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承启 发布时间:2025-02-18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表态中美关系
当地时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开启了为期十天,跨越欧洲、北美洲、非洲三大洲四国之行。当地时间2月14日,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致辞并回答了现场提问。
针对中美关系的问题,王毅表示,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着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会轻易翻烙饼,这体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国际信誉。我们的政策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王毅说,中方已经准备好按照这三原则,同美方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找到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但如果美方不愿意,执意还要打压中国、遏制中国,我们必将奉陪到底,必将坚定回击美方的单边霸凌行径,必将坚决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正当发展权利。
王毅还引用了三句话,其中还包括金庸先生在小说里曾写到的两句话。王毅表示,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新中国就是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有句古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国还有句话说得很形象,“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就是中国人的气度、中华民族的品格。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王毅说,这几句话可能翻译起来不容易,“可以找DeepSeek来帮一帮忙”。
新闻来源:外交部、CNN
图片来源:外交部
慕尼黑安全会议万斯讲话凸显美欧矛盾
当地时间2月14日,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MSC)于在德国慕尼黑启幕,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14日在慕安会开幕致辞中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新政府无视既定的规则、伙伴关系和信任。他表示,无法无天绝不能成为世界新秩序的指导原则。欧洲应该加强自身合作与团结。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随后的讲话中则表示,对欧洲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欧洲内部,欧洲背离了“基本的价值”。万斯还批评欧洲国家在对待外来移民时的政策太软弱。《卫报》称,人们原本期待万斯可以谈及俄乌冲突、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安全分歧等关键问题,但“他却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并对欧洲发起了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 并直言,“万斯对欧洲领导人的猛烈抨击令慕尼黑感到震惊。”
当地时间2月16日,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正式闭幕。在闭幕式的发言中,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特别提到了美国副总统万斯针对欧洲的表态。霍伊斯根说,“我们不得不担心我们的共同价值基础不再稳固”。一些与会者认为,美国政府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剧美欧关系的破裂,跨大西洋鸿沟正在加深。
法国官方当地时间16日证实,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7日召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商讨地区安全问题。法国官方消息称,会议议题将涉及欧洲安全问题及乌克兰局势等。与会国家包括法国、英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和丹麦。在刚刚闭幕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乌冲突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美国政府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15日有关欧洲“在俄乌谈判中没有地位”的表态,更是引发欧洲国家高度担忧。法新社表示,正是这种情况促使法国政府紧急召集此次磋商会议,以协调欧洲的集体应对措施。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卫报、法新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泽连斯基与万斯举行首次会谈
当地时间2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德国慕尼黑会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其官方社交平台发文称,与美国副总统万斯进行了“良好的会谈”。他表示,双方讨论了许多关键问题,并期待美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前往乌克兰进行进一步会谈并对当地局势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准备尽快实现真正的、有保障的和平,并希望美方可以帮助停止冲突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万斯称,双方就结束俄乌冲突相关问题进行了“良好的对话”。万斯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持久和平,美乌双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进行更多对话。
据悉,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美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一同参与了会面。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泽连斯基通电话。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美俄双方同意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
14日稍早前,泽连斯基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表示,一旦乌克兰与美国、欧洲就如何结束俄乌冲突达成一致,他就准备与俄罗斯进行直接会谈。
当地时间2月15日,据POLITICO欧洲版独家报道引述共和党众议员麦考尔和两名美国官员消息称,美俄即将在沙特举行俄乌停战谈判。当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同日,特朗普政府向乌克兰提议,只要乌克兰将50%的稀土矿产所有权授予美国,美国就承诺在停战后向乌克兰部署美军保护这些矿产。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2月12日会见泽连斯基时向其当面提交了合同草案,但泽连斯基拒绝签署。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纽约时报、POLITICO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特朗普与莫迪会晤
当地时间2月12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为期两日的美国行,并在13日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在出席于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并访问法国后,莫迪于当地时间12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他也将成为特朗普回归白宫后接见的第四名外国领导人。莫迪此行虽然短暂,但仍将会见多名特朗普内阁成员、美国商界领袖和印度裔美国人代表。他也与马斯克会面,讨论太空、技术和创新等话题。
当地时间2月13日,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出席联合记者会。在双方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再次提到美印经贸问题。特朗普表示,美国可以通过向印度出口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轻松弥补贸易逆差。特朗普还称,美国还将增加对印度军售,共同加强反恐合作,并将联手确保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发展。尤让舆论关注的是,特朗普表态说,美国对印度军售数额将增加数十亿美元,印度将购买美国F-35隐形战斗机和民用核能技术。
莫迪则表示,在此次会晤中,双方设定了到2030年将印美双边贸易额增加一倍以上,达到5000亿美元的目标。“我们的团队将加紧努力,尽快达成一项互惠互利的贸易协议。”谈及印美能源合作,莫迪说,为确保印度的能源安全,印美将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并增加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BBC分析称,虽然俄罗斯仍是印度的第一大武器来源国,但随着印度转向美国采购,俄罗斯所占份额已从62%降至34%。尽管美国对印度的军售不断增加,但官僚主义障碍和出口管制限制了敏感技术的转让。此次峰会上宣布的新防务框架可能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随着印度与俄罗斯的一些军火交易受到延误和成本超支的影响,印度与美国的防务关系似乎将进一步加深。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BBC
图片来源:BBC
特朗普签署关于削减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命令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关于削减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命令。根据这一命令,联邦机构所有招聘决策都必须获得马斯克团队成员的批准。
据报道,该行政令要求各机构首先“进行大规模裁员”,并遵守“每离职四名员工,最多新招一名员工”的规则。在招聘流程上,该命令明确规定,各机构负责人必须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协商,基于数据制定招聘计划,以保证新的职业任命集中在需求最迫切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行政命令并不适用于军事人员,并且相关机构负责人有权对他们认为关乎国家安全、国土安全或公共安全职责必要的职位作出例外处理。《卫报》对此评价称,该行政令赋予了马斯克所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在联邦机构招聘事务中的团队核心地位。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埃隆·马斯克发起的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工作人员数量的计划继续推进,解雇了超过9500人。多个部门当天公布了裁员人数和裁员计划。
近来,特朗普指派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对十多个联邦政府部门的欺诈和浪费行为掀起一场查账风暴,其中包括财政部、国防部等敏感部门,引发两党激烈争斗和诉讼浪潮。美媒担忧,在马斯克及政府效率部开始行动后,美国政坛已陷入混乱,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宪法危机”。
新闻来源:纽约时报、卫报、环球网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特朗普对所有进口钢铝加征25%关税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白宫发布消息说,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此外,最新措施还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这意味着对铝关税从此前的10%提升至与钢铁关税一样的水平。特朗普在签署文件时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
特朗普还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他声称,美国需将关税提升至与其他国家相同的水平。路透社称,特朗普在签署文件时表示,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或豁免,无论它来自哪里”。此举是特朗普首个任期时加征关税措施的延续。2018年,特朗普曾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
特朗普的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对外媒表示,“‘钢铝关税2.0 ’将杜绝外国倾销,促进国内生产,并确保我们的钢铁和铝行业成为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骨干和支柱产业”。美国政府和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钢铁进口占美国钢铁消费量的约23%,最大来源国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韩国和越南。此外,美国还是印度最大的铝出口市场。
新的钢铝关税迅速引发美国贸易伙伴的担忧与不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回应称,“对欧盟征收不合理的关税,不会没有回应”。她说:“这将引发坚定和对应的反制措施,欧盟将采取行动维护其经济利益。”报道称,美国是欧盟钢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
相较于对钢铝产品的关税,外媒认为更需要担心的是特朗普可能实施的“对等关税”。CNBC认为,印度可能最容易受到这类关税影响,因为它对从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明显高于美国对来自印度的货物征收的关税。
新闻来源:路透社、CNBC
图片来源:路透社
美英拒签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宣言
当地时间2月1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61个国家在巴黎AI行动峰会期间共同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
据BBC报道,美国政府没有对拒签声明做出解释,不过参会的美副总统万斯在峰会演讲时,直言不讳称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由美国主导芯片、软件和规则,同时批评称欧洲“过度”监管。“我们尤其需要我们的欧洲朋友以乐观而非恐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新领域”,他补充说。虽未直接点名,但万斯却强扯中国,渲染与之合作威胁国安。
在美媒《纽约时报》看来,万斯此举无异于在告诉欧洲,“美国将主宰人工智能”,同时咄咄逼人地警告欧洲必须废除相关监管规定,与华盛顿站在一边。《纽约时报》报道称,万斯演讲时,“会场鸦雀无声”,与会的国际政要没有从他口中听到想要听到话,他们对于监管安全和公平使用的期许没有得到回应。报道还提到,就在万斯讲话的几个小时前,特朗普刚宣布对所有输美钢铝加征25%的新关税,“一切都表明了特朗普政府打算对欧洲采取的态度”。
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在随后的演讲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被认为是对万斯言论的直接回应。英国拒签声明引发争议后,唐宁街10号一名发言人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作为英国不签署宣言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POLITICO早前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若缺少美国的支持,英国也不会同意签署共同宣言。英方此后声明对这一说法予以驳斥,坚决否认跟随美国立场行事。
新闻来源:纽约时报、BBC、POLITICO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TikTok在美各平台应用恢复上线
当地时间2月13日晚间,TikTok应用程序从已在美国苹果和谷歌公司的应用商店恢复上线。
TikTok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美国用户可以下载我们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并继续在TikTok上创作、发现和分享他们喜欢的内容。”
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和谷歌公司是在收到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的保证后将TikTok恢复上线。两位知情人士说,苹果和谷歌最近收到了司法部的来信,保证它们不会因为在应用商店中使用 TikTok 而面临罚款,但他们没有被授权公开谈论此事。而特朗普上个月签署的行政令要求发送关于此事的“书面指导”。特朗普上任当天签署了行政命令,再给TikTok75天时间寻找新东家。彭博社分析称,75天的延迟将有助于特朗普政府尝试“以有序的方式确定适当的前进方向,以保护国家安全,同时避免数百万美国人使用的通信平台突然关闭。”
《纽约时报》称,TikTok重返应用商店意味着它在美国又恢复了以往的运营方式。这引发了关于特朗普是在遵守法治还是将行政权力放在首位的问题,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冲突代表着宪法危机的开始。前拜登白宫新兴技术顾问林赛·戈尔曼(Lindsay Gorman)说:“如果我们在75天内没有达成协议,而特朗普又说我们将继续不执行协议,那么我们将陷入一场危机。我们面临的问题就不仅仅是 TikTok,而是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新闻来源:彭博社、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