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一周说 No.551 | 2.24-3.2

作者:凌嘉亮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发生激烈争吵

图片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议上严厉斥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尊重”俄罗斯,然后取消了对矿产协议的签署。


据美联社报道,泽连斯基在访问特朗普期间,原本预计将签署允许美国更多地获取乌克兰稀土矿产的协议,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但由于两位领导人在新闻媒体面前激烈交锋,该计划被取消。


整场会谈接近45分钟,最后的10分钟演变成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间紧张的争论,泽连斯基对俄罗斯的外交承诺表示怀疑,并指出莫斯科多年来在全球舞台上违背了承诺。泽连斯基表示,普京25次违背了停火协议和其他协议上的“亲笔签名”,不值得信任。他试图敦促特朗普不要抛弃乌克兰,并警告特朗普不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走得太近。


而特朗普则回应说,普京没有违背与他的协议,并回避了有关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问题,称他认为矿产协议(目前搁置)将有效结束战斗。特朗普还宣称自己“站在中间”,在冲突中既不站在乌克兰也不站在俄罗斯一边。他还指出泽连斯基对普京的“仇恨”是和平的障碍。在会晤中,特朗普表示:“你看得出来他对普京怀有多么仇恨,面对这样的仇恨,我很难做出交易。”在两人的争吵中,特朗普还对泽连斯基说:“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做赌注,你所做的是对于美国的不尊重,这个国家对你的帮助远远超出了很多人所说的范围。”


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激烈争论后,欧洲领导人纷纷支持泽连斯基。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和荷兰领导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支持乌克兰,泽连斯基也直接回复每个人,感谢他们的支持。唐宁街称,泽连斯基已从美国抵达伦敦,参加由英国首斯塔默主持的峰会,英国首相将“始终坚定支持乌克兰”。


新闻来源:BBC、美联社、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美联社



欧洲主要北约国家召开伦敦峰会支持乌克兰

图片


当地时间3月2日,欧洲主要北约国家及加拿大在伦敦召开了一场紧急峰会,会议各方普遍同意,欧洲现在必须加紧努力确保并捍卫对于乌克兰的支持。


在本次会议中批准了一项由英国和法国牵头的为期一个月停战计划,将该计划可能将被提交给特朗普。该计划将包含四大支柱:第一,在战争持续期间,军事援助应继续流入乌克兰,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应增加;第二,乌克兰必须参与任何和平谈判,任何持久和平都必须确保其主权和安全;第三,达成和平协议后,欧洲将继续增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最后,英法两国将推动一个“自愿联盟”,该联盟将部署一支部队到乌克兰,以阻止俄罗斯的侵略。并希望能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引入美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


在本次伦敦峰会之后,英国首相斯塔默还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0亿美元的导弹合同。该导弹交易是乌克兰一系列“大型项目”的一部分,由英国国防部的赫斯特工作组实施,旨在与乌克兰工业建立长期关系,恢复和现代化其国防工业基础。此前,斯塔默承诺到 2027 年将军费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2.5%。而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不欢而散后,斯塔默便迅速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8亿美元的贷款,以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其所提供的资金主要来自对俄罗斯的资产冻结法案。


此外,在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仍未签署之际,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表示,法国也在与乌克兰进行矿产合作的讨论,其目标是像美国一样实现重要矿产供应多样化。他还表示,法国将会从乌克兰购买矿产,但并不寻求获得这些矿产作为补偿巴黎为加强乌克兰防御俄罗斯入侵而提供的价值数十亿欧元的军事和其他援助的方式。


根据《卫报》的分析,如果美国真的暂停援助将会使乌克兰的战场形式变得异常艰难。目前,拜登政府批准的军事援助仍有近 40 亿美元未拨付,但这些援助似乎会立即被削减。俄乌冲突中使用的军事装备约有 20% 来自美国(另外约 55% 来自乌克兰,25% 来自欧洲),但这20%中所包含的防空、远程弹道导弹和卫星通信设备是最为关键的。此外,到目前为止,欧盟和美国都分别为乌克兰提供了约1000亿美元的援助,而未来如果美国暂停援助将意味着欧洲方面必须翻倍自己过往对于乌克兰的支持才能维持住局势。


新闻来源:BBC、美联社、CNN、卫报

图片来源:卫报



俄美代表就双边关系举行闭门会谈

图片


当地时间2月27日周四,俄罗斯与美国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会谈,讨论恢复两国大使馆正常运作等问题。此次会谈选在美国驻伊斯坦布尔的总领事馆举行,会谈进行了6小时30分钟。伊斯坦布尔会谈是在特朗普与普京于2月12日通电话以及六天后在沙特阿拉伯举行高层外交会晤之后举行的。


此次参与会谈的两国代表团为执行层官员,分别由美国负责俄罗斯和中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索纳塔·库尔特(Sonata Coulter),以及俄罗斯外交部的北美司司长亚历山大·达尔奇耶夫(Alexander Darchiyev)率领。与第一轮会谈中,双方分别由两国外长参与,加上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等高官参加有所不同。


此次会谈被视为两国尝试重新建立外交信任的试探性举措。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会谈前表示,此次会谈不涉及高层次的政治谈判和安全议题,也不包括讨论乌克兰问题,仅聚焦于讨论两国大使馆的人员配备水平、签证和银行服务等问题。“这些谈判是否有建设性将很快显现出来:问题要么得到解决,要么没有解决。”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如此介绍谈判这样安排的逻辑是,“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俄罗斯是否真的愿意以真诚的态度参与。”


根据美国国务院在会谈后发布的新闻稿,美方在会谈中对获得银行和契约服务以及确保美驻俄大使馆具有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员配备水平表达了关切,“通过建设性讨论,双方确定了稳定双边使团运作的具体初步步骤”。双方同意在近期就这些问题举行后续会议,具体日期、地点和代表待定。


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出席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会议时表示,俄方与美国新一届政府正在接触,双方致力于恢复双边关系,逐步推动解决累积的大量问题。他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俄美恢复接触,他警告“西方精英”不要企图破坏业已开始的俄美对话。


俄罗斯外交部28日发布声明,称赞这次会谈务实且高效,俄美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讨论了如何克服美国前政府遗留的许多刺激因素。声明说,俄方提出收回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美国被没收的六处大使馆财产问题。在恢复各自大使馆不间断的资金供应和正常运作的步骤方面,双方已达成共识。此外声明称,俄方在会谈期间也要求美方考虑恢复两国直航。


新闻来源:财新、新华社、路透社、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美联社



特朗普宣布对加墨关税3月4日开征,对中国再加征10%关税

图片


当地时间2月27日周四,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产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将于3月4日如期生效,同日还将在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10%。


特朗普当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帖称,以芬太尼为主的毒品“仍在从加拿大和墨西哥流入美国”,并声称这些毒品“由中国制造并提供”。“我们不能让这种祸害继续伤害美国,因此,除非这种祸害停止或受到严重限制,否则原定于3月4日生效的拟议关税将如期生效,”特朗普写道。“中国也将在当天被征收10%的额外关税。”与此同时,4月2日的对等关税日期也将继续完全有效。


这一表述与他前一天在白宫内阁会议上的表态截然相反。当时,他被问及边境过境人数减少后美国是否继续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特朗普当时表示,他不会停止关税,已有上百万的美国人因为跨境流入的芬太尼而死去。接着特朗普称,美国将从4月2日起对进口自墨西哥的商品和进口自加拿大的非能源类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此前在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2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两国加征关税措施暂缓30天实施,并继续进行谈判。根据这一决定,相关加征关税措施将于3月4日生效。


墨西哥和加拿大领导人已经表明他们已准备好在最后一刻讨价还价,但他们也威胁说,如果特朗普继续征收关税,他们将采取报复措施。特鲁多周四表示:”如果3月4日对加拿大征收不合理的关税,我们将立即采取极其强烈的反击措施。“他重申了政府对价值107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计划。


针对特朗普再加征10%关税的举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称,中方反复声明,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两国和全球利益。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美方借芬太尼问题,执意搞关税施压讹诈,一意孤行,恩将仇报,不可能解决自身关切,只会适得其反,对双方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造成严重冲击。施压、胁迫和威胁不是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相互尊重是基本前提。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回到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关切的正确轨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方希望美方不要一错再错,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来源: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彭博社、财新

图片来源:彭博社



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先后通过涉及俄乌局势的决议

图片


当地时间2月24日下午,联合国大会第十一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了两份有关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随后,安理会又通过了一项由美国提出的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


2月24日,应乌克兰的请求,联合国大会第十一届紧急特别会议当天举行续会,并首先就该国和其他50多国共同提出的一份题为“推进实现乌克兰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决议草案以93票赞成、18票反对,65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其中,美国、俄罗斯等18国投了反对票;中国投了弃权票。该决议重申,不应承认任何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方式取得的领土具有合法性;强调朝鲜部队以任何形式参与同俄罗斯部队一道作战都会引起对这场冲突进一步升级的严重关切。


大会随后又对美国提出的另一份题为“和平道路”的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在历经一份“俄版”修正案未获得通过和三份“欧版”修正案获得通过后,经修正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并最终以93票赞成、8票反对、73票弃权获得通过。中国和美国投了弃权票;俄罗斯投了反对票。


在大会之后,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一项由美国起草的明确聚焦、短短四句话的决议,哀悼整个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冲突期间的悲惨生命损失,重申联合国的“原则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并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同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与俄罗斯联邦之间达成持久和平。这项题为《和平之路》的决议以10票赞成获得通过,投下赞成票的包括俄罗斯与中国。英国和安理会的四个欧盟成员国投了弃权票。引人注意的是,美国起草的安理会决议中没有明确提及冲突原因。


新闻来源:联合国新闻、VOA、新华网

图片来源:VOA



特朗普先后会见马克龙和斯塔默

图片


特朗普与欧洲盟友的关系似乎越发紧张。当地时间2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尽管总体氛围融洽,但在俄乌冲突等关键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26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批评了欧盟,并宣称将对欧洲征收25% 的关税。27日,特朗普会见了英国首相斯塔默,进一步重申了自己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信任。


2月24日,特朗普和法国总统埃马克龙自特朗普上个月就职以来举行首次会晤,展现了友谊。此次会晤正值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两位领导人在白宫的友好会晤中互相称赞,似乎有意避免公开决裂,但他们在俄乌冲突起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特朗普没有提及保障或乌克兰主权,拒绝称普京为独裁者,并谎称美国在战争上花费的资金是欧洲的三倍。马克龙小心翼翼地避免激怒特朗普,明确表示这场战争的责任应由俄罗斯而非乌克兰承担,并纠正了特朗普关于欧洲援助的一些断言。


在26日的内阁会议上,特朗普则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欧盟,他表示,欧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压垮美国”,然后他说他准备对欧洲征收 25% 的关税。特朗普在会议中批评欧盟说:“他们确实利用了我们,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汽车,他们也不接受我们的农产品。他们用各种理由拒绝了我们。”


27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出访了华盛顿,希望与特朗普进行交流,旨在讨论俄乌局势的相关问题。斯塔默在会晤期间试图推动特朗普向乌克兰靠拢的努力,他站在白宫东厅特朗普的身边说道:“历史必须站在和平缔造者一边,而不是侵略者一边。”随后,斯塔默还利用这次访问转交了国王查理三世的一封信,邀请特朗普进行国事访问,这使得特朗普成为首位两次获得英国元首邀请的美国总统。然而,即使斯塔默承诺了历史性的国事访问邀请,他推动特朗普改变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奏效。特朗普仍然表示,他拒绝承诺美国为维和部队提供军事支持,并相信普京不会违反与乌克兰达成的潜在和平协议的条款。


新闻来源:纽约时报、路透社、BBC

图片来源:POLITICO



特朗普下令对进口铜产品启动关税调查

图片


当地时间2月25日周二,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进口铜产品启动新的国家安全调查。铜广泛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是电动车、军备、电网和许多消费品中的关键金属材料。


特朗普已经宣布计划从3月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扩大他第一任期内采取的232条款行动。对于铜,白宫并未透露铜矿调查将持续多长时间,也未透露何时可能征收关税。根据该法案,商务部长有270天的时间准备报告,但官员表示,卢特尼克打算迅速采取行动。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你会看到,我们的新任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采取我所说的‘特朗普时间’,也就是尽可能快的行动,将调查结果送到总统的办公桌上,以便采取可能的行动。”


纳瓦罗同时将矛头指向中国,点名指责中国试图“控制”全球铜业,就像它主导钢铁和铝生产一样。尽管如此,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受美国新铜关税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三个国家是2024年精炼铜和铜制品的主要供应国。此外,根据荷兰国际集团(ING)的数据,美国进口铜约有35%来自智利、26%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各占7%,中国则仅占2%。


此外,据路透社引述一名白宫官员的消息,任何新关税的税率将取决于调查结果,并强调特朗普倾向于采取关税措施,而不是实施进口配额。这名官员指出,随着对太阳能技术和全球电气化的需求增加,美国能源已把铜列为中期关键材料;铜也是美国武器系统中使用量第二大的材料。考虑到目前对电动车与高耗能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高涨,未来美国可能会出现铜短缺。他补充说,美国虽拥有充足的铜储量,但若不为铜业提供持久的贸易保护,就无法发展出足够的铜冶炼和精炼能力。


新闻来源:路透社、FT、彭博社、联合早报

图片来源:路透社