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0 来源:上观新闻+收藏本文
随着2024年末沪苏湖高铁的开通,长三角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有望进一步加强。图为列车驶过沪苏湖高铁元荡湖段。均 资料图片
近期,华为员工正式入驻练秋湖研发中心,预计2025年春节前将有更多员工进驻。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现场,作为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一款名为“哪吒”的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参与决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加快建设最优人才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势在必行。
为了回应上述时代课题,近年来,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姚凯教授领衔团队,全方位地关注了全球范围内各大科创城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先进做法,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工作。
在比较研究、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他们有哪些重要的发现?当下的人才工作可以从哪些点切入、继续深化探索?姚凯教授向记者娓娓道来。
本报记者 柳森
人才生态“卷”不走
还没法学
城市周刊:您对人才政策的研究横跨海内外,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人才生态”一词。如何准确理解“人才生态”在当下的内涵?
姚凯:人才生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与人才相关的工作、科研、平台、政策、文化、社交等多元因素构成的生态总和。
一个好的人才生态,通常会表现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整个生态可持续,拥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内部支撑;充满活力,使人才发展不受限制或少受限制;对外开放且稳定,吸引要素集聚流动,对内为人才营造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关注人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关注人才与周围环境(如组织、社会、文化等)的互动关系。
人才生态涉及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流动等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势下,人才生态还应当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
城市周刊:过去几年,您和团队对全球范围内的科创城市进行了比较与研究。这些科创城市在人才生态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表现?
姚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纽约凭借其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吸引了大量顶尖人才,并通过高水平的电子政务服务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
新加坡以先进的数据中心建设和高水准的电子政务系统,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创新枢纽。
多伦多通过持续的研发经费投入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城市管理,为创新人才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伦敦拥有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强大的国际合作能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拥有风险投资和支持增长的生态系统,包括孵化器、加速器、导师、投资人、联合办公室等。
通过定期举办国际科技论坛和创业大赛,阿姆斯特丹吸引了全球顶尖人才和创新资源,形成了多个创新集群,带动了周边社区的更新和发展。
巴尔的摩凭借独特的“联邦合作研发”模式,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快速崛起。其培育的137家初创型医疗技术企业直接带动了城市中心区域的社区更新。
尽管在“抓手”上各有千秋,但上述城市在开放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支持的力度、服务水平的高效性方面均有卓越表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供丰富的科教资源、优质的教育环境、高效的创新支持体系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也是普遍的做法。
由此形成的人才生态不但“卷”不走,还很难被简单地模仿,为促进当地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好生态的新方向:
谁来都可以被成就
城市周刊:近年来,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愈发与“科教兴国”联系起来,您为此提出了“打造人才生态圈”的建议。从“人才生态”到“人才生态圈”,一字之差,又意味着怎样的飞跃?
姚凯:“人才生态”侧重于分析人才在特定环境中的成长、发展,及其与环境的互动。“人才生态圈”则是一个更系统、全面的概念,将人才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才生态圈”更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去看待人才发展:注重人才工作与产业、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相互协调、促进;通过促进人才要素在各类主体之间的高质量集聚、高效流动配置,实现各类主体之间的人才共享和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在不同领域、组织之间协同合作,形成更紧密的人才发展共同体。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单一学科或领域的人才已难以满足复杂的创新需求。因此,人才工作不能光关注某一传统类别的人才,而应关注更多元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人才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与交流,探索如何打破传统界限,促进不同背景、专业的人才进行协同创新。
当前,全球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全球化视角下的人才流动与人才创新要素配置备受关注。对内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夯实竞争优势,对外以开放的态度促进人才要素国际化流动,成为我国人才学研究的重点。
随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战略发展,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也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各地区都需要结合各自产业优势,着力研究如何在促进人才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间人才互补。
事实上,和时代大势一样发生变化的,还有年青一代员工的特点与喜好。相比于过去的年轻员工更看重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如今的年青一代更看重成长机会、个人特质与工作环境的匹配度。
可能正因如此,我们调研的几家新近创办并已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企业,都倡导“用成功孵化成功”“谁来都可以被成就”的企业文化。他们眼中好的企业内部生态具有以下特点:“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事业有事业平台,生活有生活平台,科技有科技支撑,人才有人才服务”。这样的环境,显然对年青一代是很有吸引力的。
让人才提升个人能力
更有迹可循
城市周刊:您和团队长期关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工作,最近专门关注了浙江、江苏在人才工作领域的新进展,其中哪些新的做法或亮点也可以给长三角的其他城市带来启发?
姚凯:近来,浙江在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促进创新要素高效共享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比如,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方面,淡化对全职、户籍、社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求人才所有,但求所用,重点看人才的实际贡献。打破惯常的做法,允许人才带着所持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团队一起流动,为实现人才跟着任务走、资源跟着人才走,创造更好的条件。
其中,实施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计划的做法很有新意。该举措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企业遴选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允许人才根据个人需要把关系落在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自由度更大了。
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方面,江苏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举措也很值得关注。
通过构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江苏希望为技能人才提供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激发他们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的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评价,打破传统限制,灵活认定技能人才的等级,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还注重促进职业技能等级与培养使用待遇相结合,建立与薪酬挂钩的待遇体系。此举对于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会很有帮助。
近年来,人们对于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认可度明显提升不少,对成就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高品质教育资源、通道也充满了渴望。在这样的语境下,江苏的这些举措不仅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循着这些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人才提升个人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更有迹可循,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最近,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备受关注,作为人才学研究者的我们,见到“长三角轨道上的人才一体化”“长三角人才柔性流动”都在加速实现也很兴奋。值得思考的是,当人才的柔性流动愈发容易实现,人才发展领域将出现很多新的工作场景。比如,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将基于跨界合作的便利度,成立个人工作室、为自己而非为机构打工。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为类似的新场景提供创新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工作是一个挺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