舞弊行为。


巴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对关于选举舞弊的指控与情报进行了彻查,但没有发现任何能改变选举结果的证据。美联社指出,作为特朗普长期以来最忠诚的下属之一,巴尔的此番表态显得格外直接。巴尔在选举前曾多次表示,邮寄选票很容易出现舞弊。选举结束后,特朗普多次喊话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敦促对选举舞弊行为展开调查,并批评巴尔办事不力。


美联社公布巴尔的表态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继续声称选举存在欺诈。特朗普的私人律师朱利安尼则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称,根本没有看到司法部进行过调查的迹象。


除选举舞弊案的调查外,美国司法部与白宫的较量在其他方面同步展开。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路透社的报道,美国联邦法院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一起潜在的犯罪行为。有证据表明有人愿意向白宫提供大额的政治现金,以换取总统赦免或缓刑。华盛顿特区地区法院公布了长达20页涉及行贿换赦免案调查的文件,但没有披露案件细节或涉案人员的身份。美国司法部一名官员透露,此案的调查对象不涉及任何美国政府官员。


就在赦免调查备受关注之时,美国政治报(Politico)网站报道,在12月2日晚上的白宫圣诞派对上,特朗普对众人说“过去的4年是惊人的4年,我们要努力再干4年,否则我们就得4年后再见了”。报道称这是特朗普目前为止有关寻求另一任期最公开的表态。有消息称他可能在拜登就职典礼当天宣布参加2024年大选。


新闻来源:CNN、Politico、纽约时报、路透社、美联社

图片来源:CNBC


美众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


美国众议院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一致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在众议院表决通过后,将送交白宫待总统签署立法生效。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该议案已于今年5月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法案获得共和党及民主党普遍支持,外界之前已预期美国众议院将在本周通过立法。白宫也表示,预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签署一项法案,该法案可能会阻止一些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除非它们遵守美国的审计标准。路透社报道称,尽管该法律适用于任何国家的公司,但其目的是针对诸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中国科技公司和中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公司。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今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该法案时指出,这种做法有损于双方利益,不仅会阻碍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更将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及其国际地位。优质上市企业是各国资本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相信国际投资者会根据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希望美国有关方面秉持专业精神,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监管合作问题。以实际行动切实推进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促进双方早日达成共识,共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2月2日和3日连续两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均明确反对美国证券监管政治化的做法,表示这种做法是美国对中国公司采取的歧视性政策,对中国企业进行的政治打压。华春莹呼吁有关各方开诚布公地就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议题加强对话和合作。中方希望美方能够为外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而不是想方设法设置种种障碍。


新闻来源:路透社、金融时报、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drawfleurdelis



特朗普正在考虑是否提前赦免家人和律师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担心拜登上台后司法部可能会寻求对他的报复,因而正在与顾问商议是否提前赦免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和伊万卡·特朗普(Ivanka Trump)——以及伊万卡·特朗普的丈夫、白宫高级顾问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甚至包括提前赦免自己。特朗普的私人律师鲁道夫·W·朱利安尼(Rudolph W. Giuliani)也出现在这份赦免名单内,不过朱利安尼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纽约时报》是在说谎,他没有与白宫的任何人谈过赦免自己的事。


小唐纳德·特朗普此前受到过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三世(Robert S. Mueller III)的调查,原因是他在2016年竞选期间与提供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破坏性信息的俄罗斯人接触,但他从未受到指控。库什纳曾因获取总统安全许可向联邦当局提供了他与外国人联系的虚假信息,但司法部当时并未追究。


据《华盛顿邮报》12月3日报道,当天伊万卡发推表示自己于1日被华盛顿特区总检察长办公室传唤,取证工作持续了5个多小时。伊万卡指责这次调查是“出于政治动机的报复行为”,并贴出自己2016年12月的邮件截图试图“自证清白”。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调查内容涉及滥用资金的指控,伊万卡故意隐瞒了其他几封邮件的内容,事情或许并没有伊万卡说得这么简单。


此外,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对特朗普组织(Trump Organization)的调查已经扩大到包括该公司数百万美元咨询费的税务冲销,其中一些可能已经延伸到伊万卡的身上。特朗普的私人律师朱利安尼也可能面临大量的刑事指控。今年夏天,他曾接受曼哈顿联邦检察官的调查,原因是他在乌克兰的商业活动,以及他在罢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而这一事件是国会弹劾特朗普的核心。


拜登周四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达了对特朗普可能提前赦免助手、子女甚至自己一事的担忧。他担心特朗普这样做会“开创先例”,改变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法治和公正的看法。拜登强调,自己上任后不会干预司法部的工作,也不会下令发起对某些人的调查。


新闻来源:CNN、CNBC、纽约时报、环球时报、华盛顿邮报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感恩节加速美国新冠疫情恶化,
全球多国进行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


刚刚过去的11月,美国新冠疫情迎来了第三轮激增潮,多项疫情数字不断刷新着记录。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11月单月新增病例超过了400万,11月4日日新增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11月27日这个数字即飙升至20万以上。12月3日,美国新冠肺炎住院人数破记录达到100,667人,当天报告的死亡人数超过2800人,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天。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警告称,到明年2月美国累计死亡病例可能达到45万。


感恩节假期带来的出游潮很可能是美国近期新疫情加速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大量的人口流动以及密集的家庭聚会急剧恶化了美国的新疫情状况。据美国出行组织AAA估计,整个感恩节假期期间,有高达4800万美国人驾车前往目的地,另有240万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旅行和聚会的增加对病例数意味着在进入十二月的接下来几周内,美国很可能在已经出现的病例激增之上叠加更大一波激增潮。12月4日,福奇表示愿意出任拜登政府的首席医疗顾问。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在他就职后的第一天就会要求全体美国民众佩戴口罩100天,只需要100天就能看到新增确诊病例的大幅减少。拜登还表示,一旦公共卫生专家福奇认为疫苗安全,他将很乐意接种新疫苗。此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也均表示愿意公开接种新疫苗,以减轻公众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怀疑。《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官员的话称,美国正加快疫苗部署,预计到明年2月底将有足够的新疫苗为美国约1亿高风险人群接种。


此外,英国、俄罗斯、印度相继公布了本国开启新疫苗大规模接种的时间表。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日,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署(MHRA)表示由辉瑞公司(Pfizer)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疫苗将于12月7日开始在英国接种。由此,英国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新冠疫苗大规模使用的国家。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和德国国家电视台的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已于12月5日开始为医务人员、教师等高风险人群接种俄制新冠疫苗——红星V。另据俄罗斯媒体消息,全人群的大规模疫苗接种将按照自愿原则免费接种。


《今日印度》4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党内会议上讲话表示,一旦科学家批准使用新冠疫苗,印度将立即开始进行接种。届时一线工作者、老年人、重病患者将得到优先接种。莫迪称,预备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将在几周后准备妥当。


新闻来源:NBC News、CNN、The Guardian、CNBC、BBC、路透社、今日印度、华尔街日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德国国家电视台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特朗普政府宣布限制
中共党员及直系亲属入境


美国政府当地时间周三发布新规,限制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其直系亲属赴美旅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还发表声明称,这项新政将中共党员及其家属的旅行签证最长有效期限制在单月单次入境并立即生效,主要用于“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共党员和其他中国公民一样,可以获得最长10年的赴美旅游签证。


据《纽约时报》报道,新措施并不影响中共党员申请其他种类的签证,比如移民或就业。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的指导方针允许美国官员根据个人的签证申请和面谈情况,及其对当地共产党员身份的了解,来确定他的党籍。这可能意味着,这项政策将对中国高层政界和商界领袖造成打击,而非数百万为了在商业和艺术等领域获得优势而入党的较低级别党员。舆论普遍认为,此举可能会加剧中美之间因为新冠疫情、南海争端等议题本就紧张的双边关系。


这已不是特朗普政府今年首次宣布收紧签证规定。今年上半年,美国国务院陆续宣布了针对各类中国公民的多项签证限制,包括负责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关押和监视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官员、在美国工作的记者,以及被认为对香港政治镇压负有责任的官员。


在12月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国家外交官需要有起码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有起码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应该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美方这种行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希望友好交往的民心所向,最终只会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新闻来源:福克斯新闻网、纽约时报、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国务院终止5个中美交流项目


12月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声明称,他们终止了5个由中国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政策制定者教育中国行项目(Policymakers Educational China Trip)、美中友好项目(U.S.-China Friendship Program)、美中领导者交流项目(U.S.-China Leadership Exchange Program)、美中跨太平洋交流项目(U.S.-China Transpacific Exchange Program)和香港教育文化项目(Hong Ko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gram)。这些项目根据美国《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MECEA)第108A条进行,允许美国政府雇员使用外国政府资金进行旅行。然而,美国国务院却在声明中将其抹黑为“中国政府全额资助、用来进行软实力宣传的工具”。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专门在推特(Twitter)上发文声称“我们欢迎与中国官员和中国人民进行真正对等的对话。”


此前一天美司法部称,自从该部在美国开展打击“科技窃取行为”行动后,已有1000多名中国籍研究员离开美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称,对于美国一些人,他们目光所至,看到的只有仇恨、分裂和对抗。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出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打压遏制中国的战略,对中国采取了种种政治打压行动,包括采取很多极端措施,企图干扰和切断正常的中美人文交流,任意骚扰、迫害、压制美国内专家学者,致使中美之间的正常人员交往,以及包括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新闻来源:CNBC、环球时报、观察者网

图片来源:Business Today




美司法部称孟晚舟可“部分认罪换回国”


《华尔街日报》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司法部正与孟晚舟讨论一项协议,以允许她从加拿大回国,来换取她承认在相关刑事案件中的“不当行为”。随后,路透社援引匿名消息来源证实了该报道。


报道称,最近几周美国司法部官员与孟晚舟的律师讨论过达成“延迟起诉协议”的可能性。若达成这样的协议,孟晚舟将被要求承认针对她的一些指控,检方将同意推迟并在之后放弃指控,但前提是她配合检方。到目前为止,孟晚舟并未接受这一提议,认为自己不存在不当行为。


代表美国司法部和孟晚舟的谈判人员本周将再次进行商谈,希望在特朗普政府任期结束前达成一致,双方正在努力确定是否存在都能接受的条款。对于报道中提及的协议,孟晚舟本人、美国司法部发言人均不予置评,加拿大官员和拜登的发言人也未作出回复。


在12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再次强调了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明确立场,即孟晚舟女士是无辜的,她没有犯下任何美国、加拿大方面所指控的罪行。孟晚舟事件完全是美方出于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政治目的,而加拿大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这是一起彻头彻尾、地地道道、严重的政治事件。中方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和引渡请求,敦促加方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让她早日平安地回到祖国。


新闻来源: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澎湃新闻、新华社

图片来源:路透社



澳大利亚将与美国联合研制
高超声速武器以应对“中国威胁”


12月1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雷诺兹(Linda Reynolds)在一份声明中宣布,澳大利亚与美国上周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发并测试高超声速武器。除此之外,澳美官方没有公布更多细节。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双方共同研制的是一款从飞机上发射的远程导弹,可以搭载到澳军多个型号的作战平台上,射程可达到1600公里。导弹的样品最快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启动测试,澳大利亚军方希望其能在5~10年内服役。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雷诺兹今年7月访美期间,曾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Thomas Esper)就共同研制高超声速武器一事进行过磋商。事实上,两国在与高超声速武器相关的动力传感器及材料技术等领域已经进行了长达15年的合作研究。雷诺兹强调,维持澳大利亚在军事技术与能力上的优势,在本届政府的战略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美国开发这一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也可以为澳大利亚国内的防卫产业提供机遇。


澳大利亚研制高超声速导弹,与其防卫战略大幅调整,尤其是开始强调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密不可分。今年7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大幅增加防卫开支,未来10年澳政府计划在国防领域投入2700亿澳元,约合1.3万亿人民币,主要用于采购先进装备,并增加澳军人员数量。这2700亿澳元中,计划有93亿澳元将用于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反导系统。


作为打造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第一步,澳大利亚将耗资约8亿澳元,从美国采购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一款远程反舰导弹,该型导弹的各项性能全面超过美国及其盟友目前使用的鱼叉反舰导弹。美国防务新闻认为这种导弹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包括航母等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艇,部署到亚太地区的指向性不言而喻。此外,新版“强军计划”还明确将印度洋东北部、中国南海及西南太平洋定义为澳大利亚国防军最优先的任务区域。


作为回应,美国海军部长布雷斯维特(Kenneth Braithwaite)近来一直积极倡议重建美海军第一舰队以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重新恢复在该地区灵活机动的海上指挥能力。当地时间12月2日,他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正式确认重建计划并表示重组将涉及美国海军力量的调整。第一舰队的大部分舰船和人员将来自司令部设在日本横须贺的第七舰队。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长期通过演习港口访问以及在北领地的训练轮调支持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因此澳大利亚北部或将成为第一舰队的重要基地。


在12月3日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表示,近年来美国带头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直接导致此类武器军备竞赛的势头加剧,严重影响全球的战略稳定。澳大利亚仅仅追随美国的步伐,依照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俄罗斯威胁论”为自己的扩张行径找借口,给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中方对此表示关切。华春莹强调,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没有像美国一样的全球作战战略和计划,也无意针对澳大利亚,更没有与别国开展军备竞赛的兴趣。


新闻来源:悉尼先驱晨报、美国防务新闻、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The Rising Europe



解放军军机常态化巡台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解放军军机12月4日上午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并表示这是解放军军机连续8天巡台,“宛如手游的每日任务一样频繁”。报道称,根据广播记录,解放军军机于4日上午8时19分进入台湾西南空域,高度3500米。台湾防务部门4日晚间表示,当日进入台空域的解放军军机共有三架,分别是运8反潜机、运8技术侦察机和运8电子干扰机。据台湾西南空域“粉丝”专业统计,解放军军机12月以来累计进入台湾空域4天,而在刚刚过去的11月,解放军军机累计进入台湾空域26天,几乎每天都进入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


2020年以来,解放军军机巡台已逐步常态化,但每次解放军军机有大动作时往往意味着台当局行为越界。8月10日,解放军所属多架歼11、歼10战斗机陆续短暂越过所谓“海峡中线”。有分析指出,这是大陆方面对9日美国卫生部长访台的明确警告。


9月18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展开了为期5天的实战化演练。18日上午,解放军军机出现在了台湾岛、西南、西部、北部、西北等多个方向的空域,早7时至11时之间,台军方累计播放24次所谓“广播驱离”,4个小时内出现17次紧急升空情况。台军机通过广播向解放军喊话“你以飞过海峡中线立刻转向脱离”时,解放军战机飞行员直接回应没有海峡中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放军实战化演练开始的前一天,美国副国务卿克拉奇抵台访问,并就美台军售一事与台湾当局举行会谈。从9月中旬至今,解放军军机持续巡航台湾周边空域,解放军的实战化演练对台独势力发出了强硬信号。


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强调,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组织实兵演练,展现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新华网、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确认,被誉为地球两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生了坍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工程师已评估了损坏情况,确定望远镜的三个支撑塔全部断裂,达900吨的接收平台坠落到底层的碟形反射盘上。此外,望远镜的支撑钢缆也已断裂。


长期在阿雷西伯天文台工作的物理学家亚伯门德斯在接受美国《商业内幕》采访时表示,“现在唯一在做类似研究的地方是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比阿雷西博要灵敏。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时监控微弱无线电信号的能力,现在我们只有一只眼睛了。”


从1963年落成至2016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虽名义上被用于深空科学研究,但实际上该望远镜是在“冷战”中为反导研究而生的。上世纪5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制造。当时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分析核弹头在穿越电离层时会产生独特的特征,可以快速将核弹头与诱饵区分开,从而实现精准拦截。


冷战期间,阿雷西博望远镜除了被广泛用于电离层研究外,还被用于收集苏联电子信号情报,包括从月球表面反弹返回的苏联雷达信号。“冷战”后,阿雷西博才正式转向民用科研,主要任务是搜寻危险的近地小行星,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它甚至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1974年阿雷西博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