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转码与译者的立场:《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翻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6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收藏本文

  • 文化的转码与译者的立场:《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翻译
    主题:
    时间:2019-04-06 08:30:00 - 2019-04-07 18:00: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1001会议室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工作坊

    ICSCC Visiting Scholars Workshop, Fudan University


    文化的转码与译者的立场:《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翻译

    Decoding Culture and the Standpoint of Translator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Translation of Hongloumeng

    and other Chinese Classics


    主办: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会议时间: 201946日至7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001会议室

    召集人: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范圣宇(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会议日程


    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08:30—08:50  开幕式

    主持人: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

    致辞人:金光耀(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08:50—09:00  集体合影


    主题发言第一场(英文发言)

    主持人:范圣宇(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09:00-09:30  JOHN MINFORD(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

    发言题目:Prospect Garden Revisited(重游大观园)

    09:30-10:00  ANDREW SCHONEBAUM(马里兰大学东亚系)

    发言题目: Dreams of World Literature: Honglou meng and Jin Ping Mei in English Translation 1829-1939

    10:00-10:20  茶歇

    10:20-10:50  朱纯深(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发言题目:《从词义连贯、隐喻连贯与意象聚焦看诗歌意境之“出”——以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及其英译为例》

    10:50-11:20  张燕萍(复旦大学中文系)

    发言题目:Echoing Cultural Fevers: “Root-seeking” and Présence Africaine

    11:20-12:00  集体讨论


    主题发言第二场

    主持人:顾 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14:00-14:30  汪洪章(复旦大学英文系)

    发言题目:《翁方纲“肌理说”与兰色姆“肌质”论比较》

    14:30-15:00  李奭学(台湾中研院文哲所)

    发言题目:《全真语言的嘉年华会──余国藩英译本《西游记》修订版小识》

    15:00-15:20  茶歇

    15:20-15:50  赵振江(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

    发言题目:《对〈红楼梦〉西班牙语译本翻译的几点体会》

    15:50-16:20  朱谅谅(福州大学德语系)

    发言题目:《〈红楼梦〉在德国的译介和传播》

    16:20-16:50  范圣宇(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发言题目:《风月宝鉴的两面——霍克思〈红楼梦〉译文中的版本校勘与西方文学典故》

    16:50-17:30  集体讨论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主题发言第三场

    主持人:萧盈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08:30-09:00  郭西安(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发言题目:《变位与参鉴:“经”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镜像》

    09:00-09:30  顾 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发言题目: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最初接触

    09:30-10:00  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

    发言题目:《中国古代经典的翻译与误译——论儒家思想“经”与“六经”等概念的英译及其不可通约性》

    10:00-10:20  茶歇

    10:20-10:50  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系)

    发言题目:《思维模式下的译文句式初探——以〈红楼梦〉的霍译与杨译为例》

    10:50-11:20  王金波(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

    发言题目:《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11:20-12:00  集体讨论


    主题发言第四场

    主持人:郭西安(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14:00-14:30  李新德(温州大学英语系)

    发言题目:《苏慧廉对〈论语〉的翻译与诠释》

    14:30-15:00  姜 哲(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

    发言题目:《译名中的话语运作与文化互渗——新教传教士对〈论语〉书名及“孔子”称谓的翻译与解释》

    15:00-15:20  茶歇

    15:20-15:50  王东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言题目:五四初期西诗汉译的六个误区及其对中国新诗的误导

    15:50-16:20  萧盈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发言题目:《论“兴”和文化相异性---从葛兰言对“兴”的翻译和解释说起》

    16:20-16:50  三澍(巴黎高师文学系)

    发言题目:《被汉语检验,抑或在汉语中增殖/增值?——汉译晚期博纳富瓦与中国当代诗的认识阈角力》

    16:50-17:30  集体讨论


    17:30-18:00  闭幕式

    主持人:范圣宇(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总结人:秦三澍(巴黎高师文学系)

                王东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