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俄乌冲突半年了!核误判成新隐忧,圣诞节前能否“大结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第一财经+收藏本文

自2月底俄乌冲突升级至今,半年有余,一度闪现的和谈前景稍纵即逝。随着冲突的持续,能源、粮食等“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也未见明显好转,而近来,核误判的风险又在不断加剧。

半年来,这场冲突改变了什么?这场冲突又将何去何从?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半年来,俄乌冲突的发展“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俄乌关系此前就一直磕磕绊绊,因此冲突的发生且持续至今并不意外。”马斌说,“但欧美对俄制裁之严厉,以及欧美商界的回应却是始料不及的。一方面欧美‘穷尽’了对俄制裁的所有手段,囊括了金融、外汇,甚至是能源;另一方面,欧美商界在遵守各自政府制裁决议之余,也纷纷主动与俄市场切割,这都是未有过的现象。”


核事故记忆被唤起

近来,在俄乌冲突的一线,最牵动世人关注的是欧洲最大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境内的扎波罗热核电站(Zaporizhzhia NPP)的命运。

3月以来尽管该核电站所处区域处于俄方控制之下,核电站工作也正常,但火警频现,也逐渐成为无人机攻击的对象。从8月5日起,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区域的炮击更为频繁,而俄乌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发动了袭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在前,国际社会对于历史上最严重核事故的恐怖记忆也由此不断被唤起。尽管俄乌双方都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尽快派专家组前往核电站进行情况检查,但由于各方对行程细节存在分歧,至今国际机构的专家都未能成行。

“国际社会还没有过应对武装冲突中核电站危机的先例。”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江天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冲突状态下,尤其在交火的第一线,相关国家国内监管和法律很可能由于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权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落实。他进一步解释:“核电站的防护设计也可能毁于战火,工作人员更难以维持日常的安全运营模式。如果得不到交战双方的共同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无法派遣专家组对核电站的核安全、安保和保障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3日下午,安理会应俄罗斯申请将举行关于扎波罗热核电站局势的会议,联合国负责政治和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将出席会议并进行通报。

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核设施的安全和安保问题没有试错余地,任何一次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核事故,对乌克兰和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中方再次呼吁有关各方保持最大克制,严格遵守相关国际法规定,把意外风险降到最低,并呼吁各方尽快让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组对核电站进行实地访问。

耿爽还强调,要从根本上消除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核安全风险,国际社会必须以负责任的方式,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在外交努力和政治解决上下功夫,引导当事方重回对话谈判,早日实现停火止战。

“纵观联合国近来的几次会议,可以看到国际社会至今仍在摸索如何确保冲突一线的核电站不被战火波及。”江天骄说,“国际社会有义务告诫冲突双方,核安全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

脆弱的乌克兰运粮通道

8月初,俄乌冲突后的首艘粮船从乌克兰港口启运,这被视为是俄乌冲突这半年来最欣喜的转变之一。俄乌、联合国与土耳其建立的四方运粮协调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在黑海运粮通道被打通后,乌克兰已经出口了超过65万吨粮食和其他食品。

乌克兰农业委员会副主席丹尼斯·马尔丘克也感慨道,得益于上月达成的粮食运输协议,乌克兰8月农产品出口料将从7月的300万吨增至约400万吨。不过,这一数据依旧低于乌克兰冲突前的农产品出口水平,当时乌克兰每月出口多达600万吨农产品。

不过,第一艘运粮船在海上的经历颇为波折。当时,这艘名为“RAZONI”号的运粮船载着2.6万吨玉米前往目的地黎巴嫩。但买家出于粮食交付时间太久和近半年来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拒收这批粮食。在海上停泊数日后,“RAZONI”号终于找到了新的买家。卫星图像显示,这艘备受关注的粮船已在8月中旬现身叙利亚西部地中海港口塔尔图斯。而今年6月,乌克兰刚刚宣布与叙利亚断交。

马斌认为,黑海粮食运输线的部分打通,对于缓解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作用有限。“毕竟除了运输本身,乌克兰自身的粮食生产情况、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化肥出口、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等,都左右着粮食危机的进展。”他也强调,俄乌冲突的后续发展也将对这条运粮通道产生直接影响。

乌克兰农业部5月底曾表示,随着乌克兰今年春季作物的播种结束,播种面积比2021年减少22%,目前没有提供具体面积数据。然而,另有预测称今年乌克兰春播的面积较以往减少至少4成。

“粮食生产的问题,后续肯定会体现在进出口方面。”马斌表示,“而这将会产生长期影响。”

截至8月19日,乌克兰农业部数据显示,该国2022/23年度出口了299万吨粮食,同比大降51.6%。

能在圣诞节前结束吗?

“在圣诞节来临之前结束”,这恐怕是很多欧洲人对这场冲突的期待。因为,未来几个月,不少欧洲人可能不得不在“取暖和吃饭”之间作出选择。

每年夏季是欧洲传统的天然气储备时节。但今年以来,随着欧洲给出了明确的与俄能源脱钩的时间表,如何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惯常的储气任务成为了一大考验。

目前,德国的天然气储存设施已经填满了约78%的库容量,略高于欧盟76%的平均水平,但欧洲对于俄罗斯可能会在冬季供暖期完全中断天然气供应的担忧一直未曾消散。而且,按照目前的流量,填满所有库容依旧有难度。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此前已再发公告,称将在8月31日至9月2日暂停北溪管道供气,理由是管道中唯一正常工作的压缩机需要维护。

对于这场冲突何时能终结,马斌认为很难判断。“目前冲突处于相对僵持的阶段,后续会有很多政治方面的考量与博弈。”马斌解释道,尽管俄乌双方的和谈一度进行了多轮,但外部因素、国内政治的考量等,使得短期内使俄乌双方没法找到一个彼此都接受的合适台阶。而一旦一方出现政策的调整,无论在该国内还是国外,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溃败。

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劝和促谈,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我们期待通过对话协商谈出和平,尽快实现停火止战,防止冲突长期化、扩大化。我们也认为应当鼓励开展认真和全面的对话,共同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中方将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与各方携手建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