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院+收藏本文
编者按:2025年1月10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震荡与重塑: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4》。本次推送的是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贺平教授撰写的专题文章。
经历平成时代近30年的踟蹰后,“求新求变”一直是日本的自我期待。然而,欲变而不得、欲速而不达的风险同样如影随形。2024年的日本政坛变迁,正是这一世相和社会心态的体现,也预示着今后一个时期的继发变动与摸索。其结果虽不免仅得乎中,但与其他极化现象突出的国家相比,无疑减缓了震荡摇摆所带来的冲击乃至撕裂。
一、两场选举左右日本政局
2024年,在金权黑幕、派阀政治等负面新闻持续发酵的作用下,执政1094天的岸田文雄政府人心渐失、日感难以为继。岸田本人不得不在8月14日公开表明不再参加下一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并于10月1日退任首相。由此,岸田文雄的执政时长暂时定格在战后日本历任首相的第八位,其功过与否还有待历史评说。尽管在退位前后民怨四起,但凭借其年龄优势和权力基盘,假以时日并不排除“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可能。
由于岸田政权的终结,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和10月的众议院选举成为今年日本政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日程。两场选举的结果或许都是日本政治权力结构“变”与“不变”之间的一种妥协。无论是石破茂在自民党党内逆转击败高市早苗,五次参选终告圆梦,还是自民党在国会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惊险过关,都是各方政治势力权衡利弊的某种逆向选择,“排除法”的意义尤甚于“最优解”。在选后的众议院中,自民党与公明党合计获得215席,不仅远远低于选前的279席,也未达到全部465席的过半数(233席)。而在野党一侧,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的席位则大幅飙升,分别斩获148席和28席。由于自公联盟的席位未过半数,自民党虽保住政权,但沦为“少数执政党”。
从结果来看,多党联合执政甚而在野各党取而代之的揣测终究未成事实,但日本原本“一超多强”的政党格局所出现的变化已昭然若揭。在野势力尽管跃跃欲试,仍力有未逮。立宪民主党虽异军突起,但作为第一大在野党凭一己之力与自民党全面抗衡尚需时日。因此,当前日本的政治版图并非曾几何时人们想象或期待中的“两党对峙”。事实上,日本各主要政党的政策立场相对接近,政策分歧对普通选民投票选择的分化作用并未出现明显提升。与之相伴,日本选民对选举和政治的“疏离感”仍在加剧。今年众议院选举的投票率仅为53.85%,不仅比三年前的大选低了2.08个百分点,也创下了战后第三低的投票率。而在选举之后各大民调机构的例行舆论调查中,自民党的支持率继续大体在30%上下徘徊,其余主要政党的支持率则基本停留于个位数。反过来,没有特定支持政党的选民比例始终居高不下,这一倾向在年轻人中更为普遍。如果把这一部分选民视为一个整体,则其恰恰是日本选举中最大的“无声之音”。
两场选举产生的“弱势总裁”与“弱势首相”也为今后一段时间日本的政治走势定下了基调。走马上任的石破茂内阁虽仍处于新政权的“红利期”,但其支持率已呈下探之势,在各大机构的民调数据中与不支持率持平,甚至低于后者。也正是由于这一弱势地位,执政三个月来石破茂政府在内政外交上显得颇为谦恭、低调,在处理与在野党关系和应对国内问题上更是如此。
二、经济社会喜忧参半
在相当程度上,2024年的日本经济仍处于“安倍经济学”的延长线上,而岸田文雄所倡导的“新资本主义”理念及其具体施政方略成败与否,尚需时间检验。新版日币纸钞的发行确实带来些许话题性和新鲜感,但日本经济整体仍提振乏力、创新不足。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结构性痼疾难见妙方,非一朝一夕可望根除。与此同时,受全球市场景气减速、地缘经济风险频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要想独善其身也困难重重。
这一年,或喜或忧,不少经济数字勾起人们的诸多比照和联想。2024年,日本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落于德国之后,跌至世界第四位。而根据年底由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日本的人均GDP在2023年继续被韩国超越,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38个成员中仅仅排名第22位。作为市场热度的重要风向标,日经平均指数一度重返甚至超过泡沫经济时期的水平,让人回忆往昔颇感唏嘘,但旋即也在8月创造了一日下挫4400日元以上的历史性暴跌。地价的上升和工会在“春斗”后取得的涨薪幅度都创下了泡沫经济时期以来的新高。此外,2024年3月,在日本银行总裁更替近一年后,解除负利率的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实现了2007年以来时隔17年的利率上调。与此同时,日元汇率仍处于低位,甚至一度达到了1990年4月之后一美元兑换160日元的最低水平。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超过2%,普通民众的实感恐怕更在其上。由于受到库存不足以及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8月日本各地出现了短时间的“米荒”,虽性质大异其趣,但不禁激起人们对于昭和时期乃至大正时期相关事件的历史记忆。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等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使“日本制造”的形象和口碑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往往连带出近年来类似丑闻的似曾相识之感。年底本田与日产等日本汽车业巨头的合纵连横同样成为具有轰动效应的重大事件,让人慨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社会层面,2024年日本开年不利,年中又一时人心惶惶。新年伊始,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就遭受了震度7级的强烈地震,紧接着在羽田机场发生了民航客机与海上保安厅救灾飞机相撞的严重事故。8月,日本遭受多次台风侵袭,日本气象厅又发布了有史以来首个“巨大地震警报”。尽管如此,从全年来看,日本社会仍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因此,在年底各大媒体的全年重大新闻排行榜中,社会新闻的数量和比例均不甚突出。回顾这一年日本社会的风雨冷暖,或许有一个事例颇具双重象征意义:“金”字再度荣登年度汉字,这固然与奥运会、黑金政治、物价高企、所得税门槛等现实因素密不可分,但同一个字自1995年以后已五度入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的某种“滞缓”和“循环”。
三、对外关系稳中前行
2024年作为一个政权交替期和过渡期,无论是知难而退的岸田文雄政府还是初来乍到的石破茂政府,都在外交上保持相对谨慎和克制。受益于此,日本的对外关系未现大的波折和危机。
一方面,岸田执政末期,日美同盟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日本也继续深度参与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盟伴网络。4月,岸田文雄首相作为国宾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英文演讲。7月,岸田文雄参加北约首脑峰会。日美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美日印澳四方外长会议相继召开,美日韩、美日菲、美澳日菲等小多边机制在2024年稳中有进。对于接替岸田政府的石破茂政府而言,由于羸弱的民意基础、蹒跚的政治联盟,内政的优先性或远高于外交。因此,到目前为止,其外交政策仍处于萧规曹随的状态。被普遍视为安保问题专家的石破茂本人在上任之后也尚未在此领域有何重大举措。
另一方面,这一年中日关系总体平稳。尤其重要的是,为增进政治互信,双方的高层交往和对话沟通有序落实。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会见了时任首相岸田文雄。时隔一年,202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石破茂首相举行首次首脑会谈。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5月,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阔别四年五个月后再次举行,也为开启三国合作新征程释放了积极信号。12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的访华之旅不虚此行。在实务层面,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时隔四年举行第二次会议,双方在青少年、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媒体、影视、地方、妇女等领域达成10项重要共识。在这一年中,日方关心的短期免签政策、水产品出口等问题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年底,日方也投桃报李,承诺放宽面向中国公民的签证措施。毋庸讳言,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强韧与否,与深化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上的步调和成果息息相关。可喜的是,着眼于共同利益,中日双方在2024年开展的善意互动终见成效,两国关系出现转暖势头。
四、展望
2025年,在缺乏强势领导人的背景下,如何妥善应对波谲云诡的日美关系将是摆在日本外交面前的核心问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无论是中日关系还是日本对外政策又一次站到了“正视历史”与“开辟未来”的重要现实节点上。在国内,参议院改选的结果备受瞩目。此外,阪神淡路大地震30周年、日美安保条约缔结65周年、广场协议签署40周年、日韩邦交正常化60周年等多个周年纪念也接踵而至。在具体议事日程上,2025年日本将作为东道主迎来大阪世博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多场重要活动。相比2024年,2025年或许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变数,也为日本探寻突破乃至变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